李志春,孫 健 ,游向榮 ,李杰民 ,零東寧,張雅媛,盛金鳳,鄭鳳錦
(1.廣西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廣西南寧 530007;2.廣西作物遺傳改良生物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廣西南寧 530007)
香蕉莖葉是香蕉種植的大宗副產物,被隨意丟棄在田間地頭自然漚爛,不僅浪費資源也污染環境,傳播病菌。韋英明和鄒隆樹(2001)利用青貯香蕉莖葉代替60%的象草飼喂試驗牛,每頭牛每年可減少飼養成本300元,節省飼料用地222.2 m2,具有十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楊膺白等(2012)研究結果表明飼喂青貯香蕉莖葉對隆林山羊血清各項生化指標均無顯著影響。但試驗的正式期只有15 d,且青貯香蕉莖葉的添加量最高為60%,從毒理學角度來講還不能完全證明飼喂青貯香蕉莖葉是完全可行的。本試驗采用粉碎壓榨后的香蕉莖葉,制成青貯飼料后,直接飼喂波爾山羊,研究其對波爾山羊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以期為開發新的反芻動物飼料提供參考。
1.1 試驗材料 香蕉莖葉于2014年10月采自壇洛,選取新鮮的香蕉莖葉經粉碎壓榨設備(自行研制,專利號ZL 201420863115.9)粉碎壓榨除水后加入青貯菌劑(自行研制,專利號ZL 201310584256.7),用青貯袋打包(每包 60 kg)后,在常溫青貯30 d,制成黃綠色質地柔軟,具有良好的酸香味的飼料。
1.2 試驗設計及飼養管理 選擇健康狀況良好、體重40~44 kg的7月齡斷奶波爾山羊16只,采用單因子完全隨機化設計,將16只公羊按體重相近的原則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8只,試驗組粗飼料為香蕉莖葉青貯料,對照組粗飼料為玉米秸稈青貯料。每天精料補充料的飼喂量為羊活重的1%,精補料組成及營養水平見表1。預飼期7 d,正式期100 d。試驗羊以組為單位分欄飼養,在試驗期的第1天上午進行空腹稱重,根據年齡、體重等進行編號。每日飼喂2次,試驗期內每20 d稱重1次,日糧飼喂量隨著體重變化情況隨時調整,自由飲水。每天清掃糞便一次,試驗前統一進行驅蟲、防疫,定期進行消毒。

表1 精料組成及營養水平
1.3 樣品采集與指標測定 試驗結束當天上午,于早晨飼喂前每組隨機抽取3只羊進行頸部靜脈釆血5 mL,并于3500 r/min離心15 min制備血清,釆集的血樣放入盛有冰袋的泡沫盒中,立刻帶回實驗室進行血液生化指標檢測。檢測指標包括: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尿素氮、肌酐、尿酸、血糖、甘油三酯、谷氨酰胺轉肽酶、堿性磷酸酶、總膽固醇、總膽紅素等。試劑盒購自北京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檢測儀器為日本日立70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山羊血清生化指標正常值見表2。

表2 山羊血清生化指標正常值
1.4 數據分析 采用SAS 8.0軟件包中Oneway ANOVA法對試驗數據進行單因子方差分析,并用LSD法進行比較。結果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
2.1 青貯飼料對波爾山羊血清中蛋白質代謝相關指標的影響 由表3、表4可知,試驗組白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分別比對照組低0.74 g/L和4.03 g/L,導致總蛋白的含量低4.77 g/L;試驗組肌酐含量高于對照組12 μmol/L。試驗組尿素氮、尿酸、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的含量均略低于對照組,兩組的尿酸均低于正常值 (18~60 μmol/L),其余各項生理指標兩組均在正常值范圍內。血清中有關蛋白質代謝的指標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肌酐、尿素氮、尿酸、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兩組間差異均不顯著(P>0.05)。

表3 青貯飼料對波爾山羊血清中蛋白質代謝相關指標的影響

表4 青貯飼料對波爾山羊血清尿酸等代謝指標的影響
2.2 青貯飼料對波爾山羊血清中脂類代謝指標的影響 由表5可知,試驗組和對照組的甘油三酯、血糖和總膽固醇含量僅有0.03、0.5、0.01 mmol/L的差別;試驗組與對照組的甘油三酯含量較正常值(0.48~1.88 mmol/L)稍低,試驗組和對照組的血糖值在正常范圍,兩組總膽固醇值均低于正常值(2.0~3.4 mmol/L),各指標兩組間差異均不顯著(P > 0.05)。

表5 青貯飼料對波爾山羊血清中脂類代謝指標的影響mmol/L
2.3 青貯飼料對波爾山羊血清中膽紅素等指標的影響 由表6可知,血清中總膽紅素、間接膽紅素、谷氨酰胺轉肽酶和堿性磷酸酶兩組差異均不顯著(P>0.05),除堿性磷酸酶在正常值范圍內,總膽紅素、間接膽紅素都遠遠低于正常值(4.9~15.3 μmol/L 和 4.7 ~ 10.0 μmol/L),谷氨酰胺轉肽酶值遠遠高于正常范圍值 (20.0~50.0 U/L),試驗組和對照組的直接膽紅素含量均為0。

表6 青貯飼料對波爾山羊血清中膽紅素等代謝指標的影響
3.1 青貯飼料對波爾山羊血清中蛋白質等代謝指標的影響
3.1.1 青貯飼料對波爾山羊白蛋白、總蛋白的影響 血清中總蛋白濃度主要反映機體對蛋白質的吸收、合成和分解的大致狀況,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代表日糧中蛋白質的營養水平及動物體對蛋白質的消化利用程度(高俊峰,2013)。血清中總蛋白含量變化說明香蕉莖葉青貯飼料和玉米秸稈青貯飼料中蛋白質含量不同,日糧對波爾山羊血清中蛋白質的合成產生了影響,飼喂香蕉莖葉青貯飼料與飼喂玉米秸稈青貯飼料相比,試驗組血清總蛋白和球蛋白的濃度稍有降低,但總體差異不大(P<0.05),且都在正常范圍內,白蛋白濃度基本不變,說明飼喂香蕉莖葉青貯飼料對波爾山羊血液蛋白含量影響不大。
3.1.2 青貯飼料對波爾山羊尿素氮、尿酸、肌酐的影響 尿素氮是動物體內蛋白質代謝的主要產物,是機體對蛋白質代謝機能的反映。尿酸是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謝的產物,血清中的肌酐是肌肉在動物體內的代謝產物,血清中肌酐水平與動物的肌肉量有關。郭輝(2008)研究表明,隆林山羊尿中肌酸酐排出量相當恒定,不受飼料中精粗比及飼料中蛋白質含量的影響,說明尿素氮、尿酸和肌酐的濃度能反映出機體蛋白質代謝和腎臟功能的健康程度。試驗組比對照組的尿素氮值低,這可能是由于香蕉莖葉青貯飼料中蛋白質含量比玉米秸稈低的原因造成的,但兩組的尿素氮值均在正常值范圍內。試驗組比對照組的肌酐值高,兩組尿酸的含量較正常值偏低,這可能跟試驗組波爾山羊不同個體之間發育差異有關。對照組和試驗組尿素氮、尿酸和肌酐含量差異均不顯著(P<0.05),說明飼喂香蕉莖葉青貯飼料對波爾山羊蛋白質代謝和腎臟功能沒有影響。
3.1.3 青貯飼料對波爾山羊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的影響 谷草轉氨酶 (AST)和谷丙轉氨酶(ALT)主要來自于肝臟,是動物分解非必需氨基酸和蛋白質的重要酶,是肝臟機能的重要指征。試驗組比對照組的谷草轉氨酶和谷丙轉氨酶值稍低,這可能與香蕉莖葉青貯飼料中蛋白質含量比玉米秸稈低有關,但兩組谷草轉氨酶和谷丙轉氨酶含量差異不顯著(P<0.05),這說明采食香蕉莖葉青貯飼料對波爾山羊肝功能無不良影響。
3.2 青貯飼料對波爾山羊血清中脂類代謝指標的影響 試驗組和對照組甘油三酯(TG)的含量無顯著差別,但都比正常范圍值低,這說明飼喂香蕉莖葉青貯飼料和玉米秸稈青貯飼料都有利于機體血脂含量的降低,避免動物機體產生“高血脂”的可能,且對照組和試驗組的甘油三酯含量差異不顯著(P<0.05),這說明飼喂香蕉莖葉青貯飼料未對動物機體脂肪利用產生不良影響。血清中的總膽固醇含量反映了動物機體脂質代謝狀況,若肝細胞功能損壞會導致膽固醇在血液中的含量升高。試驗組和對照組的總膽固醇的含量沒有差別(P<0.05),這說明飼喂香蕉莖葉青貯飼料對波爾山羊脂代謝無不良影響,對肝細胞功能無害。
3.3 青貯飼料對波爾山羊血清中膽紅素等指標的影響 血清中總膽紅素(TBIL)的含量是肝細胞處理膽紅素能力的表征。試驗組總膽紅素含量和間接膽紅素含量均為對照組的2倍,但是兩組含量均遠遠低于正常范圍值,且差異不顯著(P<0.05)。直接膽紅素的濃度檢測結果為0,這說明飼喂香蕉莖葉青貯飼料和玉米秸稈青貯飼料,對肝臟處理間接膽紅素醛轉化成直接膽紅素并沒有明顯促進作用,進而不能加快肝臟排出直接膽紅素。兩組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均無顯著差異(P<0.05),這說明飼喂香蕉莖葉青貯飼料對波爾山羊膽紅素的代謝未產生不良影響。
血清中的谷氨酰胺轉肽酶(GGT)和堿性磷酸酶(ALP)是肝臟解毒和排毒的重要酶,兩種酶的含量試驗組比對照組稍低,且無顯著差異 (P<0.05),這說明飼喂香蕉莖葉青貯飼料對波爾山羊肝臟功能無不良影響。
4.1 飼喂香蕉莖葉青貯飼料對波爾山羊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肌酐、尿酸、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等有關蛋白質代謝的指標均無顯著影響。
4.2 飼喂香蕉莖葉青貯飼料對波爾山羊甘油三酯、血糖、總膽固醇等有關脂類代謝的指標均無顯著影響。
4.3 飼喂香蕉莖葉青貯飼料對波爾山羊的總膽紅素、間接膽紅素、谷氨酰胺轉肽酶和堿性磷酸酶含量無顯著影響。
4.4 本試驗結果表明,從毒理學角度來講將香蕉莖葉作為波爾山羊的青飼料來源是完全可行的。
[1]高俊峰.發酵木薯渣對本地黑山羊生長性能、血液生化指標和養分消化代謝的影響:[碩士學位論文][D].南寧:廣西大學,2013.
[2]郭輝.山羊在不同日糧結構下尿中嘌呤衍生物排出規律的研究:[碩士學位論文][D].南寧:廣西大學,2008.
[3]王俊東,劉宗平.獸醫臨床診斷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
[4]韋英明,鄒隆樹.香蕉莖葉飼喂泌乳牛試驗[J].廣西農業生物科學,2001,20(1):34 ~ 36.
[5]楊膺白,羅美妓,梁朗勤,等.飼喂青貯香蕉莖葉對隆林山羊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J].中國草食動物科學,2012年專輯,396~398.
[6]易順華,何寶祥,馬徑軍,等.廣西都安山羊肝功能狀況調查[J].廣西農業科學,2008,39(3):374 ~ 376.
[7]Radostitsn O M,Gay C C,Blood D C,et al.Veterinary Medidne(9th ed)[M].USArSannders Company Ltd.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