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寒
在我看來,攝影是一項孤獨的藝術
它需要集合創意、思想,以及圖片語言等諸多元素去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
在你創作的時候,你是孤獨的,別人很難讀懂你的意思
Q:副主席先生,您對中國有哪些認識?
A:我感覺到現在的中國人變富了,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如今在歐洲的大街上,隨處都可以看到中國人的身影。
中國有著廣袤的國土和豐富的文化,非常適合各類題材的攝影創作。我前后來過中國九次,很多地方都有突出的特點。我對中國濟南的印象很深刻。那是一座泉水環繞的城市,水質很好,民風淳樸,這讓我很感興趣。對于一名外國攝影師,來到中國最讓我們心動的不一定是自然環境,更讓人興奮的是中國的人文環境和風俗文化。比如,我對中國歷史上的契丹和遼并不了解,僅僅對蒙古一知半解。那么,我在這里,就想盡可能地抓取與這些歷史或風俗有關聯的鏡頭。再如,我對絲綢之路也不是很了解,因為我沒有看到絲綢,但是我知道這是歷史上中國與西亞國家的一條國際貿易的路,所以我在拍攝中也會注意相關的文化元素。
在中國,我認識很多知名的攝影師,有很多人還是國際攝聯的成員。他們拍攝了很多優秀的作品,曾獲過各類國際攝影大獎。此外,中國攝影師的裝備也特別精良,這應該和中國很好的社會經濟環境有關。不過,也有很多的攝影師,不僅僅在中國,他們在擁有良好裝備的情況下,并沒有出來很好的作品,這很大程度上,跟缺乏創意有關系。
Q:請您談談對“攝影”的理解。
A:在我看來,攝影是一項孤獨的藝術。它需要集合創意、思想,以及圖片語言等諸多元素去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在你創作的時候,你是孤獨的,別人很難讀懂你的意思。我也是一位孤獨的攝影者,我不喜歡大團隊的去拍攝一個主題,更不喜歡一群人扎堆長槍短炮地去攻擊“當事人”。這樣的拍攝除了具有攻擊性外,還是普遍地存在雷同與抄襲現象。不過,有些時候,因為工作需要我們不得已這樣,但是如果在自由創作中,我不贊同這樣。
Q:請簡要的介紹一下國際攝聯的情況?
A:國際攝聯,全稱為國際攝影藝術聯合會(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rt Photographique,簡稱FIAP)是世界上兩大沙龍攝影組織之一(另一為“美國攝影學會PSA”),于1950年由比利時人莫利斯·范德·維爾博創辦,隸屬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現有成員國86個,每兩年召開一次代表大會。由各參加國所公認的具有代表性的藝術聯合會或協會組成,目標是建立各國攝影家之間的聯系,普及攝影知識、提高攝影水平。大會的召開地,需要成員投票數超過2/3才可以通過,并且主席和副主席都不參與投票。中國是在1981年第16屆代表大會上同毛里求斯、圣馬利諾一同被接納為會員的。從1997年至今,中國已經舉辦過三次國際攝協的代表大會了。
FIAP不帶有政治和宗教色彩,只推崇沙龍味的藝術攝影,是世界藝術攝影的最高殿堂。國際攝聯的宗旨是:提高各國攝影愛好者的水平,增加各國人民的文化素養,充實各民族的技術、文獻和藝術寶庫,以通過攝影手段為世界和平做出貢獻,促進各國攝影藝術的發展。聯合會設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司庫和理事。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執行機構為管理委員會,負責處理日常事務,它下設新聞處、藝術委員會、征集委員會、彩色攝影委員會和青年委員會。藝術委員會每兩年舉辦一次黑白與彩色照片展覽,一次彩色幻燈片展覽,并舉辦兩次重要的比賽,即:黑白攝影世界錦標賽和彩色攝影世界錦標賽。
Q:作為國際攝聯主席,您對年輕攝影師加入國際攝聯有什么建議?
A:首先,年輕人要學習攝影藝術,即便是你拍攝的作品不好也要勇于去創作。還要在自己的國家參加各種攝影組織,并積極地參與組織舉辦的各種活動。總之,對于年輕攝影師來說,就是要勇于創新,勇于創造。國際攝聯也會鼓勵他們去創作。
其次,要盡可能多地參與影展,并通過獲獎來提高自己的攝影水平。國際攝聯有很多攝影展覽,并且還有一些針對年輕人的展覽,有13-16歲,16-25歲的這樣的展覽。如果得獎了對將來入國際攝聯會有幫助。此外,國際攝聯還有很多巡回展覽,在中國曾有過舉辦,歐洲一些國家也舉辦過。很多中國攝影師都有過參與,在遞交作品的時候,不要郵寄洗印的照片,直接發送電子底稿,這樣會方便國際攝聯的再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