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飛 朱利春
【摘 要】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經濟水平的提高,各種工業、農業和民用用電需求越來越多,政府也在全國范圍內大量的興建各種規模的水電站。水電站需要蓄積高水位的水庫,承受著較大的水體壓力,在我國目前主要是采用的鋼筋混凝土壩體。在如此大的體積下,混凝土施工是一項難度非常大、技術要求非常高的工作,政府、參建商和社會各界已經開始重點關注此部分工程的建設。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 混凝土施工 施工技術
水利水電主體就是擋水壩,需要由浩大的鋼筋混凝土工程興建而成。眾所周知,大體積混凝土最容易產生的就是水化熱而引起表面裂縫,一旦壩體產生裂縫,就會造成水量的流失甚至影響水電站的正常發電。因此對于水電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必須做好各項控制措施,將可能發生的隱患消除在前期,確保質量和安全。本文就水電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要點和技術要求進行簡單的介紹。
1原材料的選擇技術要求
混凝土的主要組成物質為水泥,而市場中水泥品種很多,不同的品種其組成的成分有較大區別,常見的為普通水泥、火山灰水泥、礦渣水泥等。根據主材的不同,價格有較大的差別。水利水電工程混凝土體積浩大,一旦水泥選用不當,會產生很大的水化熱,熱量無法得到有效的散失,就會造成混凝土結構內外溫差過大,強烈的熱脹冷縮下,而產生溫度裂縫。因此澆筑前應根據不同的項目特征和使用環境,應該選擇不同的水泥,才能達到最佳的要求。
2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子、石塊和水混合拌制而成。很多商混站在混凝土配比的時候,由于需要供給的工地非常多,沒有進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試驗就直接根據經驗進行生產,導致很多混凝土配比無法滿足使用要求。因此在混凝土攪拌之前,必須要根據設計的強度要求,進行合理的配比,并進行檢測后,再進行大規模的生產。尤其是在水電工程中,其抗滲要求和抗腐蝕性能要求非常高, 可以摻入一些其他的外加劑,來改變相應性能。
3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的技術要求
(1)澆筑順序的選擇。水利水電工程混凝土都屬于大體積的混凝土,而且長度非常長、高度非常高,為了減少裂縫和其他問題的產生,必須提前制定澆筑方案。一般應采取分層澆筑的方式,以防內部溫度熱量無法得到及時的散失,形成結構斷層和裂縫。在澆筑連接點處,做好后澆帶或者施工縫的處理工作,當混凝土供應不及時的時候,必須對其進行有效的保護。一旦在初凝后再進行澆筑的,在連接處必須對先前部分進行鑿除打毛處理,讓后期混凝土與原凝固部分進行有效的粘結,形成整體。
(2)鋼筋綁扎的要求。水利水電工程的運行荷載都非常大,因此其鋼筋配筋也一定非常密集。在很多的節點部位,鋼筋可能是密密麻麻的。這給澆筑帶來了較大的難度,振搗泵根本就無法插入進去,很多比較深的部位和邊角部位都無法振搗。因此,設計單位在設計鋼筋配筋的時候,必須充分考慮施工振搗的因素,合理布置確保振搗;同時在現場鋼筋綁扎的時候,技術人員應該做好技術準備和交底工作,必須采取分層綁扎的措施,確保鋼筋最小間距大于振搗泵的直徑。
(3)拆模時間的控制。很多施工企業為了節約成本,配備的模板數量不足。在混凝土結構還沒有達到設計強度值的時候,就強行拆模,導致水利壩體結構發生變形、開裂甚至坍塌等質量問題。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堅持做好同條件養護試塊,帶試塊強度達到標準值后再拆模。
(4)根據工程條件的不同,選擇加入不同的外加劑。如減水劑,它可以減少混凝土生產過程中需要的水量,同時節省一部分水泥的需求量;這樣一方面水量少了、反應凝結過程中喪失的水分比例就減小,另一方面,水泥少了之后水化熱也會變小。所以混凝土的收縮和內外部溫度就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圍內,裂縫就能有效的減少。
(5)溫度控制:水利水電混凝土工程屬于大體積、大跨度的結構工程,最關鍵的問題就是要防止結構和溫度裂縫的產生,在施工全過程中做好溫度的監控工作。在混凝土從攪拌站出來運輸的過程中,應盡量節省時間,防止在運輸過程中已發生了足夠的反應,而使混凝土澆筑前達到較高的溫度。因此在運輸過程中就應該采取遮陽等保護措施。澆筑的時候,應盡量避開高溫時間段,特別是夏季中午階段溫度非常高,混凝土的入模溫度也隨之變高,對裂縫產生不利。因此在夏季的時候可以采取溫度較低的水來進行砼攪拌。
4澆筑完成后的技術要求
(1)做好養護工作。水電工程屬于大體積混凝土工程,在澆筑完成后需要進行及時的養護。而很多施工單位為了節省此類成本,或者管理上的問題,沒有配備專業人員對它進行養護管理。且夏季和冬天的養護方法有較大的區別,根據溫度和濕度的不同,養護需要的水量和方式都有較大的區別。一旦在施工現場沒有得到較好的養護,在后期強度硬化的過程中,無法得到及時的降溫或保護,就很容易在表面形成溫度裂縫。因此在澆筑完成后,必須派駐專人對其進行養護,確保養護的時間和效果。
(2)控制施工荷載。水電工程的工期都非常緊張,很多企業在施工的時候,都會趕工期。在鋼筋混凝土剛剛澆筑完成,強度還沒有達到設計要求的情況下,就在表面堆載較多的施工材料。這樣在較大荷載的情況下,結構表面會被壓出很多裂縫,而且在局部受彎和剪切力過大的部位,內部也會形成貫通裂縫。給結構后期造成較大的隱患。一旦后期沒用較好的處理,就會出現裂縫。 因此,在澆筑完成后,必須嚴格控制,在強度達到之前,不運行在表面施加荷載,對于違規人員要給予嚴重的處罰。
(3)施工后的溫度監測工作。根據設計圖紙和相關規范要求,混凝土內外表面的溫差不應超過25度,表面溫度與外部環境溫度溫差不應該超過20度,每天的溫度變化不應該超過20度。根據這幾個規范值,施工單位應加強混凝土溫度的監測工作,如果發現超過這些值,一定要馬上調整養護方案,將溫度變化控制在規范值內。
5結語
水利水電工程是確保生活和工業用電的前提,也是影響著周邊居民生命安全的重要隱患。從政府到各參建企業,應該提高警惕,本著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企業使命感,自覺遵守規范要求,選用合格產品并管控好每一個環節,爭取每一個項目都可以長久安全的使用。
參考文獻:
[1]鄭強.淺析水電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控制要點 [J].建材與裝飾,2012(7).
[2]王國偉.水電工程混凝土施工質量管控措施研究[J].水利科技,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