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春 董江寧
【摘 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電力的需求量不斷加大,在這種情況下,文章主要介紹了智能配電網的概念、配電網運行方式的優化方式和優化意義、智能配電網自愈控制的涵義及實現條件和關鍵技術,從這些不同的方面,針對智能配電網運行方式優化與自愈控制展開了具體的分析和研究,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為同行業人士的研究帶來一些參考或者借鑒,為保證電力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貢獻出一份力量。
【關鍵詞】智能配電網 運行方式 優化 自愈控制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用電客戶的需求量在不斷增大,對電網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輸電用電的一個重要部分,配電網對電力系統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配電網運行信息的測量比較少,其質量也比較差,如果單純依靠配電人員的經驗調度智能電網,其優勢并不能得到充分發揮,因此智能配電網運行方式優化一直都都是電力工作者探索的重要方向。
1智能配電網概述
智能配電網采用自動化作為技術基礎,與先進的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等相結合,在電網技術架構、通信網絡技術以及各種可視化軟件的支持下,針對各種能源及發電單元接入電網中一同運行,引導和職稱不同發電用戶參與到與電網的互動中來,從而實現對配網的檢測與優化,最終對配電網的良好運行環境進行保證,更好的為用戶提供電力服務。
智能配電網在運行過程中會涉及到主站和子站系統、配電終端以及通信終端幾部分,利用自動化故那里、自動化配網技術以及電力定制技術等對配電網中的各個環節、模塊等實現智能化輸電管理,同時還能利用地理信息系統,對配網系統中每個模塊和環節的運行進行優化,保證在發生故障的情況下萌購迅速的修復,從而對電能運輸的可靠性進行保證,提高配電網的自動化水平。
2配電網運行方式的優化
2.1配電網運行方式優化的方式
在電力系統的任何配電網中,站在理論的角度進行分析,都可以順利找到一種良好的運行方式,在配電網運行的情況下,技術人員可以針對配電網的電壓情況、負荷平衡情況等進行了解,所以,科學研究證明,針對智能配電網運行方式的優化應該和配電網調度優化以及供電三方面相結合,從智能配電網運行方式的角度進行分析,從而使配電網運行方式的優化目標得到實現,這樣就可以使配電網在運行過程中的經濟性和穩定性得到有效的提高。
2.2配電網運行方式優化調度的意義
配電網運行方式的優化可以促進配電網電力運行能力得到提高,同時對電力供應的安全性進行改善,有效的保證供電質量,切實提高電力運行整體效率,同時對“低投入,高回報”目標的實現也非常有利,這樣一來,智能配電網就可以出現一種良性的發展格局,這對電力企業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也為整個電力系統自動化進行的推進提供了良好的技術基礎。
3智能配電網自愈控制
3.1智能配電網自愈控制的涵義及實現條件
自愈是智能配電網一種非常重要的特征,配電網自愈主要是指配電網的自我恢復和預防的能力。其中自我預防主要是指在系統正常運行的過程中針對電網進行運行評價和優化;自我恢復主要是指電網一旦受到擾動或者出現故障,可以自行對故障進行檢測,進而恢復供電。自愈功能發揮的重要目的是為了實現以下幾點目標:①對電力系統行為進行實時評價,顯示系統的運行狀態;②快速的對系統擾動做出反應;③受到擾動之后在最短時間內恢復供電。值得注意的是要想實現自愈控制,至少應滿足以下幾個條件:首先,應具備各種智能化的配電終端設備及開關設備;其次,配電網系統中應擁有多電源或者雙電源,拓撲結構靈活可靠;第三,對軟件處理系統進行自動化控制;第四,可靠的通信網絡。
3.2智能配電網自愈控制的關鍵技術
(1)配電網快速仿真與模擬技術。這種技術發展的目的是為自愈電網提供強大的數學支撐,形成強大的軟件平臺,在復雜的電網環境下為決策者提供重要支持。它主要包括自愈控制、風險評估等高級軟件系統,主要對網絡重構、故障定位及恢復供電、電壓與無功控制、拓撲結構有變化發生時繼保再整定幾個自愈功能進行支持。
(2)智能微網及需求側管理技術。所謂微網主要是指微電網與負荷的集合,它是一個小型的發配電系統,可以有效緩解用電壓力,對能源效率進行優化,從而為配電網自愈控制的實現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持。需求側管理主要是在一些誘導措施幫助下,通過用電方式的優化達到能源節約、資源優化配置等目的。需求響應主要是針對市場價格或者激勵機制做出的一種響應,并對電力消費模式進行改變的一種行為。
(3)廣域測控技術。對于一些分布式的廣域配電網絡,需要對同步信息保護進行建立,對電網元件保護、校正控制預防等進行協調,從而緊急恢復供電,它是一種具有多道安全防線的電網自愈控制體系。廣域配電網自愈控制體系的建立是配電網自愈得以實現的關鍵技術,可以對全局與局部、集中與分散的功能協調問題進行很好的解決,最終使分布保護控制和廣域控制之間的協調性得到有效的實現。
4結語
綜上所述,智能配電網運行方式的優化為電力行業的發展創造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保證了智能電網的安全運行。而自愈控制系統目前正處于一種起始的階段中,目前現有的方法并不能使配電網自愈控制得到全面的實現,風險評估法可以對配電網絡各方面進行綜合的考量,對配電網的安全水平進行綜合的評估,目前已經成為業內人士重點研究的方向。智能配電網運行方式的優化與自愈控制都為電力系統的可靠運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巍,孫云蓮,胡雯.智能配電網自愈相關技術及其框架研究[J].電網與清潔能源,2013,(4):17-22+28.
[2]胡雯,孫云蓮,王定美.基于運行狀態評估的智能配電網自愈控制方案研究[J].陜西電力,2013,(6):35-38+42.
[3]肖峻,賀琪博,蘇步蕓.基于安全域的智能配電網安全高效運行模式[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4,(19):52-60.
[4]秦紅霞,譚志海,葛亮,趙風青.智能配電網自愈控制系統技術研究與設計[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14,(22):13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