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喜龍
【摘 要】建筑企業施工現場是消防監督的重點和難點。施工現場人員聚集,人員消防意識淡薄,作業不規范,因此必須針對不同的施工現場的火災隱患依法采取有效可靠的消防監督管理措施。本文針對人員密集建筑施工現場,提出了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總平面布局的消防監督要求、施工現場的防火監督要求;火、電、氣、可燃物及易爆危險品使用的消防監督。
【關鍵詞】建筑 施工現場 消防監督管理
建筑企業施工現場是消防監督的重點和難點。施工現場人員聚集,由于人員消防安全意識淡薄,缺乏消防知識,作業不規范,因此必須針對不同的施工現場的火災隱患依法采取有效可靠的消防監督管理措施。
1 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總平面布局的消防監督要求
1.1 臨時用房、設施布置的消防監督
(1)出入口的設置必須滿足消防車通行的要求,必須布置在不同方向,其數量不得少于2個。
(2)施工現場臨時辦公、生活、生產、物料儲存等功能區必須相對獨立布置,防火間距應滿足相關要求。
(3)固定動火作業場必須布置在可燃材料堆場、易燃易爆危險品庫房等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要布置在臨時辦公用房、宿舍、可燃材料庫房、在建工程的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
施工現場臨時用房、設施的防火間距必須滿足相關規定。易燃易爆危險品庫房必須遠離明火作業區、人員密集區和建筑物集中區。
1.2 消防車道的布置
(1)臨時消防車道應為環形,如設置環形車道確有困難,必須在消防車道盡端設置回車場;臨時消防車道的凈寬度和凈空高度均不應小于4m;臨時消防車道的右側是必須設置消防車行進路線指示標志;臨時消防車道路基、路面及其下部設施應承受消防車通行壓力及工作荷載。
(2)臨時消防救援場地必須設置在成組布置的臨時用房場地的長邊一側及在建工程的長邊一側;場地寬度應滿足消防車正常要求且大于6 m。
2 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建筑的防火監督
2.1 臨時用房的要求
臨時用房和在建工程的防火設計,必須按根據其施工性質、建筑高度、建筑規模及結構特點等情況進行確定。(1)建筑構件的燃燒性能等級應為A級。當采用金屬夾芯板材時,其燃燒性能等級應為A級。建筑層數不應超過3層,每層建筑面積不應大于300 m2。層數為3層或每層建筑面積大于200 m2時,應設置不少于2部疏散樓梯,房間疏散門至疏散樓梯的最大距離要小于25 m。單面布置用房時,疏散走道的凈寬度不應小于1 m;雙面布置用房時,疏散走道的凈寬度要大于1.5m;疏散樓梯的凈寬度要大于疏散走道的凈寬度。宿舍房間的建筑面積要小于30m2,其他房間的建筑面積要小于100 m2。(2)建筑構件的燃燒性能等級應為A級;建筑面積要小于200m2;可燃材料庫房單個房間的建筑面積小于30m2,易燃易爆危險品庫房單個房間建筑面積要小于20 m2。
2.2 在建工程中的消防監督
設置在地面上的臨時疏散通道,其凈寬度要天于1.5m;利用在建工程施工完畢的水平結構、樓梯作臨時疏散通道,其凈寬度不應小于1m;用于疏散的爬梯及設在腳手架上的臨時疏散通道,其凈寬度要大于0.6 m。臨時疏散通道不宜采用爬梯,確需采用爬梯時,應有可靠固定措施。臨時疏散通道設置在腳手架上時,腳手架應采用不燃材料搭設。臨時疏散通道應設置明顯的疏散指示標志。臨時疏散通道應設置照明設施。
3 火、電、氣、可燃物及易燃易爆危險品使用的消防監督管理。
3.1 用火、用電的管理
(1)施工現場嚴禁吸煙,動火作業必須辦理動火許可證,操作人員應具有相應資格。焊接、切割、燒烤或加熱等動火作業前,應對作業現場的可燃物進行清理。施工作業安排時,要把動火作業安排在使用可燃建筑材料施工作業前進行。裸露的可燃材料上不得直接進行動火作業。焊接、切割、燒烤或加熱等動火作業,必須配備滅火器材,并設動火監護人進行現場監護,每個動火作業點必須設置1名監護人。五級以上風力時,應停止焊接、切割等室外動火作業,確需動火作業時,應采取可靠的擋風措施。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不得有明火;施工現場不應采用明火取暖。
(2)施工現場供用電設施的設計、施工、維護必須滿足現行國家標準要求。電氣線路必須具有相應的絕緣強度和機械強度,不得使用絕緣老化或失去絕緣性能的電氣線路,不得在電氣線路上懸掛物品。破損、燒焦的插座、插頭應及時更換。電氣設備與可燃、易燃易爆和腐蝕性物品應保持安全距離。配電盤上每個電氣回路應設置電保護、過載保護器。可燃材料庫房不應使用高熱燈具,易燃易爆危險品庫房內必須使用防爆燈具。普通燈具與易燃物距離應大于300mm。電氣設備不應超負荷運行或帶故障使用。不得私自改裝現場供用電設施。必須定期對電氣設備和線路的運行及維護情況進行檢查。
3.2施工現場用氣的消防要求
氣罐及其附件的防火要求。儲裝氣體的或、罐瓶及其附件必須合格、完好和有效;不得使用減壓器及其他附件缺損的氧氣瓶。
乙炔瓶不得橫躺臥放,嚴禁碰撞、敲打、滾動氣瓶;氣瓶應遠離火源,與火源的距離必須大于10m,并采取防高溫和防暴曬的措施;燃氣儲裝罐瓶必須設置防靜電裝置;氣瓶應分類儲存,庫房內通風要良好;空瓶和實瓶在同庫存放時必須分開放置,兩者間距要大于1.5m。
3.3可燃物及易燃易爆危險品管理與監督
(1)用于在建工程的保溫、防水、裝飾及防腐等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必須滿足設計要求。可燃材料及易燃易爆危險品應按計劃限量進場。施工產生的可燃、易燃及易燃易爆危險品應按計劃限量進場。施工產生的可燃、易燃建筑垃圾或余料,必須及時清理。
(2)可燃材料必須存放于庫房內。若露天存放時,必須分類成垛堆放,垛高要小于2m,單垛體積要在50m3以下,垛與垛之間的最小間距要大于2m,一定要采用不燃或難燃材料覆蓋。
(3)室內使用油漆及其有機溶劑、乙二胺、可燃、易燃易爆危險品,必須保護良好通風,作業場所不得有明火。對臨時消防設施必須做好維護工作,對已失效、損壞或遺失的,必須及時更換、修復或補充。臨時消防車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必須保持暢通,不得挪用消防設施。施工期間臨時消防設施及臨時疏散設施不應被拆除。
參考文獻:
[1]闞詠梅 等.建筑施工現場消防安全管理手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北京:2010.4.
[2]周崇敏 等.消防安全管理.中國環境出版社,北京: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