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啟寶


【摘 要】科技實力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綜合實力的重要表現,是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本文在對相關文獻進行分析比較的基礎上,并考慮到統計指標的不完整性特點,設計了一套可行的科技實力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再次基礎上,采用因子分析法對東部十省的科技實力水平做出科學的比較,從而對遼寧省綜合科技實力進行初步評價分析, 找出遼寧省科技發展中的差距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科技實力 因子分析 東部十省
科技實力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綜合實力的重要表現,是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近年來,遼寧省的科技資源投入和成果產出方面都取得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但在東部十省中,遼寧省的科技資源尚處在中等偏下的水平。為了促進遼寧省科技的發展,探尋制約遼寧省科技實力提高的因素,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對東部十省的科技實力進行分析比較,從而對遼寧省綜合科技實力進行初步評價。
1評價指標
科技實力是指在一定的生產系統中,在現有的科技資源基礎上,進行的科技活動,發揮效能,取得產出,促進社會、經濟、科技全面發展的能力的總和。因此,在具有科學性、可比性等原則下,本文以2014《中國科技統計年鑒》數據為依據(發表科技論文指標采用2012年數據),按照科技投入、科技產出、企業創新三個方面構建了3個一級指標和12個二級指標組成科技實力綜合評價指標體系。詳見表1:
表1 科技實力評價指標體系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科
技
實
力 科技投入 R&D人員折合全時人員(X1)
R&D經費內部支出(X2)
R&D經費占GDP比重(X3)
地方財政科技撥款(X4)
科技撥款占財政支出比重(X5)
科技產出 專利申請數(X6)
專利授權數(X7)
有效專利數(X8)
發表科技論文(X9)
企業創新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經費內部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X10)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產品開發經費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X11)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消化吸收經費占技術引進經費的比例(X12)
2研究方法
2.1指標標準化處理
評價指標是由多個指標構成的,為消除因數據量綱不同或數據懸殊過大導致的影響,在做統計分析之前首先要將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即將它們都轉化成無量綱數據。公式為:
——指標標準化值;——指標初始值;——指標初始平均值;
——指標初始標準差;——指標初始方差
2.2因子分析法
本文采用定量分析所選用的數學模型因子分析法,它是將具有錯綜復雜關系的變量(或)樣品綜合為數量較少的幾個因子,以再現原始變量與因子之間的相互關系,同時根據不同因子還可以對變量進行分類,它是屬于多元分析中處理降維的一種統計方法。
本文利用SPSS統計分析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建立所有變量的相關系數矩陣,求出其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所得到的特征值即為該因子所對應的方差,方差越大,對總變異的貢獻也就越大,特征向量即為該因子中原始變量的線性組合的系數。為確定的因子個數和順序,一般選取它的累計貢獻率大于或等于85%。
表2 特征值及貢獻率和累計貢獻率
因 子 初始情況
特征值 方差貢獻率/% 累計方差貢獻率/%
1 7.012 58.429 58.429
2 2.770 23.082 81.512
3 1.028 8.570 90.082
4 .595 4.957 95.038
5 .325 2.708 97.746
6 .187 1.556 99.302
7 .061 .512 99.814
8 .015 .128 99.941
9 .007 .059 100.000
10 3.285E-16 2.738E-15 100.000
11 5.584E-17 4.653E-16 100.000
12 -6.287E-16 -5.239E-15 100.000
從表2可以看到,前3個因子的方差總和占樣本方差的90.082%,這說明前3個因子所含的信息量已占全部信息量的90.082%。從表3可以看出,第一因子F1在X1、X2、X4、X6、X7、X8上載荷值很大,分別是R&D人員折合全時人員、R&D經費內部支出、地方財政科技撥款、專利申請數、專利授權數、有效專利數。第二因子F2在X3、X5、X9、X10、X11上載荷值很大,分別是R&D經費占GDP比重、科技撥款占財政支出比重、發表科技論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經費內部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產品開發經費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第三因子F3在X12上載荷值很大,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消化吸收經費占技術引進經費的比例X12。
表3 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
因子
1 2 3
變量1 .905 .184 -.257
變量2 .789 .437 -.109
變量3 -.078 .957 -.090
變量4 .731 .605 .023
變量5 .198 .936 .053
變量6 .959 .079 .047
變量7 .970 .058 .013
變量8 .969 .140 -.100
變量9 .126 .886 .009
變量10 .285 .784 -.269
變量11 .435 .850 -.167
變量12 -.095 -.118 .970
根據因子的分系數矩陣,分別計算各個市在第一、第二、第三因子上的得分:
再按照三個因子的貢獻率,可得出綜合因子得分,它反映了各省的綜合科技實力水平:
計算結果見表4。如果一個省份在某一因子上的得分為正,則意味著這一開發區的該因子在平均發展水平之上,分數越大,發展能力越強;得分為負則表明在平均水平以下,說明還需要繼續努力發展,才有可能達到平均水平。
表4 因子得分表
地 區 F1 排 序 F2 排 序 F3 排 序 F 綜合排序
北 京 -0.59548 6 2.05221 1 -0.5941 7 0.0831 4
天 津 -0.92014 10 0.17546 3 0.25905 5 -0.5272 8
河 北 -0.83069 9 -1.39518 10 -0.64153 8 -0.9573 10
遼 寧 -0.59695 7 -0.52436 7 2.13864 1 -0.3181 7
上 海 -0.40768 5 1.23015 2 0.29326 4 0.0787 5
江 蘇 1.93381 1 -0.01447 4 0.46887 2 1.2952 1
浙 江 0.82371 3 -0.0449 5 0.33022 3 0.5542 3
福 建 -0.77778 8 -0.83884 9 -1.30719 10 -0.8438 9
山 東 0.12747 4 -0.55688 8 0.24136 6 -0.0370 6
廣 東 1.24373 2 -0.08319 6 -1.18858 9 0.6723 2
3 科技實力的綜合評價及建議
從F1排名可以看出,遼寧在東部十省中排名第七,即遼寧的科技實力在東部十省處在中后的位置。究其原因,主要是遼寧省的R&D人員折合全時人員、專利申請數、專利授權數、有效專利數這四個指標值比較低。其中,R&D人員折合全時人員排第九;專利申請數、專利授權數、有效專利數排第八。
從F2排名可以看出,遼寧在東部十省中排名第七。究其原因,主要是遼寧省的R&D經費占GDP比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經費內部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產品開發經費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三個指標值相對較低。其中R&D經費占GDP比重排第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經費內部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產品開發經費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排第九。
從F3排名可以看出,遼寧在東部十省中排名第一。究其原因,主要是遼寧省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消化吸收經費占技術引進經費的比例排名第一。
從綜合排名F可以看出,遼寧在東部十省中排名第七,處于中下游水平。
從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遼寧省R&D人員折合全時人員排名靠后,影響了科技綜合實力的排名。因此應加大科技人才的投入力度,重視對人才的培養,創建良好的用人環境和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動機制,積極鼓勵調動科技人員從事技術創新的積極性。同時,企業創新能力的指標也是制約遼寧省科技實力的整體排名的重要指標。因此,要不斷增強企業創新的能力。政府應該積極為企業創造良好的技術創新環境,鼓勵企業進行產學研合作,加快開發具有自主只是產權的核心技術。
參考文獻:
[1]王亞剛,劉思峰.區域科技綜合實力評價指標體系及實證分析.河南農業大學學報,1999(2).
[2]于穎.遼寧省各地區科技實力比較研究.沈陽統計,20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