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鄂平
新一輪扶貧攻堅戰大幕開啟,“精準扶貧,不落一人”的號角響徹荊楚大地。
7月14日,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在全省扶貧攻堅動員誓師大會上強調:“要聚焦精準扶貧,確保如期小康不落一人!”
湖北省有4821個貧困村、590萬貧困人口。2014年,湖北脫貧69.3萬人,貧困人口同比上一年下降11.7%,實現“不落一人”目標,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任務仍然十分艱巨。
克難需要信心、需要精神,更需要創新。創新是湖北探索精準扶貧的亮點,是精準脫貧的致勝力量。許多貧困縣、貧困村競進脫貧,充分運用國家政策和本地資源優勢,打“組合拳”,走出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比如創新土地流轉方式扶貧的“板橋模式”。通山縣板橋村,三年前還是處處荒山、村民年收入不到2500元的貧困村,如今產業興起。板橋村把國家產業扶持政策、當地山水資源開發與貧困戶捆綁在一起,探索了“二次流轉”促共同致富的有效路徑。
比如將自然美景變成貧困戶脫貧美景的恩施旅游扶貧。實施景區帶動型扶貧、鄉村旅游型扶貧、養生度假型扶貧、創業就業型扶貧、產業融合型扶貧,把優勢產業轉化為富民產業,變扶貧片區為旅游景區,變農特產品為旅游商品,數十萬貧困百姓吃上“旅游飯”,走上致富路。
7月中上旬,本刊記者穿行于湖北的大別山片區、武陵山片區、秦巴山片區、幕阜山片區,感受到一股創新脫貧的濃濃氛圍。
今擇要記之,以資借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