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忠
黑龍江省富錦市種子管理站
富錦市2014年水稻基質育苗試驗報告
吳國忠
黑龍江省富錦市種子管理站
自推廣旱育稀植技術以來,一直采用傳統土育苗,不但用土量很大,而且土壤帶菌導致苗期病害發生嚴重。水稻基質育苗技術是一項環保型水稻育苗創新技術,對解決水稻育苗在特殊年份取土難、苗床病害發生重的難題具有重要作用。
水稻基質育苗試驗
為研究淮安柴米河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水稻育秧基質對水稻苗期的影響,特做此試驗。
1.錦山鎮民興村水稻育苗基地。
2.長安鎮務本村水稻育苗基地。
3.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試驗站。
1.水稻育秧基質:淮安柴米河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水稻育秧基質。
2.水稻供試品種:龍粳31。
采用大區對比法:在同一個水稻育秧大棚內,以步道為界,將水稻苗床分成處理區和對照區,每個區300平方米。
基質處理:裝盤前要將基質抄拌使其蓬松、不結塊,裝盤后保持基質的自然狀態、不鎮壓。裝土厚度2厘米。澆足底水后,再用基質蓋掩好種子,刮平并去除多余基質,覆蓋厚度0.7~1厘米。
對照:對照與常規土育苗相同。
1.苗床秧苗長勢調查
從表1可以看出,秧苗2葉期時,三點調查數據以民星小區對比最為明顯,處理比對照地上部高0.2厘米、地下根長0.1厘米,務本育苗小區處理比對照地上部高0.1厘米,地下根長相同,試驗站育苗小區處理與對照地上部高度相同,地下部處理比對照根長0.2厘米。
3葉期以后各小區處理地上部與地下部長勢都不如對照。民興育苗小區處理地上部比對照矮0.1厘米,地下部分比對照短0.4厘米。務本育苗小區處理地上部分和對照相同,地下部分比對照短0.1厘米。試驗站育苗小區處理地上部分比對照矮0.1厘米,地下部比對照短0.2厘米。
就苗期病害來看,民興育苗小區與試驗站育苗小區處理沒發生立枯病,對照發生立枯病較輕。務本育苗小區處理發生了立枯病,但病害比對照輕。
根據苗床管理可以得出,水稻基質育苗要求苗床管理更嚴格,特別是秧苗2葉期以后,棚內溫度高基質水分蒸發快,苗床易干旱,較比土育苗不容易管理。分析得出基質育苗,2葉期前長勢好于對照,2.5葉期后由于基質養分不足,秧苗有脫肥現象,長勢不如對照?;|育苗可以減少水稻立枯病的發生,但基質育苗要求苗床溫度濕度管理較比對照更嚴格。
2.生育進程調查分析
根據表2可以看出,民興育苗小區處理和對照播種時期相同,處理比對照出苗提前一天,其他生育期相同。務本育苗小區處理和對照播種時期相同,處理比對照出苗提前一天,其他生育期相同。試驗站育苗小區處理和對照播種時期相同,處理比對照出苗提前一天,其他生育期相同。
由于基質蓬松,揭膜前保溫效果好,膜下溫度高,水稻出苗時間提前一天。
優點:
1.水稻基質育苗可以解決水稻育苗取土難的問題。
2.基質育苗沒有土傳病菌,對水稻立枯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3.基質蓬松,揭膜前保溫效果好,膜下溫度高,對比土育苗出苗時間稍有提前。
建議:降低成本,使稻農可以接受?;|育苗播種前一定要澆足底水,出苗前補水的苗床,上都有頂蓋現象發生,如果有頂蓋現象發生,要先輕敲落頂蓋再補水。由于基質蓬松,水分蒸發快,后期蒸發量大,要經常補水。改進基質肥量,基質育苗2.5葉期以后有脫肥現象,秧苗顏色表現明顯偏黃色,長勢緩慢,我們富錦地區水稻育苗秧齡一般在30~35天,基質育苗養分不足,必須在秧苗離乳期前追肥,保證秧苗正常生長發育。
表1 苗期數據調查
表2 生育進程調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