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建筑工程業的不斷發展對城市建設規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對建筑中的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改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方面存在的問題依然對建筑工程質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并且對其他建筑物造成不利影響。文章主要對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在土建施工中應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
隨著近些年來,我國各大城市中高層建筑的紛紛涌現,其在施工時對深基坑支護技術提出更為嚴格的要求,現階段傳統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已經難以滿足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要求。高層建筑施工中基坑體量與深度不斷增加,從而要求支護技術隨之優化與完善。
一、深基坑支護技術的施工原則及設計要點
(一)施工原則
深基坑支護施工要滿足房屋建筑的變形、穩定性要求,也就是說深基坑支護要滿足房屋建筑正常使用的極限承載能力和極限狀態;深基坑支護技術的安全性要高,必須保證整個施工過程的安全可靠;在確定深基坑施工技術時,施工單位要根據施工的實際情況確定,并要科學、合理的計算出支護結構的穩定性、允許變形范圍;在施工過程中,要根據周圍環境的具體情況,制定合理的措施,在保證周圍環境安全的情況下,確保房屋建筑具有良好的觀測性。
(二)深基坑支護技術的設計要求
深基坑支護是一個結構體系,需要滿足一定的變形與穩定要求,才能確保建筑工程的質量。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和承載能力極限狀態是深基坑支護設計要求中的兩種極限狀態要求。正常使用極限狀態是由于開挖引起周邊土體產生的較大變形或支護結構變形而影響正常使用,但又沒有對結構的穩定性產生影響的極限狀態;而承載能力極限狀態是指支護結構滑動、傾倒、破壞或周邊環境的破壞而形成大范圍失穩的極限狀態?;又ёo設計時要保證相對承載力極限狀態的安全系數,才能確保支護結構穩定。同時在基于支護結構穩定的前提下,應控制好位移量,以防止影響到周圍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在設計的計算理論方面,要計算出支護結構穩定性,同時也要計算出支護結構的變形問題,基于周圍環境條件下,將變形控制在允許范圍值內。支護結構的位移控制主要是水平位移,因其便于直觀監測位移情況及位移量變化。
二、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施工技術應用分析
(一)確定施工方案
深基坑的施工質量,會直接受到施工方案的影響,因此就需要產生足夠的重視。結合工程的具體情況,對施工方案進行科學的制定,保證可以有效運行方案。在確定施工方案的過程中,相關技術人員除了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之外,還需要有著豐富的施工經驗,結合現場具體情況和要求,來對施工方案科學設計。通常情況下,確定下來的深基坑施工方案,要促使邊坡的穩定性得到保證,與相關的變形要求所滿足,這樣基坑周圍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線的安全才可以得到保證;其次是能夠順利的進行基坑開挖施工,保證基坑下的施工空間符合相關要求。
(二)施工流程分析
具體來講,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流程包括諸多的環節,如前期準備、支護樁施工、連系梁施工、土方開挖等。相較于一般的工程施工,深基坑支護施工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周圍環境,那么就需要充分重視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因此,就需要做好施工前準備工作。在支護樁施工中,通常將人工挖孔樁給應用過來,而護壁方面,則是將鋼筋混凝土給應用過來。在連系梁施工中,首先要開挖基槽,驗收合格之后,混凝土抗滲墻澆筑施工方可以進行,做好準備工作之后;錨桿施工中,通常要開挖基坑到標準高度,然后進行一系列的絲攻,最后進行錨固施工,錨桿試驗也是需要進行的。通常將分層開挖技術應用到土方開挖施工中,在開挖的過程中,需要觀測對周圍已有建筑物造成的沉降影響,要及時運走開挖出來的土方,促使施工場地保持一個干凈狀態。在建筑深基坑施工過程中,需要有效控制施工流程,通過實時監測所有施工環節,有效調整任何一個施工環節,以便順利進行工程施工。
(三)強化基坑施工監測
要科學監測基坑施工過程,主要是監測基坑周圍土地、建筑、水管道等,科學分析出現的沉降和水平位移等情況,或者是實時觀測基坑支護系統出現的水平位移及支托柱沉降等情況;通??梢赃x擇兩種檢測方法,一種是水準儀和經緯儀檢測法,借助于水準儀和經緯儀來實時監測施工地周圍建筑物,對建筑物的沉降值和傾斜值等準確記錄,并且分析記錄的數據,保證施工不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其次是方向觀測法,指的是在基坑施工之前,要監測基坑開挖到回填施工的全過程。在這過程中,每周觀測次數,控制在 2 次到 3 次左右。如果將方向觀測法給應用過來,觀測時間的確定,需要將土方開挖時間和天氣等因素給充分納入考慮范圍,并且詳細記錄分析觀測的內容。
(四)施工控制要點
首先是做好各個環節的控制,深基坑施工包括諸多個環節,如挖土、擋土、維護等,這些施工環節是互相影響和聯系的,如果有問題出現于任何一個施工環節,那么就會直接影響到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甚至還會有較大的施工事故出現。因此,就需要嚴格控制各個施工環節。要想控制建筑工程深基坑各個施工環節,就需要結合具體情況,對每一個施工點制定針對性的施工方案,促使其施工質量得到保證。具體管理措施有這些,將施工方案確定下來,并且進行施工之前,需要從各個角度如實拍攝周圍建筑物,并且將地質勘測報告、周圍建筑物地下結構等信息給充分納入考慮范圍,如果施工地有著較為特殊的地質情況,還需要對施工方案科學確定,比如,對于膨脹土結構,開挖施工不能夠在雨季進行,同時對開挖深度嚴格控制。
三、深基坑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質量控制
(一)深基坑開挖的質量控制
在深基坑土方開挖的過程中,應該嚴格按照設計方案來分段分層完成土方的開挖工作;在土方開挖前對現場環境進行充分的調查,選擇適合的開挖機械;基坑的開挖過程中,加強對基底土體和支護結構的變形觀測(包括:坑邊緣的變形觀測、周圍建筑物及地下管道線路的變形觀測等),如果變形突然加大,應立即采取加固或減壓等措施,增加巡視觀察次數,一旦發現土體脫落或者支護結構不穩定的現象,立即停止挖土,撤出基底;合理確定開挖斷面,嚴格控制基坑開挖的工序,嚴禁單向開挖或者超挖的情況出現。做好基坑已經挖出土方的運輸工作、通風工作、排水工作、防塵防毒工作等等。
(二)樁體澆筑的質量控制
樁體的澆筑時基坑施工的重點,這里采用的是人工挖孔樁的方式,以保證工程的施工安全。在挖孔前,需要做好樁孔的定位工作,確保樁孔位置的準確性。挖孔完成后,經清孔和檢測,可以進行鋼筋籠的吊放和混凝土的澆筑。在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一方面,要確保混凝土有效配置,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另一方面,要確保澆筑的連續性,避免出現斷續澆筑的現象。
(三)支護施工的質量控制
錨桿的施工時非常關鍵的,應該得到施工人員的充分重視。錨桿支護的原理,是利用與土層緊密結合的鋼索、鋼筋等形成的具備良好抗拉性能的錨桿,對結構承受的拉應力進行分攤,從而有效控制基坑的變形量,提升結構的穩定性,進而保證基坑工程的施工安全。在實際施工中,必須切實做好質量控制工作,不僅需要切實保證混凝土澆筑的合理性和可靠性,還必須加強對于支護錨點的選擇以及錨桿的施工管理,盡可能避免外力因素對于施工質量的影響,確保基坑支護技術的有效實施。
總結
總言之,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深基坑支護技術,做好了這個方面,建筑地下結構穩定性和建筑的整體安全方可以得到保證。這就要求我們相關人員在以后的實際工作中,需要結合具體情況,科學設計施工方案,在施工之前,需要做好準備工作,并且對施工方案科學合理的確定,對地質條件認真的研究和分析,施工中嚴重按照施工順利,并不斷優化施工技術水平,以此促使基坑施工質量得到保證。
參考文獻:
[1]楊威,李銘.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護施工問題與技術措施[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13,22:66.
[2]郝艷領,王剛,王慶輝.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分析[J].門窗,2014,01:89-92.
作者簡介:
郝立強、性別:男、籍貫: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湖濱鎮寨郝村、單位:濱州市政府投資評審中心、職稱:助理工程師(土木工程)、單位所在地:山東省濱州市、郵編:25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