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桂珍 湯彩



摘要:目的:探究醫護合作模式下病房陪護管理實施的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2014年3月-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300例實施醫護合作模式病房陪護管理患者的臨床資料,統計并分析本組患者實施前后的病房陪護率、醫院感染率以及護理滿意率情況。結果:實施后病房陪護率顯著低于實施前,護理滿意率顯著高于實施前,差異均具統計學意義(P<0.05);且醫院感染率低于實施前,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醫護合作模式實施病房陪護管理,可有效降低陪護率,改善病房環境、保護患者隱私、提高醫護人員以及患者的護理滿意率,且可將醫院感染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故具有重要臨床價值。
關鍵詞:醫護合作模式;病房;陪護;管理
伴隨醫學技術的發展,人們護理意識得到增強,優質的護理服務不僅包括臨床日常護理,還應當包括患者身心護理需求。多數患者住院后有需家人陪伴,但婦科住院患者全部為女性,而照顧患者的家屬多為男性,在醫護人員為患者做檢查、治療、護理操作以及患者在住院期間的日常生活中,陪護現象易影響住院環境、干擾醫療活動,患者隱私方面受到很大的干擾和不便,故科學管理病房陪護具有重要意義[1]。由此,本研究針對本醫護合作模式下的病房陪護管理干預情況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4年3月-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300例實施醫護合作模式病房陪護管理患者臨床資料,資料選取患者以外地、手術治療為主,就醫時至少有2-3名家屬陪護。參與本次活動的醫護人員共31名,護士17名,醫師14名。
1.2方法
⑴由科室主任和護士長建立陪護管理小組,組員包括高中低三層次醫資人員及科室骨干;嚴格遵循本院相關規定,進行討論以制定病房陪護管理制度:不允許術前陪護,但特殊情況可允許一人陪護;手術當日、術后三天可允許一人陪護。⑵取得上級領導支持后,護士長匯報本病房陪護情況(晨交班),為提高全體人員陪護管理意識,制定探陪標準并建立探陪管理制度,并就制度及要求對參與人員進行重點環節培訓,即健康宣教、溝通技巧等。印制探陪宣傳手冊放入宣傳欄。⑶入院后,各級醫師需采集患者病史,并行術前交談,重點闡述病房陪護制度內容及重要性;每日查房,床邊行換藥等操作前需確認病房陪護及病房環境達標情況。⑷入院后,責任護士需對患者及家屬進行詳細健康宣教,發放宣教手冊。主要包括入院時、術前以及術后情況,明確患者及家屬了解陪護探視制度,以使其能夠自覺遵守;每天早中晚三次利用病區廣播加強探陪制度宣教。各班根據探陪標準嚴格執行,對無關人員及時督促離開并予以宣教。在工作中責任護士要用自己的愛心、耐心、責任心照顧每一位病人,關心病人心理狀況,讓病人及家屬覺得沒有陪護一樣能放心。⑸采取一系列便民措施,以營造嚴格且良好的病房陪護住院氛圍。護理人員需以優質護理要求自律,以符合患者身心要求,寬慰家屬。
1.3療效觀察指標
比較實施前后病房陪護率、醫院感染率及護理滿意率情況,其中護理滿意率包括患者以及醫護人員兩方面,護理總滿意率=患者滿意率+醫護人員滿意率[2]。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以SPSS20.0軟件包進行分析,一般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前后比較以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以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實施前后病房陪護率情況
實施后病房陪護率顯著低于實施前,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實施前后醫院感染率情況
實施后醫院感染率略低于實施前,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實施前后護理滿意率情況
實施后,護理總滿意率98.46%高于實施前86.15%,差異均具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在醫療衛生服務工作中,質量與安全是整個工作的中心,而采取何種方式保障醫療衛生服務工作的質量和安全是醫學界的重要研究課題[3]。蔣艷等人將醫護合作模式運用于神經綜合病房管理中,提出在醫院護理管理工作中采用醫護合作模式具有可行性,其通過研究發現醫護合作模式有助于提高醫院的整體護理服務質量[4]。病房陪護不僅影響住院環境,而且影響治療效果,但受到某些因素影響,患者需要家屬進行陪護,基于這一現象,本研究回顧性分析醫護合作模式在病房陪護管理干預中的運用效果。
患者在得知自身患病后多產生焦慮等一系列心理變化,親屬在病房陪護可給予患者精神支持,消除其恐懼感[5]。但是過多的人員陪護不僅影響病房安靜、整潔的環境,不利于患者的休息、康復,不利于患者隱私保護,而且干擾醫療護理活動,增加病房管理的難度[6]。劉燕等人在相關研究中證實,采用醫護合作模式可有效降低病房陪護率,本研究數據可以看出:醫護合作模式實施后本院病房陪護率顯著降低,本研究結果與劉燕等人的結果相似,驗證病房陪護管理干預中采用醫護合作模式具重要作用[7]。上述結果的產生可能與醫護合作模式對醫護行為規范要求嚴格有關。該模式通過制定以及實施醫護合作制度等方式,不但為醫護工作人員提供工作指導,有利于病房管理,保護患者隱私,安全性、舒適性都有提高。而且對患者及家屬的相關行為進行規范,病房環境得到改善,有利于患者康復,提高患者滿意度。其通過醫護人員向家屬闡述的方式,明確雙方責任,因而可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科室護理質量[8]。
術后,患者的體質較弱、抵抗力較差,而過多的醫護人員易增加醫院感染率,醫護合作模式對陪護人員進行嚴格控制,可有效控制醫院感染率。本研究結果顯示,實施活動后醫院感染率下降5.00%,該模式在預防性抗生素用藥減少的情況下,感染率不但未出現上升反而下降,表明良好的陪護管理有助于控制醫院感染。本研究還發現活動實施后患者及醫護人員的滿意率均較高,可進一步論證病房陪護管理干預中運用醫護合作模式具有可行性。但受到樣本量等因素的影響,本研究結果有待進一步研究予以驗證。
綜上所述,醫護合作模式運用于病房陪護管理干預的效果顯著,不僅能有效降低病房陪護率和醫院感染率,改善病房環境、保護患者隱私、還能有效提高患者滿意度、提高工作人員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王芳.醫護合作守則在建立和諧醫護患關系中的作用[J].現代臨床護理報,2012,11(9)67-68.
[2]陳佳麗.臨床醫護一體化合作模式的實施現狀調查[J].中國農村衛生,2013,27(7B):2092-2094.
[3]王秀芝.357例住院患者陪護情況調查分析[J].甘肅醫藥,2014,33(10):792-793.
[4]蔣艷,周玉萍,彭小華,等.醫護合作模式在神經綜合病房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3,27(1):274-275.
[5]姜素琴.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病人陪護需求的現狀調查[J].全科護理,2012,19(10):794-795.
[6]劉燕,李志麗,姚利琴.談醫護合作模式下的病房陪護管理[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4,21(28):177-178.
[7]黃燕紅.住院患者陪護需求的調查研究[J].中國病案,2013,14(2):34-36.
[8]崔麗君.護理實施輔助改善老年腦卒中患者睡眠質量的定量研究[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2,18(21):3210-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