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娟


摘要:目的:探討免疫介入聯合療法用于耐多藥空洞性肺結核治療臨床效果。方法:選取XX醫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耐多藥空洞性肺結核患者8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給予全身化療單用治療,試驗組患者則在此基礎上加用免疫介入聯合療法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不同時間點結核桿菌痰培養陰性率和空洞閉合率。結果:試驗組患者治療后3、12及24個月結核桿菌痰培養陰性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治療后3、12及24個月空洞閉合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免疫介入聯合療法用于耐多藥空洞性肺結核治療在提高結核桿菌清除效果和促進空洞閉合方面優于全身化療單用,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免疫;介入;耐藥;空洞性肺結核;療效
本次研究選取XX醫院近期收治耐多藥空洞性肺結核患者80例,分別給予全身化療單用治療和在此基礎上加用免疫介入聯合療法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不同時間點結核桿菌痰培養陰性率和空洞閉合率,探討免疫介入聯合療法用于耐多藥空洞性肺結核治療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XX醫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耐多藥空洞性肺結核患者80例,均符合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制定《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2001年)診斷標準[1],同時對兩種及以上常用抗結核藥物耐藥,且CT檢查可見空洞形成;排除標準:肺穿刺禁忌、支氣管結核及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入選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各4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及空洞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全身化療單用治療,化療方案采用3PaL2VTHAKC,治療時間為24個月;試驗組患者則在此基礎上加用免疫介入聯合療法治療,包括:①介入療法:CT檢查下定位病變位置,并在其引導下穿刺;穿刺成功后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給予空洞位置藥物注入;給藥方案為左氧氟沙星+丁胺卡那+異煙肼,用量均為0.2g,與3ml醫用氯化鈉注射液混合,每周給藥2次,連用2個月;②免疫療法:母牛分枝桿菌菌苗深部肌肉注射,22.5ug/次,每周2次,連用6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治療后3、12及24個月記錄患者結核桿菌痰培養陰性例數,計算陰性率;②治療后3、12及24個月記錄患者CT檢查下空洞閉合例數,計算閉合率。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數據錄入分析軟件分別選擇Epidata3.04和 SPSS14.0軟件;統計學方法分別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p<0.05判定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不同時間點結核桿菌痰培養陰性率比較
試驗組患者治療后3、12及24個月結核桿菌痰培養陰性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后不同時間點空洞閉合率比較
試驗組患者治療后3、12及24個月空洞閉合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耐多藥空洞性肺結核又稱慢性纖維空洞性肺結核,是一類因發現延誤、治療不規范等誘發的慢性繼發性肺結核類型[2];臨床傳統抗結核化療方案用于耐多藥空洞性肺結核治療效果不佳,這可能與空洞周圍血管數量因廣泛炎癥及纖維增生引起血管減少、血運不暢密切相關,藥物無法有效滲透至病灶部位發揮作用[3];同時空洞部位大量結核桿菌聚集,導致常規用藥有效濃度無法對其產生積極抑殺作用;而空洞周圍因缺血缺氧導致pH降低亦不利于支氣管肺屏障功能恢復[4]。
近年來研究顯示,穿刺經導管給藥治療空洞性肺結核可保證藥物有效滲透進入病灶,提高病灶藥物濃度水平,對于改善結核分枝桿菌抑殺效果作用確切[5];藥物直接注入還有助于促進干酪壞死物質脫落;同時不經血循環化療對于降低藥物毒副作用亦具有重要作用[6]。母牛分枝桿菌菌苗是一種新型免疫調節劑,其用于肺結核患者可有效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發揮免疫細胞雙向調節作用,可顯著加快病變組織修復進程[17]。
本次研究結果中,試驗組患者治療后3、12及24個月結核桿菌痰培養陰性率和空洞閉合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實免疫介入聯合療法治療耐多藥空洞性肺結核可有效清除耐藥結核桿菌,加快已形成空洞愈合進程。
綜上所述,免疫介入聯合療法用于耐多藥空洞性肺結核治療在提高結核桿菌清除效果和促進空洞閉合方面優于全身化療單用,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S].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1,24(2):70- 74
[2]彭瑞芳,馬朝陽.纖維支氣管鏡下給藥治療耐多藥空洞型肺結核療效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15):3582-3583.
[3]伍敬庭,張梅,楊余強.藥物局部灌入治療難治性空洞型肺結核療效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 2012,10(8):119.
[4]鄭正,楊坤云,王永利,等.CT引導正經皮肺穿刺內置中心靜脈導管介入治療耐多藥空洞肺結核[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21):9-10
[5]Matsumoto M, Hashizume H, Tsubouchi H, et al. Screening for novel antituberculosis agents that are effective against 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J]. Curr Top Med Chem, 2007, 7(5): 499-507
[6]鄧國防,林麗珍,曾建平,等.經皮肺穿刺治療耐多藥空洞型肺結核的療效觀察[J].臨床薈萃,2010,25(1):75.
[7]呂康言,劉桑.經皮肺穿刺空洞內置管注藥治療耐多藥空洞肺結核療效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11,16(10):1550-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