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英
摘要:目的:探討東茛菪堿與地塞米松聯合治療在急性中毒性肺水腫搶救中的臨床價值。方法:選擇了我院某年度收治的被確診為患有急性中毒性肺水腫的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一共有60例,隨機分組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組為30例,對對照組病患者采用了常規的治療方法進行治療,主要包括了對重度病因的治療與對肺水腫的治療。其中,肺水腫的治療措施包括了吸氧、嚴重肺水腫與腦水腫的治療。對觀察組病患者采取的治療措施除了上述的常規治療措施之外,還加上東莨菪堿聯合地塞米松進行治療。結果:對兩組病患者在接受治療之后的藥物起效的時間、肺水腫癥狀消失的時間、最后治療的效果等情況進行對比:觀察組:共有30例病患者,其藥物起效的時間是0.5小時到1小時,肺水腫癥狀消失的時間是4小時到31小時,共有29例病患者經過治療后痊愈出院,1例病患者因腦部細胞嚴重缺氧而死亡,總的有效率達到了95%;對照組:共有30例病患者,其藥物起效的時間是1.5小時到3小時,肺水腫癥狀消失的時間是8小時到35小時,共有22例病患者經過治療后痊愈出院,5例病患者意識出現障礙,3例病患者因腦部細胞嚴重缺氧而死亡,總的有效率達到了75%。以上兩組數據之間的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上的意義(P<5%)。結論:采用東莨菪堿聯合地塞米松的治療方法對于急性中毒肺水腫的治療效果極其明顯,值得臨床治療的廣泛應用以及推廣。
關鍵詞: 東莨菪堿、地塞米松、急性中毒性肺水腫、聯合治療、療效觀察
中毒性肺水腫治療除脫離接觸、特效解藥外,應及早吸氧并應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在本文中,探討了東莨菪堿聯合地塞米松搶救急性中毒性肺水腫的療效。
正文
一、一般資料與研究方法
1、一般資料
選擇了我院某年度收治的被確診為患有急性中毒性肺水腫的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一共有60例,按照關于急性化學物中毒性肺水腫的相關診斷標準,所有研究對象都符合該診斷標準。隨機分組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組為30例,其中觀察組有男性患者共12例,有女性患者共18例,平均年齡在20-65歲,患有急性鎮靜催眠藥物中毒的病例有15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例有9例,急性酒精中毒的病例有5例。在對照組中,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有12例,平均年齡在于22-60歲,患有急性鎮靜催眠藥物中毒的有12例,患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例有9例,患有急性酒精中毒的病例有9例。兩組病患者在一般資料記錄的比較差異上部存在統計學上的意義,具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
(1)對照組:對該組病患者采用了常規的治療方法進行治療,主要包括了對重度病因的治療與對肺水腫的治療。其中,肺水腫的治療措施包括了吸氧、嚴重肺水腫與腦水腫的治療。吸氧治療進行的過程中需要加入濃度為百分之五十的酒精;對于患有嚴重肺水腫的病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應當給予氨茶堿的治療,采用的氨茶堿的量是0.25g,把它放進40ml的葡萄糖溶液中進行混合攪拌,隨后進行靜脈滴注,在滴注的同時加入10mg芐胺唑啉和500ml葡萄糖溶液的混合液。對于患有中毒中毒病患者伴隨腦水腫情況的,采用120ml-250ml的甘露醇(濃度為20%)進行靜脈滴注,每隔6個小時左右進行靜脈滴注一次,一直到病患者的中毒癥狀與腦水腫癥狀消退。對于因急性鎮靜催眠藥物中毒病患者,采用美解眠和葡萄糖溶液的混合液進行靜脈滴注,美解眠的量為200mg,葡萄糖的量為500ml,濃度為5%;與此同時還要加入胞二磷膽堿共同進行靜脈滴注,量為0.5g,每30分鐘到1個小時一次,病患者恢復意識后逐漸減少藥量到停止使用。對于因急性一氧化碳而重度中毒的病患者可以進行高壓氧的治療,持續治療兩周,每天一次;其次,采用是以速尿和甘露醇來降低顱內壓,使用地塞米松靜脈滴注,量為5mg-10mg,持續治療三天,每天一次;同時給予腦活素的靜脈滴注來提供腦細胞營養,避免發生神經脫髓鞘。對于急性酒精中毒的病患者采用納洛酮藥物的靜脈推注治療,同時給予能量合劑靜脈滴注。
(2)觀察組:對該組病患者采取的治療措施除了上述的常規治療措施之外,還加上東莨菪堿聯合地塞米松進行治療。采用東莨菪堿進行靜脈滴注,其劑量是1mg-3mg,每15分鐘到半小時一次,在肺水腫癥狀及案情后延長時間到每1小時到4小時1次,一直到肺水腫癥狀逐漸消退方可停止使用。使用地塞米松進行靜脈滴注,其劑量為10mg-20mg,按照病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重復給藥,每1小時-2小時1次,在24小時內藥量不可以超過30mg。
3、觀察指標:對兩組病患者在接受治療之后的療效情況進行記錄與對比,包括藥物起效的時間、肺水腫癥狀消失的時間、最后治療的效果等等。
4、統計學方法:采用了SPSS18.0的統計學軟件進行計算,采用了例數N值和百分比作為表示,采用了T值檢驗,當P<5%時,表示數據的差異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
二、研究結果
對兩組病患者在接受治療之后的藥物起效的時間、肺水腫癥狀消失的時間、最后治療的效果等情況進行對比:
觀察組:共有30例病患者,其藥物起效的時間是0.5小時到1小時,肺水腫癥狀消失的時間是4小時到31小時,共有29例病患者經過治療后痊愈出院,1例病患者因腦部細胞嚴重缺氧而死亡,總的有效率達到了95%;
對照組:共有30例病患者,其藥物起效的時間是1.5小時到3小時,肺水腫癥狀消失的時間是8小時到35小時,共有22例病患者經過治療后痊愈出院,5例病患者意識出現障礙,3例病患者因腦部細胞嚴重缺氧而死亡,總的有效率達到了75%。
以上兩組數據之間的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上的意義(P<5%)。
三、研究結論
中毒性肺水腫是毒物作用于肺泡和肺毛細血管,使其通透性增加,或通過神經作用使肺腺體分泌增加所致疾病。能引起肺水腫的毒物包括刺激性氣體及某些有機磷農藥。刺激性氣體中毒在上呼吸道刺激后,經2-8h,甚至24h的潛伏期出現咳嗽、氣短、呼吸困難、紫紺、咯粉紅痰,兩肺有濕啰音。胸部X射線檢查發現各種陰影,并在短時間內有明顯變化。治療除脫離接觸、特效解藥外,應及早吸氧并應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東莨菪堿具有抑制腺體分泌的作用,可以直接減輕肺間質以及肺泡水腫的情況,對于血管內平滑肌所出現的痙攣癥狀可以起到明顯的緩解作用,對肺血管進行擴張,以降低肺血管內的壓力,促進血管血液的流通與循環,改善血管內環境的通氣性。地塞米松藥物主要是針對身體的炎癥而發揮消炎的功效,可以幫助抑制中性粒細胞增加,從而激活吞噬細胞以及對氧自由基、血小板活化因子起到抑制的作用,有利于身體毒素的拮抗與保護。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可知,與對照組病患者的治療效果相比較,觀察組病患者經過常規治療措施加上東莨菪堿聯合地塞米松的治療方法治療之后,該組病患者藥物起效的時間和肺水腫消退的時間更短,而且其總的有效率更高。
四、結語
由此可見,采用東莨菪堿聯合地塞米松的治療方法對于急性中毒肺水腫的治療效果極其明顯,值得臨床治療的廣泛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世魁,楊蓉佳,張成飛. 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相關蛋白A在慢性心源性肺水腫大鼠肺組織中的表達[J]. 臨床肺科雜志. 2013(07)
[2] 張偉良. 莨菪堿及地塞米松聯用搶救急性中毒性肺水腫的療效觀察[J].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2(11)
[3] 劉榮剛. 44例有機磷農藥急性中毒并發急性肺水腫的診療體會[J]. 中國醫藥指南. 2012(29)
[4] 馬愛聞,徐繼揚,徐敏,曹鵬. 有機氟中毒致中毒性肺水腫的臨床救治[J]. 臨床薈萃. 2012(03)
[5] 張巧耘,鄒芳. 急性鎘中毒并發中毒性肺水腫的臨床護理[J]. 上海護理.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