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經治療后,兩組患者VAS評分均下降,但是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關鍵詞: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體位復位;骨質疏松;胸腰椎骨"/>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劉世 李國軍


摘要:目的:探討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不愈合采取體位復位聯合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PKP)的臨床治療作用。方法:選擇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不愈合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50例,單行PKP治療,觀察組50例采取體位復位與PKP聯合治療,對兩組患者治療后效果進行分析。結果:治療前,兩組患者VAS評分無差異(P>0.05),經治療后,兩組患者VAS評分均下降,但是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傷椎高度、Cobb角無差異,經治療后,兩組患者均改善,但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不愈合采取PKP與體位復位聯合治療,可減輕疼痛感,利于患兒恢復,快速改善Cobb角與傷椎高度,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體位復位;骨質疏松;胸腰椎骨折不愈合
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是一種常見骨折類型,主要發病于老年人群,外傷后未及時就診或未治愈,甚至堅持活動,形成骨折不愈合。老年患者自身條件差,存在許多基礎疾病,無法承受因切開復位等帶來的創傷,因此,選擇安全性高的手術方案,是臨床研究的關鍵[1]。經皮椎體后凸形成術(KPK)為新型微創手術,針對骨折不愈合具有良好的復位作用,可有效緩解疼痛,減輕患者身體負擔。本組研究對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不愈合患者采取KPK聯合體位復位治療,對療效作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不愈合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骨質疏松性骨折診療指南》[2]中對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不愈合的診斷表。男性59例,女性41例,年齡57~78歲,平均年齡(65.8±7.5)歲;經X線顯示,傷椎有壓縮性改變,CT顯示傷椎后壁完整。納入標準:符合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不愈合診斷標準;50~80歲;與本組研究配合者;排除標準:凝血功能障礙者;心、腎、肝功能嚴重不全者。所有患者經隨機分組,觀察組50例及對照組5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情況無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PKP手術:患者取俯臥位,腹部懸空,X線機透視下作病椎確定,并進行標記。手術時,X線機透視需使傷椎保持平行,確定正位兩側椎弓根形狀對稱與棘突距離相等。局麻后,可加用靜脈麻醉,取5mm切口,X線機透視下,經椎弓根影上緣穿刺,正位針尖達椎弓根影內緣后,提示穿刺成功。沿椎體置入工作套管及擴張套管,將骨鉆移動至椎體前緣,取出骨鉆后置入球囊。透視下作球囊擴張,恢復高度后停止加壓,取出球囊,經椎體內緩慢注射骨水泥。
觀察組在以上基礎上加體位復位,患者仰臥于手術臺,調節手術臺,確保脊柱為過伸位,根據損傷情況不同,作半椎板、全推板、開窗減壓等,作體位復位,予以適當手法輔助,糾正脊柱后凸的畸形,完成后移X線機檢查,判斷復位效果。
1.3觀察指標
分別在治療前、治療后1個月及3個月進行視覺模擬評分(VAS),總分為10分,分數越高,顯示疼痛月嚴重;治療前及治療后3個月進行Cabb角、傷椎高度測量,判斷治療前后變化。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經SPSS19.0軟件作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經獨立樣本t檢驗,(X±s)表示,P<0.05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VAS評分無差異(P>0.05),經治療后,兩組患者VAS評分均下降,但是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治療前,傷椎高度、Cobb角無差異,經治療后,兩組患者均改善,但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社會老齡化不斷發展,導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不愈合發生率也隨之增加,成為較為常見的疾病類型。目前,針對于本病診斷尚存在較大爭議,有學者提出[3],將以下標準為診斷標準:自制活動受限,外傷史;非手術治療3個月后依然存在疼痛、腰背部不適及癥狀進行性加重者;經X線顯示椎體變形,側位X線表示過屈、過伸傷椎前緣存在開合現象,椎體具有裂縫,周圍顯示骨硬化。因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基礎疾病較多,年齡較大,大多數難以承受長節段內固定、切開復位等手術帶來的損傷,也極易發生嚴重術后并發癥,影響患者生活質量[4]。椎體成形術時,球囊復位難度大,極易出現骨水泥滲漏,留下凸畸形;椎體內部空虛,極易因球囊過撐,導致終板破裂,治療難度增加。
本組研究選擇體位復位與微創手術的方案,采取體外復位及體內復位結合治療,患者腰部墊枕,確保脊柱為過伸位,前縱韌帶為持續張力,可利于復位。有學者研究發現[5],骨質疏松性椎體胸腰椎壓縮骨折不愈合終板、椎體骨塊均有潛在活動表現。大多數患者病椎內僅有上下終板,且為動態不穩定狀態,易于復位[6]。經球囊擴張時,經較小壓力就可以取得較為滿意椎體高度,必須適當控制球囊壓力,避免出現球囊破裂。手術損傷越小,對患者恢復越好。經本組研究中顯示,觀察組治療后不同時間段的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經PKP手術聯合體位復位后,可控制疼痛感,減輕患者痛苦。有學者報道中[7],成功采取PKP對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不愈合治療,緩慢推注骨水泥,未出現骨水泥滲漏情況,且經治療后可獲得良好的椎體高度及Cabb角。經本組研究顯示,觀察組治療后的Cabb角、傷椎高度均獲得良好恢復,與以上研究結果一致。
綜合上述,對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實施體位復位與PKP聯合治療,可有效促進病情恢復,減輕疼痛感,快速恢復Cabb角與傷椎高度,對改善患者遠期預后具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智.100例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的臨床治療與分析[J].健康必讀(下旬刊),2013,65(4):43-58.
[2] 邢金明,彭文明,施初云等.后路短節段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失敗的原因分析和前路翻修[J].中國骨傷,2013,26(3):186-189.
[3] 張文生,鄭閩前,鄒國友等.強直性脊柱炎胸腰椎骨折手術方法的選擇[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12,14(9):778-781.
[4] 侯德勝,王恒,仲文軍等.體位復位結合椎旁肌間隙入路治療胸腰椎骨折[J].實用骨科雜志,2013,19(2):99-102.
[5] 樊大偉.PKP結合體位復位治療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臨床效果探討[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96(2):188-189.
[6] 付能高,張志明,何江濤等.PKP結合體位復位治療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臨床效果[J].四川醫學,2013,34(7):944-946.
[7] 葉貴生,唐成劍,周長征等.體位復位經皮Sextant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臨床分析[J].中南醫學科學雜志,2014,42(5):465-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