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陳愷
[提 要] 本文對在景觀給排水設計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和總結,提出出相應的設計觀念和相關注意事項。
[關鍵詞] 景觀給排水;綠地灌溉;噴泉
景觀工程設計中給排水設計所占份額很多,內容也相對復雜,涉及面積廣泛,設計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景觀工程的實際效果。一般景觀工程的給排水設計內容通常包括景觀給排水,綠化灌溉,噴泉,大面積地下室頂板排水等。
1景觀給水設計
(1)綠地灌溉
在景觀工程項目中綠化占占有相當大的比重,綠地灌溉是景觀工程給排水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綠地的管理,合理利用水資源緊密相關。綠地灌溉系統應與綠化植物的水需求相結合,根據能耗低,成本低,易于管理等特點進行選取。灌溉系統的水源主要來自于地下水、自來水、天然水體、人工水體、雨水或中水等。灌溉方式有人工手動噴灌還是自動噴灌。手動噴灌比較簡單,這里不再復述,自動噴灌是及自動化控制技術相結合的灌溉方式,是目前綠地灌溉用的比較多的灌溉方式,自動噴灌系統以開始時間,灌溉持續時間和灌溉周期為控制參數,從而實現自動灌溉。基系統設備主要包括:控制器,電磁閥,雨量傳感器裝置等。控制器是整個系統的核心。灌溉管理人員根據設定灌溉開始時間,灌溉持續時間和灌溉周期這些參數到控制器當中,它發送一個信號到電磁閥,打開或關閉的灌溉系統,以實現精準灌溉,自動灌溉系統灌溉提高了灌溉效果,減少盲目性灌溉,節約水資源。灌溉系統的最高日用水量是根據灌溉定額來確定的。區域內的氣候,土壤和植物種類等因素影響著灌溉定額,其中最簡單可行的方法是根據植物蒸騰量計算的,公式如下:
m=T×ET/G
其中,m為設計灌水定額,T為灌溉周期, ET為植物的最大日蒸騰量,G為噴灌水利用系數
(2)噴泉的設計
景觀水池設計一般是不以噴泉設計做為先控條件的,而是根據景觀設計相關要求,先確定水池的大小、形狀,再確定設置噴頭型式的數量、型號及噴高,因此噴頭的噴高限制在設計風速時水滴不致吹到池外。根據水滴在風力作用下漂移距離公式:
根據景觀設計的相關要求,景觀噴泉設計首先要確定景觀水池的大小,形狀,然后確定噴頭的數量,型號規格和噴嘴類型,根據要求噴嘴噴射的高度不可以在設計風速下噴曬出來的水滴被吹落到池外。風力作用下液滴漂移距離公式如下:
H=4LdG/3UCV2
H-噴頭最大設計噴高(m);
L-水滴漂移距離(m),噴頭與最近的岸邊距離應大于水滴的允許漂移距離加1m的安全距離;
U-與水滴的形狀和直徑有關的系數,一般近似將水滴看成球形,如表1
d(㎜) 1 2 3 4 5 6 7 8 9 10
U 1.012 4.176 9.39 16.698 26.09 37.572 51.14 66.798 84.54 104.37
表1水滴的形狀和直徑有關的系數
C-空氣的容重(kg/m3)常溫下為1. 29;
V-設計風速(m /s),一級風速0.3-1.5m /s,二級風速1.6-3.3m /s,三級風速3.4-5.4m /s,四級風速5.5-7.9m /s。一般取低值,大風時噴泉不宜開放。
d-水滴直徑(mm)取決于噴頭形式,
G-重力加速度(m /s2)。
(3)溪流、疊水、瀑布的水量確定
以下三種情況是確定溪流循環水量的:首先是,不要求溪流有落差,不要求流動效果的時候,我們盡量選小,以滿足水質均勻,對于增氧的要求,每天可循環4~6次;其次是,要求溪流有落差,而不要求有流動效果的時候,應要求對幾處落差進行流量計算得到總用水量,依據最大的水量做為設計流量。在進行落差地方流量計算時候,首先根據景觀設計效果的總體要求確定可以獲得的連續水膜高度,憑借連續水膜高度計算堰上水頭高度,然后計算出單寬流量,最后求得流量。最后是,要求溪流有落差,落差地方溪流寬度比較大或者形成瀑布的時候,如果依然按照原來的方式計算流量,會使得溪流較窄的地方流速過大,因此應在最大流量跌水處做局部的大流量循環,并且把第二大流量者做為整體溪流的設計流量。
3. 景觀排水設計
地下室頂板排水是地下室防水和排水的一部分之一。建筑工程地下室頂板的水主要來自于地表水和土壤滲水。地表水考慮的主要問題是迅速排出,考慮到景觀區域大多是不規則,結合景觀實際的消防車道,應該設立排水溝解決排水,根據景觀區域的實際情況來在車道設置滲水溝,這樣就將土壤滲透的水排放到頂板的滲水溝里,通過滲水溝再將這些水排放到頂板旁的雨水口中,同時,在地下室屋板旁邊安裝軟透水,順著透水管的方向鋪設150mm厚卵石,以達到濾水目的,使之成為一個導水的系統,以實現完全、完整的排水濾水效果。
4 景觀給排水設計中其它應注意的問題
(1)多級跌水池的補水口應設在最頂部水池,以便水體一次性注滿。
(2)同一工程或一個工程的同一輪灌組中,應選配同一種型號或性能的噴頭。
(3)地下室頂板鋪設排水板排水時,第一層回填土一次性回填厚度要大于 40cm,夯實后方可在回填土行走車輛,而后采用分層回填,每次回填厚度 30cm,根據需要回填人工配制種植土,自然回填不夯實。
(4)屋面和地下室頂板,對于鋪設卷材的排水板的可以考慮不做耐根穿刺防水層;對于鋪設片材的排水板,應做耐根穿刺防水層。
5結束語
隨著人們對環境的要求不斷提高,新的思想和新環保意識的不斷涌現,使得景觀給排水設計的內容越來越多樣化、復雜化。在水景設計的時候我們應該首先結合工程實際情況考慮安全、有效、合適的給排水設計系統,不要去盲目追求大而全,多為業主自身情況考慮。在綠化灌溉系統設計中,應優先考慮利用天然水源,提高節水節能意識,努力實現精確灌溉,同時營造出綠色的人文環境。
參考文獻:
[1]《建筑給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
[2] DB440300/T 37-2009,屋頂綠化設計規范[S].
[3] GB/T189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觀環境用水水質。
[4] 2002滬J/T-301,建筑夾層塑料板防排水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