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樹英


摘 要:近年來,由于政策支持,天然氣行業發展前景優越,混氣機作為天然氣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和應用將越來越廣泛。本文通過介紹一種橇裝混氣機的設計,探討其實際應用和設計要點。
關鍵詞:橇裝;混氣機;設計
1.橇裝混氣機的介紹
1.1 橇裝結構的介紹
橇裝式是指將功能組件集成于一個整體底座上,可以整體安裝、移動的一種集成方式。橇裝結構有以下特點:便于安裝,便于遷移;設計緊湊,占地面積小。
1.2 橇裝混氣機的介紹
橇裝混氣機簡稱混氣橇,本混氣橇包括天然氣路、空氣路、混氣路及數據采集監控系統。主要設備采用原裝進口及國內知名品牌,所有功能組件集成于一個橇座上,占地面積少,現場安裝工作量少,只有進出口管道及外部電氣的連接,操作、維護方便,使用安全可靠。
2.混氣橇的系統參數設計
2.1 系統參數設計
根據實際工程需要,系統參數設計如下:
2.2 混氣橇系統的原理
熱值為8100-9500Kcal/Nm3,壓力為0.3-0.5MPa的天然氣進入燃氣管道,經過過濾器,然后經調壓器把壓力降至0.27MPa,最后進入混氣機,流量最大約為1700Nm3/h。0.5MPa的壓縮空氣進入空氣管路,先經Y型過濾器,再經調壓器將壓力降至0.29MPa,流量約為300Nm3/h。空氣管路進入混氣機前,設置氣動薄膜調節閥,調節空氣流量,最后進入混氣機,與天然氣混合,準確達到混氣出口7500-8500Kcal/Nm3熱值的要求。為保護整個混氣系統,在空氣進口處設置緊急切斷蝶閥,可根據現場熱值、報警器等敏感數據實時關閉空氣路,確保系統運行安全。混氣橇上設有安全閥,可實時排放過壓氣體,確保系統安全運行。
熱值儀及氧分析儀用于檢測混氣情況,將參數傳輸到控制柜,若發現氧分析儀值偏移要求值時,可通PLC來調節薄膜調節閥的開度,增大或減少空氣量,使混氣達到客戶熱值要求。
3.混氣橇的結構設計
3.1 整體結構布局方案
混氣橇在空間和尺寸方面要求設計緊湊合理,方便安裝和操作,工程現場允許的最大放置面積為3500*2500(mm)。
先考慮長度方向的結構特點:整個工藝流程跨度較長;主要管路的管徑在DN50~DN150之間,相對較大;混合器長度為1200mm,且混合器后需要預留較長直管段,因此氣體混合工藝將會占用較大的空間。結合以上特點,確定從混合器開始,氣流方向180°回轉,氣體進口和混氣出口設計在橇體的同一側。
再考慮寬度方向的結構特點:主要管路的管徑在DN50~DN150之間,總共有4種氣體管路并排安裝;有兩處并聯管路,分別為DN100的LNG管路和DN50的空氣管路。結合以上特點,4種氣體管路宜平行布置于一面,兩處并聯管路宜設計為雙層結構,減少寬度空間。最后,寬度宜設計為不大于2300mm,減少運輸成本。
3.2 管道部分的設計
管道設計一般遵循以下原則:各標準零部件按國標要求設計;管路設計按管道的設計和驗收相關標準執行;各零部件和執行器件等之間互不干涉;預留安裝位置及方便操作;各進出口的位置尺寸設計合理及滿足用戶要求。
本混氣橇按照以上原則,以及依據本混氣系統的工藝流程原理和整體布局方案,合理設計出管路部分的結構,如圖一所示:
下面就本混氣橇分析主要技術要點:
(1)設計需要考慮現場原有設備的影響。如圖一所示,LNG入口和混氣出口處均加一段彎管,用于避開中間和旁邊的干涉物,以最短的路徑接上了原有設備。而這兩段彎管在制作時,僅用點焊的方式把彎管和兩端法蘭固定,現場安裝再作準確的焊接。
(2)混合器前設計一個氣體匯合器,由于LNG管路和空氣管路進入的氣體有流量和壓力的差異,LNG氣體的流量相對較大,為使氣體混合效果良好,匯合器內部設計一個機構使空氣較為優先進入,如圖二所示。
(3)LNG管路經調壓器調壓后,如需變徑,最佳結構為不加直管段直接變徑。由經驗所得:如果LNG氣體經調壓器調壓后,先經直管段再變徑,下游LNG氣體將供氣不足或不穩定,導致混合氣體熱值偏差較大。
3.3 底座部分的設計
橇裝結構的底座最常用的設計為槽鋼結構,而槽鋼結構的底座又細分為邊框C型口向內和向外兩種形式。這兩種形式各有優缺點:
(1)C型口向內:最大的優點是外觀好看,吊耳焊接位置牢靠;而缺點有:鋼材下料和焊接不方便,增加鋼材的下料用量,地腳螺栓孔向內,安裝不方便。
(2)C型口向外:優點是鋼材下料和焊接方便,同時節省材料,生產效率更高,地腳螺栓孔向外,安裝方便;而缺點有:外觀沒那么好看,吊耳焊接位置強度相對較弱,大橇體需要在吊耳位置的C型口處增加加強板。
對比兩種形式,選擇C型口向外作為常用設計形式。根據管道結構尺寸,結合強度要求,底座選用[16槽鋼,材料為Q235-B。底座尺寸為3500*2100(mm)。在設計地腳螺栓孔和吊耳時,需要把兩者錯位設計,避免重合。
4.總結
隨著天然氣行業的發展,混氣橇的結構和應用將會更加多樣化,技術人員應進一步了解混氣橇的設計與應用,適應天然氣行業的發展潮流。通過探討本混氣橇的設計,希望對混氣橇的后續設計有一定的導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