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同春 狄愛平
【摘要】本文主要就房屋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技術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與研究,屋面防水建筑施工不僅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其好壞會直接影響到建筑物的使用壽命,本文在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可供參考。
【關鍵詞】屋面防水; 建筑施工; 施工技術
屋面防水工程較為系統,對防水施工技術要求較高。屋面防水工程質量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要想做好屋面防水工程,就要合理設計,保證施工材料和施工技術的質量,掌握施工技術要點,嚴格把關,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保證工程的整體質量。
一、建筑施工中做好屋面防水的制約因素
第一,設計單位的職責缺失與錯位。建筑屋面防水材料的選擇本該是設計人員的職責所在,但是他們在實際設計中并沒有嚴格把關,加之施工單位對屋面防水材料的強力干預和攬權,使得一些劣質的防水材料混入屋面防水施工建造環節,不只給建筑使用者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對這些使用者的生命健康與財產安全帶來了潛在的威脅。
第二,施工單位質量控制意識薄弱。質量管理是做好建筑屋面防水工程的重要途徑,而選用有資質的施工單位是質量管理的有效保障。然而,個別施工單位故意將防水工程造價壓的很低,使得一些正規的施工公司難以中標,而那些無資質有關系的施工單位卻可以屢屢中標,并將其以轉包和違法分包的形式承包給素質較低的施工隊,從而致使屋面防水工程的偷工減料和粗放作業。
第三,屋面防水工程設計不夠合理。這主要表現在:設計人員設計屋面結點時容易出現偏差,或其并沒有履行對施工人員的告知義務,使得屋面防水在實際施工中出現了疏漏;平屋面落差的欠缺使得屋面排水出現困難,導致大暴雨時局部積水過甚導致漏水的現象;屋面的落水管和透氣管沒有黏貼好,導致落水口過高而出現滲漏現象;保護層與排水坡度設計不合理,常常使用刮水泥漿作為涂膜防水保護層,天溝排水縱向坡度的設計不夠1 % ,使得屋面因排水不暢和長期浸泡變得材料老化和漏水。
二、房屋建筑屋面防水的施工技術
1、防水材料的選擇
傳統的屋面防水材料多以瀝青為主,這種材料的污染程度高,操作困難,不符合環保、節能的相關要求。隨著我國建筑科技的迅速發展,新型防水材料得到廣泛應用。在選擇建筑屋面防水材料時,應根據建筑的實際用途,結合當地的自然條件選取合適的防水建材。如南方地區,溫度較高的可以使用APP改性瀝青卷材作為屋面防水材料,雨量充沛的則要選取耐水性強的合成高分子材料,相對的,當建筑處于備份地區時,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冷瀝青材料或者低溫性能較佳的改性瀝青產品。
2、分格縫及鋼筋網片的設置
首先,分格縫的作用是避免屋面大面積開裂而設置的,其位置位于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轉折處、防水層與突出屋面的交接處。分格縫設置要與屋面板縫平齊,使防水層因溫差的影響,混凝土干縮結構變形等因素造成的防水層裂縫,集中到分格縫處,達到保護板面的目的。在分格縫設置工程中,要注意分格縫的深度和間距,這是防止屋面漏水的重點,如果分格縫間距超過6米時,應在中部設一“v”形分格縫。
其次,鋼筋網片是混凝土防水層中的一層保護層,其布置在防水層的偏上部。由于防水層易受到外界溫度差異變化的影響而產生裂縫,同時為避免其表面碳化影響其作用,所以鋼筋網片的厚度應大于10毫米,以保證其保護作用。
3、屋面找平層與隔離層做法
首先,屋面找平層施工時,先對基層進行清理,涂刷一遍水泥漿,屋面采用建筑找坡與結構找坡相結合的做法進行找平層。首先按3%的結構進行找坡后,再在結構層上用1:6水泥爐渣或水泥膨脹混凝土石找坡,再做25mm厚1:2.5水泥砂漿找平層,當局部找平厚度偏大時,在其部位用細石混凝土找平,避免空鼓的產生。泛水坡度的精準性是建筑找平層的關鍵,流水方向也要找準,最高點和泄水口必須平直,而且打點處的厚度要超過30毫米,澆砌找平層時要壓實。
其次,屋面隔離層要因建筑結構和地點的特點進行施工,把面上的卷材防水層做在找平層與剛性層之間,兼備隔離層防水作用的同時還能起到防止太陽暴曬及雨淋導致的老化現象。在做卷材防水層施工時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基層處理劑要均勻的涂抹,且不能過厚,徹底干燥后才可鋪卷材,而且在鋪的過程中要從低向高平行鋪貼,按流水方向拼搭,卷材在屋面坡度過大時應垂直鋪貼。第二,卷材應保持自然松弛狀態,不要拉得過緊,卷材鋪妥后,應立即用平面振動器全面壓實,垂直部位用橡膠榔頭敲實。
4、細石混凝土剛性防水層的做法
細石混凝土防水層的強度等級應大于C25,在機械攪拌和振搗作用下的水灰比應小于規定數值,水泥標號要高于425#。混凝土的厚度要大于40毫米,當混凝土太薄時,混凝土就會很快失去水分,水泥的水化作用不充分,進而混凝土的抗滲性能有所降低。防水層表面的面板一定要薄厚均勻,保證排水的坡度。當混凝土收水后進行二次壓光時,要對混凝土中的毛細管進行斷開及封死,加強抗滲透性能。面層進行抹壓施工時,不可在表面澆水,應加水泥漿,起到防止龜裂脫皮的目的。
三、房屋建筑屋面防水質量控制的措施
1、混凝土施工技術控制措施
混凝土是屋面防水施工的重要材料,防水層的施工離不開混凝土材料,所以,加強控制混凝土施工技術對提高屋面防水質量非常重要。混凝土施工技術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控制好水泥的收縮性及強度等級,處理好水泥與混凝土的強度關系。選用級配良好的粗和細骨料,其中粗骨料要保證針片狀石子符合標準,細骨料中不能含有細砂,而且含泥量也要有所控制。混凝土配比工作非常重要,如果配比不合格就會直接影響防水層的功能,所以要重視。另一方面是混凝土施工操作的控制。澆筑防水層時要從上到下進行,先使用振搗棒進行振搗,使用時要快插慢拔,振點均勻,保證其密實程度。再使用微型平板振動器從下到上按1/3搭接振搗,直至表面不明顯下沉,不出現氣泡并泛出灰漿為止。混凝土澆筑后要預留施工縫,加強控制混凝土的坡度。混凝土在澆筑后的七天之內要進行護養,保持其表面濕潤,禁止在其上作業。
2、屋面防水施工要點控制
屋面防水施工需要注意的點有很多,第一,防水基層要抹平壓光,排水口的陰角設計成圓角,有利于油漆的涂抹,而且地漏部分不能高于防水層,避免儲留積水現象。第二,涂膜防水施工前,要做好準備工作,基層表面不能存有垃圾雜物,重點清理陰陽角、管道根部等要重點清理,確保牢固且沒有水。管道、地漏等部件的接縫處要牢固且密實,不允許出現松動現象。第三,涂刷防水層時,要按設計2mm厚高分子水泥基涂料,涂刷四遍。涂刷方法要從低到高,先重點后整體,第一層要薄厚適中,完全蓋住基層為準。涂刷時要求平直、均勻、滿涂、無起泡翹邊、氣孔和破損,每遍涂刷方向應與前一次垂直。涂刷最后一遍前,應將無防布增強材料鋪貼在伸縮縫、落水口、女兒墻泛水等細部節點處,通過密封處理進行防水,搭接長度按規范要求,搭接縫相互錯開,收頭處理應多遍涂刷或用油膏密封。
總之,屋面防水工程中的屋面滲漏是建筑工程中常見的問題,但是只要在設計與施工的過程中抓好每個防水的施工細節,屋面的滲漏問題還是可以得到有效預防和解決的。
參考文獻:
[1] 方富麗. 住宅建筑地下室、屋面和衛生間防水的工程實踐[J]. 中國科技信息,2013(11)
[2] 楊榮傳.關于建筑層面卷材防水施工技術探討[J].商品與質量·建筑與發展,2013(12)
[3] 余必華.建筑屋面防水土木工程施工技術淺析[J].企業技術開發,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