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波
【摘要】 混凝土是土建工程最基礎、應用量最大的建筑用材,要想建筑工程的質量得到保障,科學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技術采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結合筆者多年工作實踐經驗,就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展開分析討論,希望對各位讀者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關鍵詞】 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
1.引言
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和新型建筑材料的不斷涌現,土建工程施工技術水平自改革開放發展以來,有著十分顯著的提升表現。近幾年正是建筑行業發展的巔峰時期,這對于土建工程施工技術的提升和進步而言,也是一個很好的機遇。建筑施工采用了新的施工工藝、施工設備和施工技術,工程建設施工效率的提升十分明顯。而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出現,也促進了混凝土材料質量的提升,應用范圍也得以拓展,并在土建工程建設中得到了極大的重視。
2.混凝土材料的質量控制
2.1拌合用水要求
土建工程所應用的混凝土材料,在拌合處理的過程中,使用的水質不應該對混凝土的質量產生影響,除了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工程海水的應用以外,像一些含有有害物質的沼澤水,或是沒有經過處理的污水、工業廢水等等,都不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要求。
2.2水泥材料的質量控制
土建工程中使用頻率較高的水泥有很多,如普通硅酸鹽水泥、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復合硅酸鹽水泥以及粉煤硅酸鹽水泥等。在水泥材料使用前,應該對水泥材料的品種和強度進行區分,在對其使用方法和性能表現有所了解的前提下,依據工程要求來對水泥材料進行合適的選擇和使用,一來能夠節約水泥材料的資源使用;,二來也能夠起到工程質量提高的促進作用。
2.3骨料的質量控制
混凝土組成成分中,砂石骨料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項組成元素。實際操作中,1m?的混凝土大概需要1.5m?的松散砂石骨料,若建筑工程混凝土需求量較大,那么砂石骨料的需求量也會隨之增大。水泥用量的大小、混凝土強度要求的滿足和混凝土要求標準的滿足與骨料質量的好壞有著直接聯系,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決定了建筑工程整體的造價大小和質量的好壞。因此,統籌規劃是土建工程施工工作開展的重要前提,對砂石骨料的儲量、雜質含量的大小、開采、儲存以及各項物理力學指標等要素進行認真分析研究,為工程建設質量提供基礎保障。
3.混凝土的配料和攪拌
依據混凝土的配合比,將沙、石、水泥、礦物摻和料、外加劑和水混合在一起,通過攪拌等方法讓這些混合物形成質地均勻的混凝土。水泥材料進場時應該檢查產品的包裝、品種、級別、出廠日期、散裝倉號等各項標示,并對其安定性、強度和其他性能指標進行反復檢驗,保證其質量能夠滿足國家標準規定。工程施工期間,若懷疑水泥質量或發現其出廠時間已超過三個月(快硬硅酸鹽水泥超過一個月)時,應該對其進行反復檢驗,材料使用要以復檢結果為依據。含氯化物的水泥材料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建設中禁止使用的。
3.1配合比的確定和提出
實驗是工程建設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主要方法,期間,施工人員還要遵照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辦法和相關標準開展試配、試驗,不能憑借實踐經驗來確定配合比,保證設計技術指標和施工要求的滿足,合理、經濟也是水泥配合比確定的原則之一。凡是出現少配、漏配或錯配狀況的混凝土材料,絕對不許進倉。由于混凝土的生產過程中,配合比設計結果可能與石、砂的實際含水率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在拌制混凝土之前,應該依據石、砂實際含水量的測試結果對材料用量進行適當調整后,再提出并確定施工配料的配合比。
3.2攪拌工作的執行
質地均勻的混凝土是建筑工程質量的基礎保障,因此,施工及管理人員應該對混凝土拌制工作執行給予充分重視。除了要對攪拌機進行合理選擇以外,還要確定并遵循攪拌制度,攪拌時間、投料量的多少和投料順序安排等都在攪拌制度中有明確規定。不同類型的攪拌機進料容量也不盡相同,為了保證混凝土攪拌物的均勻性不受影響,攪拌機不宜長期處于超載狀態,一次投料量應該盡量控制在攪拌機的限定容量范圍以內。依據施工現場攪拌機的型號和施工配合比確定現場攪拌原材料的一次投料量是施工配料工作的主要內容。混凝土攪拌要依據計算得到的材料一次投入量來進行操作,嚴格遵循按量投料的基本原則,攪拌最短用時也要滿足攪拌規范制度的規定。
4.混凝土施工工藝
4.1澆筑
模板的位置、標高、強度、剛度和尺寸各項指標的檢查是混凝土澆筑前應該開展的基礎工作;檢查預埋件和鋼筋的數量、位置及保護層的厚度,檢查結果必須記錄在隱蔽工程記錄表中;模板內的再無和鋼筋油污的清除;堵嚴模板的孔洞和縫隙;用清水濕潤工程應用木板但不讓其出現積水現象。雜物和淤泥的清除是地基或基土混凝土澆筑前應該做好的準備工作,并要做好排水和防水的建設措施。對于未風化的巖土,應該用水對其進行清洗,并保證表面無積水殘留;而對于干燥的非粘性土,則應該用水進行濕潤處理。雨雪天氣不宜露天進行混凝土澆筑工作。由低向高的分層澆筑方式是混凝土澆筑所遵循的基本原則,厚度則應該以建筑結構的配筋狀況和搗實方法等諸多因素為依據進行確定。
4.2施工縫的預留
由于受到人力和設備條件的限制,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的澆筑無法持續不間斷地進行,而這段間歇時間又超過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此時必須設置施工縫的預留,而其位置應該結合施工技術方案和澆筑設計方案進行確定。因為新舊混凝土的結合力較差,屬于建筑工程質量的一個薄弱環節,所以,建筑體結構受剪力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是施工縫預留的最佳部位。
4.3搗實
人工振搗和機械振搗是混凝土搗實的主要方法,其中,人工搗實是利用人力或夯、插的沖擊來讓混凝土能夠密實、成形,通常人工振搗比較適用于塑性混凝土的建筑施工,并且在工程量不大且缺少機械設備的前提下才會應用。混凝土機械振實的方式,有著早期強度大的優勢,能夠促進模板周轉效率的提升,生產率的提高的同時,又保證了混凝土建筑用材的產品質量,值得推廣使用。
5.歸納總結
綜上所述,原料豐富、價格低廉和生產工藝簡單是混凝土產品的幾大特點,除此以外,還具備耐久性好、抗壓強度高、強度等級范圍寬等優點,這也讓混凝土成為了土建工程應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土建工程的質量保證與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息息相關,因此相關管理人員應該對這一技術管理問題提高重視,嚴格遵照相關制度規定和執行標準開展混凝土施工,混凝土的配比方面也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和方法,以此保障建筑產品的應用質量。只有在實現建筑工程整體質量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城市建設工作的開展才會更加順利。筆者堅信,通過我們的不懈努力和勤奮鉆研,土建工程建設行業的未來一定更加輝煌。
參考文獻
[1] 李紅萍. 混凝土施工裂縫分析及防控[J]. 山西建筑. 2013(23)
[2] 高爾明.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J].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10(18)
[3] 鐵蘭芬. 試論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術[J]. 中國城市經濟. 2011(18)
[4] 薛寶軍. 論混凝土裂縫的成因及預防[J]. 山西建筑. 20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