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靖儀
【摘要】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需求也不斷向更高層次邁進,對所在生活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室內設計中色彩是設計的靈魂,它給所需的生活環境帶來空間、氛圍起到了促進作用。很多設計人員為了使建筑更具藝術性,往往會采用巧妙的利用一些色彩元素進行裝飾設計,以達到良好的視覺效果。現本文就從室內設計的角度來談談建筑裝飾設計中色彩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色彩語言 裝飾 設計藝術
色彩是裝飾中十分重要而富有魅力的藝術語言。建筑色彩是再現建筑第二生命的重要手段。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正確地觀察和掌握客觀物體的色彩規律能提高建筑色彩的分辨能力和使用建筑色彩造型的能力,是建筑色彩表現的關鍵。因此,要提高設計者的色彩表現水平,不僅要強化色彩意識,還要掌握建筑色彩的整體觀察方法和表現方法。
1建筑裝飾色彩的組成
通常建筑在裝飾設計中都會將色彩分為三大類型,即主體色彩、陪襯色彩以及點綴色彩。只有讓色彩層次分明,才能突出藝術設計人員想要表達的主題,也能使建筑裝飾更富有藝術氣息。以建筑的室內裝飾設計來講,其色彩的組成分別需要注意以下內容:
1.1主體色彩的運用
在對建筑的室內裝飾進行設計時,通常需要確定一個主體色彩,這種色彩是體現建筑裝飾效果的主要主導色彩,占據室內裝飾的大部分色彩面積。主體色彩的選擇需要根據建筑的功能作用或者業主的個性喜好來確定是選擇暖色系或冷色系。目前較為常用的主體色彩大都是以白色為主,或者在白色的基礎上稍微加入其它色彩使其色相有些許變化,如粉色系等。主體色彩的選擇是否恰當對于后面陪襯色彩與主體色彩的搭配效果有著很大影響。在具體的建筑裝飾設計中,主體色彩需要根據實際的環境、功能、喜好需求來確定,通過靈活運用實現理想的裝飾效果。
1.2陪襯色彩的運用
所謂陪襯色彩的運用,其主要作用就是利用不同的色彩運用達到對比、烘托或加強主體色彩。使裝飾效果更佳的一種設計手法。陪襯色彩的選擇是根據主體色彩的性質來確定的。因為在裝飾設計中若只采取一種色彩,整個空間會顯得特別單調空洞。而利用各種不同的陪襯色彩則能夠很好的避免這一問題,幫助室內裝飾呈現出繽紛色彩,千姿百態的藝術效果。使室內形成一個統一而又有層次的和諧空間。
1.3點綴色彩的運用
在建筑裝飾設計的色彩運用中,點綴色彩的運用也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設計手法,其往往能夠達到畫龍點睛的藝術效果,給整個裝飾設計效果再提高一個層次。點綴色彩的占用比例非常小,但卻是裝飾效果中最吸引人們眼球的部位。通常點綴色彩的整體色調要與主體色彩呈強烈對比的方式,這樣能夠突出強烈的色彩對比,給人以感官上的視覺沖擊,賦予建筑室內空間更大的活力。但點綴的色彩不宜過多或過雜,以免產生雜亂無序的感覺。
2家居內部色彩處理的原則及色彩基調的選擇
家居內部色彩處理應依照下列原則進行:
(1)滿足各房間的功能要求,創造出生活舒適、心情愉快的居住環境;
(2)滿足居住者的生活情趣和喜好,顯示出色彩處理特點;
(3)色調力求溫和、明快,不宜強烈,以便創造出安靜、平和的環境氣氛;
(4)保證光的亮度分布平衡,盡量避免出現光澤,以免干擾日常生活。
家居中的色彩主要指居室空間的基本色調以及各部分的色彩變化。由于室內的色彩比室外更為豐富多彩,所以居室內色彩基調的選擇就顯得尤其重要,色彩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著居室整體的情調和設計者的意圖。
居室配色首先要構思一種統一的色調,也就是使居室大多數色彩傾向某一色調,這樣居室才有統一感與和諧感。所謂色調不單指色相,還包括冷暖、明暗。如果一居室以黃、橙、棕色為主,那就屬于黃色調,也可稱為暖色調。如室內色彩都淡,就屬于冷色調。若是較為淡色調的設計,顯出一種快活、年輕而活潑的動力。而采用暗色調,則具有一種沉著、端莊的氣息。一個居室空間的色彩應是室內墻面、地面、頂棚、家具、織物色彩的總和。在確定室內色調時,往往以家具的色彩為中心,以墻面的色彩為基調,兼顧外在環境、光線明暗等因素。無論是單色調的配置、調和色的配置、對比色的配置都應該統一在既定的色彩基調之中。另外,室內一切物件的色彩關系,通常應該是大的色塊取調和,小的色塊取對比,這樣組成的色調既有調和統一,又有對比變化。對于室內空間尺度小、視距近、陳設物多而雜的房間,宜用明度略高、純度略低的中性色調,以起到統一整體的作用。
任何物體的顏色都需要依賴光才能表現出來。物體表面的顏色取決于入射光的光譜組成和物體吸收光譜的程度。另外,入射光的光色也極大地影響著物體的表面色彩和環境氣氛,同時也左右著人們的心理狀態和生理功能的發揮和平衡。由于光的作用,同一顏色由于光照強弱不同而有所差異,在強光照射時,以黃色系的反應最顯著,藍色則最差;在弱光時,藍色和綠色的反應卻較大,紅色則略差。此如,紅色地毯在光照較強時,其明度和色調由深紅變為大紅;光照強度再增加時,由大紅變為朱紅;隨著光照強度不斷增強,地毯的色調由朱紅變為橙紅、橙黃、淡黃直至變為白色;相反當光照強度減弱時則由紅色變為深紅,再變為紫紅、深紫直至變黑。因此,在進行環境色彩設計時,對于光色也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
3色彩的流行趨勢
所謂流行趨勢,它是時代的產物,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色彩愛好。隨著時代的演變,人們的色彩觀念、色彩愛好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這種變化有形無形地反映在各個國家、各個階級人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這便是流行色彩的時代背景。時代論認為:時代在不斷發展,人類某些新發現、新思潮都會影響到色彩的流行。比如當人們回顧東方文明時,一方面歐洲的“洛可可”風格及文藝復興時期的田園風味開始流行;另一方面從東方土耳其、波斯到中國、日本的東方文化,又掀起了古典色彩的流行。
自然環境論認為:色彩的流行與人們所處的自然環境有關。如,近年來自然色彩十分流行的原因便是因為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呼聲日益高漲,人們希望能生活在清潔、優美、自然舒適的環境中。這種“理念”如今深入到環境及裝飾設計藝術中,于是以大自然為背景的自然色彩風行各地。生理、心理論認為:新穎、悅目的色彩能給人良好的感官刺激,調節人的生理、心理平衡,給人帶來愉悅感。如“肯德基”、“麥當勞”專賣店的環境裝飾色彩及員工的穿著色彩都能起到很好的說服作用。
總體而言,色彩流行趨勢是多元化的產物,是在不斷變化著的時代背景下,不同的色彩在人們日常生活當中與人們的生理、心理產生共鳴而形成的一種色彩取向的一種流行趨勢。它包括政治與經濟,文化與科學,以及設計藝術等諸多方面的因素,每一個環節都是缺一不可的,每一個方面都是流行趨勢的具體體現。同時,色彩流行趨勢也反映著不同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變化。
4.結語
色彩在環境中,通過附載在具體的物體上表現出來的。“人著色于物體”,改變了被著色物體的“自身本質”,無聲地傳達了各種思想、感情和情緒,可以說色彩變成了語言、思想和感情,讓人們在一定的色彩環境中,感受到色彩的無限魅力。色彩能滋潤我們的心靈,影響我們的情感,豐富我們的生活,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為提高環境藝術質量,必須重視環境色彩的研究,才能避免環境色彩中色彩混亂、單調、貧乏、大同小異或是“色彩污染”現象在建筑和城市環境中到處泛濫。
參考文獻:
[1]魏永利.美術技法理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丁曙光.色彩靜物[M].昆明: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