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解思茹
【摘要】民用建筑設計要以人為本,要從居民的需求出發,同時還要兼具經濟實用性。本文就民用建筑設計的特點進行了分析,并對民用建筑設計的主要影響因素進行了探討。主要包括自然環境因素,法律法規因素,使用性質影響,物質條件影響等。在設計時,將這些因素綜合考慮,才能設計出符合人們需求的建筑。
【關鍵詞】民用建筑 設計特點 影響因素
1.引言
民用建筑是建筑市場中的主要部分,民用建筑設計具有實踐性和綜合性特點,它將建筑學許多學科進行綜合集成。討論了民用建筑設計的主要影響因素,民用建筑處于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之中,受到的各種自然環境因素與人文環境的作用,為提高民用建筑質量所必須考慮各種的因素影響。
2.民用建筑設計的特點
城市和農村的建筑是民用建筑群體的主要部分,城市民用建筑群體又是市政規劃的一部分,而農村民用建筑群體是國家規劃的重點,因此,在設計時,設計從業人員應使單個民用建筑與民用建筑群體、民用建筑群體與市政規劃相協調,同時,還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做好城鄉結合,保證民用建筑與周邊環境、綠化情況相統一,避免城鎮在未來的發展上走向破壞環境的道路。現在,人們更加強調室內與室外環境相統一協調,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民用建筑不僅能提高老百姓居住水平,對于經濟實用、質量較高、新穎的建筑作品,也是設計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的體現。同時光線、朝向、氣候等自然因素也是影響民用建筑設計的主要因素,要在實際設計工作中,做切合實際的建筑設計,比如處在北方,常年降雨量較少,應采用較平的屋頂形式;在南方,充沛的雨水使得建筑應采用稍傾斜的屋頂形式,傾斜的屋頂形式有助于加速雨水的排流過程等。
在全球都節約資源的前提下,從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減少資源浪費的角度出發,我們有必要在民用建筑設計時候重視其經濟實用性。尤其是在對于戶型的合理安排和建筑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方面,必須在保證民用建筑自身質量安全的前提下,減少資源的浪費、降低成本,只有這樣才能夠建造出符合人民群眾需要的民用建筑。設計是民用建筑項目中重要的一個環節,設計方案的好壞將關系到民用建筑成本的高低與施工能否順利進行,另外還會影響完工后建筑物品的經濟效果。因此民用建筑項目一般會有很多個備用選擇的設計方案,通過對其進行技術的經濟等可行性分析后,找出最佳的設計方案。在建筑設計行業都了解的一點是:提高民用建筑設計的經濟實用性是十分重要的。提高經濟實用性就需要設計者在選擇最佳設計方案時,認真考慮到經濟性和實用性,也就是需要進行計算數值的指標,搜集到所有與其有關的精確數據,然后對計算出來的指標數值進行定量分析,其次選擇設計方案時要將施工的可行性、經濟實用性等納入考慮的范圍之中,還應在質量較優的前提下使建設費用最低,并且要保證設計與施工的速度一致,這樣可以避免施工中途停止,從而提高施工效率,減少建設成本,從而提高其經濟實用性。
3.民用建筑設計的主要影響因素
由于受到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雙重影響,民用建筑設計的影響因素是多種多樣的,需要我們認真進行整理和分析。
(1)自然環境影響因素
在對民用建筑進行設計時,首先必須考慮建筑當地的自然環境因素,包括溫度、日照、風雪等氣候條件及地形、地質條件和抗震烈度的制約。我國地域遼闊,溫度帶跨度大,南北氣候差異變化明顯,因此建筑設計者在設計民用建筑時,要與各地氣候特點相適應。例如設計外墻:南方外墻可考慮空斗墻、空眠墻;北方外墻必須采用抗寒冷性能好的370磚墻,在黑龍江等特寒冷地區設計的外墻一般為490磚墻。寒冷地區民用建筑設計應滿足保溫、防寒、防凍、防風滲等要求,且外窗大小、層數要嚴格按照氣候條件設計。外墻保溫要刷聚苯保溫顆粒或貼制苯板以滿足民用建筑抗寒性能要求,提高維護結構熱阻或合理確定構造形式是確保外圍結構保溫性能的兩種常用方式。炎熱地區民用建筑設計要保證通風、隔熱等性能要求。南方地質構造復雜多樣,地質災害頻繁發生,建筑設計者在設計民用建筑時要充分考慮這些因素,不要在泥石流易發生地區建造房屋;在地質活動頻繁的四川、云南等地設計民用建筑時要考慮地震等自然災害,以保證民用建筑安全性能與使用功能。
(2)相關法律法規及國家方針政策的影響
在我國,進行民用建筑設計時,務必要遵照國家相關法規和規范要求。因為,它是以建筑科學、實踐經驗相結合的綜合成果為設計基礎,必須由國家相關部門直接頒發并且作為我國建筑行業共同遵守的準則。
為追求高質量的建筑設計,我國不斷完善有關建筑設計的法律法規。一方面,建筑行業能在相關律法規的制約下統一的管理;另一方面,監管部門可依法辦事,避免違法或違章行為出現。在我國建筑行業持續、健康、科學發展下,既要建筑施工者專業做事,又要靠紀檢部門的督促。設計師在設計民用建筑時,同樣應該嚴格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準確計算建筑面積,科學選擇建筑結構,最大限度地滿足我國對建筑設計的要求。在建筑物安全性方面,要嚴格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使用耐火耐溫材料,避免火災的發生,提高相應的安全等級,以保證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3)使用性質的影響
在民用建筑設計過程中,為滿足民用建筑在使用性能上的要求,規定建筑設計者在設計民用建筑中綜合有關技術知識,進行合理設計與計算并最終選擇合理性設計方案;民用建筑根據荷載大小、結構要求確定構件的必須尺寸外,在構造上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證構件與構件之間連接可靠,確保民用建筑工業化順利進行。在民用建筑構造設計方面,應大力推廣先進技術,選擇各種新型建筑材料,采用標準化設計和定型構件,為建筑制品生產工業化、施工現場機械化創造有利條件。
(4)物質技術條件的影響
對于不同的建筑設計具有不同使用性能和壽命標準,而充足的物質條件和技術手段正是這些性能的可靠保障。同時,建筑原材料、設備、結構、技術以及施工單位的資質構成了民用建筑設計的整體,這些因素與民用建筑設計的效果息息相關。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建筑業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正不斷融入到民用建筑中設計中。從而使得人們對民用建筑基本建設的投資相當大,這就要求建筑設計者在進行民用建筑設計時,必須能夠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又要充分地考慮到建造過程中材料、能源和勞動力消耗因素,進而有效地降低民用建筑的造價。
4.總結
結合民用建筑的影響因素,認真制定全面計劃,設計人員之間相互配合,對設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給予相應對策,這些可以為我們民用建筑設計多一份參考,多一份質量保證。結合國家相應的規范標準和要求,對癥下藥,找到解決的方法。與此同時,建筑企業應強化個人質量意識,以質量第一為方針,不斷提高工程設計質量和設計水平,做到相輔相成,協調一致,保證工程按時完成,達到業主的要求。只有這樣,企業工程才能推動市場,謀求更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胡海勇,李永妮.淺談海外EPC總承包項目的設計管理[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1(02).
[2]孟瑞.民用建筑設計主要影響因素[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5):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