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萍
【摘要】本文在介紹鐵路招投標的概況和實際意義的基礎上,分析了招投標中存在的問題,并就此提出了相應加強管理的建議和措施,主要包括完善法律法規、引入第三方機構、提高信息透明度、加大公眾監督參與等,并據此展望了鐵路建設發展的前景。
【關鍵字】鐵路工程招投標;問題及建議;第三方機構;信息公開化
1.概述
招投標是由招標人或受招標人委托的招標代理機構通過招標公告或投標邀請信等方式,發布招標信息,在同等條件下,邀請潛在的自然人、法人或其它組織投標競價參與公平競爭,由招標人或受招標人委托的招標代理機構按照規定的程序和辦法,通過對投標競爭者的報價、質量、工期和技術水平等因素進行科學的分析和綜合比較,從中擇優選定中標者,并與其簽訂合同,以達到招標人節約投資、保證質量和資源優化配置目的的一種特殊的市場交易方式。
對于鐵路工程而言,招投標是指在鐵路工程建設中引進競爭機制,擇優選定勘察、設計、監理、施工、設備安裝、裝飾裝修、材料與設備供應等單位,以達到縮短工期、提高工程質量和節約建設投資目的的一種建筑產品生產的交易方式。
2.招投標的實際意義
我國鐵路建設工程招投標工作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隨著鐵路建設的發展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建立起了相對適應我國目前國情的管理方法。招投標概念給鐵路基建領域帶來了重大變化,由依靠行政指令性計劃分配任務,轉變為依靠競爭承攬任務,由生產型轉變為效益型;由只承擔路內工程轉變到立足鐵路面向社會,廣泛涉足各種工程建設領域。鐵路建設領域已逐步適應商品經濟發展的新要求。
2.1有利于鐵路建設市場的法制化、規范化
從法律意義上說,鐵路建設招投標是招標、投標雙方按照法定程序進行交易的法律行為。所以雙方的行為都收法律的約束,這就意味著,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鐵路建設市場上的各種經濟活動,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2促進了技術進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招投標活動最明顯的特點是投標人之間的競爭,而其中最集中、最激烈的競爭則表現為價格的競爭。而投標人要想在競爭中獲勝,就要在報價、實力、技術、業績等方面表現出優勢。這就迫使競爭者要采用新材料,采取新技術,吸收新工藝,加強對企業和項目的管理,因而促進全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進而使我國鐵路建設工程質量普遍得到提高。
2.3有力地遏制鐵路建設領域的腐敗,提高經濟效益
工程建設領域在許多國家被認為是腐敗行為的多發區和重發區。我國招投標中對招投標活動進行監督管理,從專家人才庫中選取專家進行評標的方法,到紀檢監察部門直接監督,保證了各個環節嚴格按照程序進行,使工程建設項目承包活動變得公開、公平、公正,有力地遏制了行賄受賄等腐敗現象的發生。
招投標事業不斷發展壯大,招投標制度在推進體制改革、提高經濟效益、提高國民經濟整體素質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據不完全統計,在整個工程建設領域,通過招標可以達到節約投資1%~3%,縮短工期10%。反而,不嚴格執行招投標,不僅不能提高經濟效益,而且往往是導致工程質量事故的直接原因。只有規范的招投標活動才能使項目質量得到保證,經濟效益才能得以提高,才能保障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合法權益。
3.招投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3.1假公開招標
在《鐵路建設工程招投標實施辦法》中詳細地說明:任何個人和單位不得違法排斥或限制本系統、本地區以外具備相應資質的其他組織或法人參與投標,不得使用任何方式非法干預招投標活動。但是,在實際的招投標過程中,部分施工單位為了中標,不惜實行轉包工程、利益分成等手段拉攏其他施工單位。
3.2“關系標”和“權利標”
《鐵路建設工程招投標實施辦法》中明確指出:在鐵路工程招投標過程中要遵循誠實信用、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常出現這樣的問題:鐵路項目內定;領導干預招投標工作;越權包辦工程;有的招投標代理機構行為不正當,托人情、找關系;有的施工單位將自己所承攬的工程不分情況地分層轉包等。由于參與工程建設的人員在水平上有一定的差距,以致影響了標底的保密性,在標底中出現漏項、錯項、重項的機率也是非常大的,最終不僅影響工程的整體質量,還會拖延工程的時間。
4.加強鐵路工程招投標管理的建議
要想消除鐵路工程招投標管理的一些問題,那么就應將投標公開、透明、公正化。具體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4.1加強制度建設,完善鐵路工程招投標的相關法律法規
我國先后出臺了各種有關于招投標的法律法規文件,但是,其發展遠遠落后于經濟的增長,不能滿足當前發展的需求,所以,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文件,以確保有法可依。
4.2加強各部門的協作,強化責任制度
鐵路工程的所有投資全部是由國家提供的,工程造價多少和工程質量的好壞并沒有直接的聯系。有的負責招標的人員因為收取投標人的好處,在招標的過程中偏重于他,這樣的現象在現在是非常多見的。針對這樣的問題,現在已經推行責任終身制,即在規定的年限內如果工程出現質量問題,那么就要對其予以嚴重的處罰,這在一定程度上杜絕了工程腐敗現象。
4.3增強監理效率,杜絕“轉包”現象
“轉包”現象在建筑市場上較為常見,針對這類問題,監理工程師應全面發揮其監理職能,盡可能杜絕“轉包”問題。同時,要提升招標代理機構的工作能力。要對招標代理機構進行不同形式的培訓,以增強其職業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識,規范其從業行為,避免因為利益而破壞市場招標規則。另外,要完善評標方法,減小串標行為,因為工程的種類繁多,所以其評標的方法也應該因種而定,就商務標和技術標而言,其權重應該根據情況設置,一個科學實用的評標方法能夠有效地降低串標現象的發生。
4.4引入第三方招投標交易平臺
鐵路工程投資浩大,有時成為權力、資本等諸多力量博弈的焦點,一些工程中的招投標腐敗現象時有發生。原來的鐵道部是自己招標、自己監管。將鐵路工程招投標活動交由獨立的評標機構進行評標。更進一步,鐵路工程所有重大工程項目實施嚴格的外部監督審查。可以提高鐵路工程交易的透明度,減小“內部人”的干擾,從源頭上減少腐敗,也從根本上杜絕串標、圍標等腐敗現象的發生。
4.5加強信息的公開性,鼓勵公眾參與和輿論監督
鐵路建設與人們息息相關,不僅關系到國家的基礎建設,還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一定的聯系,在關系到公眾利益的同時還與國家利益緊密結合。招投標對于鐵路建設而言,僅僅是其中較為微小的一個步驟,但是它對整個建設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領導決策的時候一定要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要促進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穩定,從根本上杜絕一些對人們不利的因素。這就要求在投標的過程中將信息公開化,讓人民群眾都參與進來,發揮其監督的職能,讓鐵路建設向著法制化、規范化、市場化的方向發展,這才能夠從本質上提升工程的質量。
5.結語
鐵路工程項目招投標為公開、公正、公平擇優選擇建設隊伍,實現縮短建設周期,控制工程造價,保證工程質量,提高投資效益目標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中國鐵路改革的總體思路是“政企分開,網運分離,引入競爭,加強監管”。鐵路建設市場將向交易網絡化、全面開放、建立保障機制、完善監督機制的方向發展。相信通過一系列的完善措施,最終將建立起一套依法管理、競爭有序、與國際慣例接軌的工程交易體系。
參考文獻:
[1]蘇清義,武曉棟.淺談鐵路工程招投標管理.價值工程,2012(17).
[2]吳德清.鐵路工程招投標管理信息系統研究.鐵路工程造價管理,2014.11(6).
[3]李霄凱.鐵路基建市場招投標的探討. 鐵路工程造價管理,2001(6).
[4]裴春明.淺談鐵路招投標項目的設計組織體系.甘肅科技,2003.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