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蓁 郭釗琿 黃研
【摘要】經濟的發展,城市化的建設,為人們的生活提供越來越舒適的生活環境。但城市化過程中造成的環境的污染、能源的浪費等也逐漸受人重視,人們越來越重視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綠色建筑、低碳生態城應運而生。隨著各地的綠色建筑的興起,低碳生態城劃入國家規劃,本文從綠色建筑到低碳生態城發展的總體思路和具體規劃要求兩方面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綠色建筑;低碳生態城;發展
隨著經濟的發展,綠色建筑涵蓋的內容也在不斷增加。如今的綠色建筑不單單指節約能源,還包括建筑節能的規劃、環保等方面。如今的綠色建筑應結合健康、節能等因素,對資源循環利用,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為實現低碳生態城做好鋪墊。
一、 綠色建筑與低碳生態城
(一) 綠色建筑的含義
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整個生命周期階段,在節約資源和減少環境污染的前提下,具有高效、環保、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新型建筑。綠色建筑在設計過程中,要打造合理的空間布局,節約土地、材料、能源等,做好對環境的預防措施工作,對環境、能源做到最大限度的預防和節約,給人們提供健康綠色的生活空間,促進社會與生態的和諧發展。
(二) 低碳生態城的含義
低碳生態城是在低碳城市和生態城市結合的基礎上得到的新概念。當前世界各國都對此有不同的解釋,因此并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但筆者認為,低碳生態城不僅是要求對城市土地等資源要合理配置,更要求政府對城市管理進行規劃、管理,做好城市建設工作。
(三)低碳生態城的主要類型
低碳生態城主要有三種類型的城市,第一種是技術創新型的低碳生態城市,該類型的城市主要以科技創新為主,為人才提供學習交流的機會,分工專業化,生產力水平高,但建造這樣的城市需要過多大量的資金投入,代價十分昂貴;第二種是適宜居住的低碳生態城市,這類城市以綠色建筑、實用技術、新興產業、綠色交通工具等為主體,是具有可持續性發展的城市類型,如陜西漢中建立的低碳生態城市就是典型的生態宜居城市;第三種是演進式低碳生態城市,這類城市將自然、經濟、文化等相互交織在一起,形成復雜的網絡系統,具有自動演進的功能,因此,只要確立正確的生態目標,就可以逐步演變成一個低碳生態城。
二、 綠色建筑到低碳生態城的總體思路
(一)與國家“兩型社會”相協調
建設低碳生態城要與國家的“兩型社會”發展目標相一致,建設符合我國國情的具有我國特色的低碳生態城。首先,以國家發展戰略為基礎,有重點、分階段、有步驟的開展低碳生態城的建設,做好前期與長期目標,如前期以減少碳的排放量為主,長期以控制氣體排放速度為目標,做好規劃;其次,將生態保護與低碳城市相結合,轉變城市增長模式,建立低耗、低排、高效、高能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化建設模式;最后,調整產業布局,優化和升級產業結構,與先進國家合作,向其學習,引導建立新的低碳的消費模式。
(二)建立低碳生態城的總體思路
1、建立利益合作機制
生態城市已經提出了很多年了,但到目前為止,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建立了真正意義上的低碳生態城,因此,要想建立低碳生態城首先要樹立人們的生態意識,像綠色建筑一樣,讓包括設計師、供應商等在內的各方都達成共識,在實踐中逐步摸索,共同推進低碳生態城的建立。
2、繼承傳統,創建中國特色
中國傳統的地方建筑文化,是經歷了幾千年沉淀與考驗,流傳下來的寶貴財富,因此,我們在建設低碳生態城時應該善加利用,如陜西的窯洞、蘇州園林等,設計的非常巧妙,中國在建設低碳生態城市時,這些可以作為很好的參考。
3、具有可行性
建設低碳生態城應當是建設成本可以負擔起的,不然一切只能成為空話。國家應對此給予政策上的鼓勵,金錢上的支持,實行以點帶面,做好城市試點,帶動其他城市轉變發展模式,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
三、 實現低碳生態城的具體要求
(一)對待住宅問題
建設低碳生態城,要在建筑設計上體現出建筑節能。在施工時要高效,建造房屋時要配置能源監控系統、寬帶及通信設備,在材料上選取節能材料等。例如陜西的西安在2014年3月1日實施的《西安市民用建筑節能條例》,對于建設低碳生態城就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二)對待設施問題
1、基礎設施方面
在基礎設施方面,要求綠化空間的總面積不低于40%,并且應具有多樣化和多功能的特點,如廣場、綠地等。例如2015年陜西的漢中,城鎮綠化率將超60%,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15%,這對于建設低碳生態城就做了很好的鋪墊。
2、服務設施方面
在服務設施方面,要求為居民提供健康、愉快對生活有所幫助的設施,建設具有可持續發展特性的社區。這些設施必須是高標準、高配置的,能夠與城市發展相匹配的,如圖書館、志愿者社區等。
(三)對待環境能源問題
1、碳排放問題
汽車尾氣是碳排放的重要來源之一。以西安為例,截至2009年12月底,西安市的汽車保有量大約為75萬輛,而且每月仍然以萬輛以上的速度增長。按照一輛汽車平均一年行駛1萬公里,1000升汽油使用量,碳排放約為2.7噸,那么西安市75萬輛汽車一年的碳排放總量約為202.5萬噸。這些汽車的碳排放需要花掉8.8億元才能被處理掉。因此,在碳排放問題上,可以鼓勵民眾多乘坐公共交通,或者步行、騎車等環保方式出行,使用可再生的能源,實現低碳排放。在住宅設計時,應將這些因素考慮進去,整體布局,設置合理的規劃模式。
2、水資源問題
建設低碳生態城需要對水資源合理使用,做到水資源的循環利用。例如,我國陜西的漢中,漢江流經漢中、安康和荊襄大地,匯入長江,成為長江最長、最大支流,地理位置非常優越,水資源也很豐富。因此在利用水資源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水的質量及保護等問題,合理利用水資源,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做到可持續發展。
在低碳生態城建設方面,我國陜西省漢中市天漢水城生態宜居項目就是以打造國內知名的特色旅游休閑宜居城市為目標的。因此不管是在城市規劃,空間布局,還是資源利用與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都進行了合理的規劃。如設置等級規模,將總體劃分為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縣城、重點鎮、一般鎮五個等級,將職能劃分綜合型、工礦業型、農副產品加工型、工業商貿型、交通樞紐型、旅游開發服務型等六類,等等。在建設低碳生態城方面非常具有代表性,可以作為典型,為其他將要打造低碳生態城的城市提供經驗,實現以點帶面的戰略目標,實現低碳生態城的建設。
總 結
綜上所述,綠色建筑在建設過程中需要考慮到生態因素,為建設低碳生態城打好基礎,以政府的政策做保障,以民眾的需求做動力,用綠色建筑做導向,從思想上加深人們對低碳生態的認識,打造低碳生態城,努力實現生態建設與城市建設的雙豐收。
參考文獻
[1]姜芒.綠色建筑到低碳生態城初探[J].建筑知識:學術刊,2013(3)
[2]周蕊、楊永勝、張志丹、李云飛.從規劃視角對國內低碳生態城指標體系的思考[J].中華建設,2013(5)
[3]郭強、張紅波.完善我國低碳生態城的政策建議[J].經濟研究參考,2013(30)
[4]姚士謀、陳爽、房國坤 .現在生態城市建設與空間布局的若干思路[J].城市規劃,2011(2)
作者簡介:李彥蓁 男 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 1995年5月10日單位:陜西理工學院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
郭釗琿 男 陜西省咸陽市渭城區 1993年8月23日單位:陜西理工學院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