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士福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建設領域的發展越來越快,城市道路、高速鐵路、地產建筑方興未艾,尤其是地產建筑,棚戶區改造、城中村拆遷,速度驚人。在一棟棟現代化大樓拔地而起的背后,是節能減排降耗的呼聲。因為人們品嘗到了粗放式發展釀成的苦果,氣候變暖、自然災害頻發、秋冬春季持續霧霾。在治理環境的同時,在建設中要堅持可持續發展,這是節能、減排、降耗的題中之意。在地產建筑中,要構建綠色建筑,使用環保建材,降低建筑建造和運行能耗,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一、當前我國建筑能耗的現狀
(一)建筑能耗概述
我國的建筑能耗主要包括采暖、空調、熱水供應、炊事、照明等幾大方面的能耗。據統計,建筑能耗是我國能源的消費大戶,占總能源消費量的三成左右,且這一比例仍處在不斷增長中。其中,城鎮民用建筑運行耗電、北方地區城鎮供暖耗煤數字也是驚人的。而這僅僅是建筑運行的耗能,建筑建造所消耗的鋼鐵、水泥、玻璃等建筑材料制造用能,以及建筑施工過程能耗在建設領域總耗能中的比重也非常大。因此,必須降低能耗、節約資源,構建綠色建筑。
(二)建筑能耗分布
1.北方地區城鎮采暖能耗
我國北方地區城鎮一般采取集中供暖的方式,東北地區基本是每年的10月15日至次年的4月15日,華北地區是每年的11月15日至次年的3月15日,而大部分地區采取的是燃煤供暖,供暖管道也多是串聯,不管用戶用不用熱,用熱多少,供暖企業燃煤的總能耗不會改變。據統計,我國北方地區城鎮采暖能耗占全國建筑總能耗的近四成,是建筑能耗的最大組成部分。就是這樣大的能源消耗量,每年采暖季都會出現室內溫度不達標等問題。這迫切要求改變供暖模式,節約資源,降低能耗。
2.大型公共建筑能耗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大型公共建筑越來越多,高檔寫字樓、商業中心、星級酒店等,采用的多是中央空調,加上照明和辦公電器等用電量非常大,是建筑領域的耗電大戶,據統計其用電量是住宅用電的10~20倍,是建筑能源消耗的高密度領域。而此類建筑其能源浪費現象比較嚴重,節能的空間很大。
3.住宅與一般公共建筑的非采暖能耗
這兩類建筑的能耗除去采暖外,主要是照明、燃氣、用水、用電等。其中,住宅主要是用水能耗多,一般公共建筑,如學校、中小型商店等,主要是用電能耗多。為了在不降低人們生活水平的基礎上,合理節約能源,迫切要求城鎮實行階梯水價、階梯電價,培養居民的節約意識,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二、我國建筑能耗發展的趨勢
近年來,我國建筑規模越來越大,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智能建筑行業市場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我國目前既有建筑面積超過500億平方米,而高耗能建筑占90%以上,既有建筑面積中城鎮節能建筑僅占23.1%。有研究人員指出,我國同氣候條件差不多的發達國家相比,如果室內舒適度相同,我國單位建筑面積能耗是發達國家的2至3倍。因此,面對資源、環境現實的巨大壓力,在滿足居民對居住環境舒適度迫切要求的基礎上,對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已經勢在必行。同時,在建造新的建筑時,要本著節約能源的原則,構建節能建筑、綠色建筑。
(一)供熱分戶計量改造
我國北方地區城鎮冬季統一集中供熱,為了節能減排,要在燃煤供暖的基礎上,逐步實施更加環保的燃氣供熱,減少煤炭的用量,降低空氣污染。同時要對沒有實現供熱分戶計量的居民樓、社區、單位等進行供熱分戶計量改造,安裝計量表,分戶計量、按熱量收費,改變按面積收費的模式,使居民家中無人時不用熱,或家中人少時少用熱,避免出現浪費資源的現象。對于新建建筑,從一開始,就按照分戶計量的模式設計,在居民入住時,能直接享受到供熱分戶計量,避免二次改造造成資源浪費。
(二)建筑圍護結構節能改造
圍護結構是指圍合建筑空間四周的墻體、門、窗等。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居住的環境要求也越來越高,簡單的建筑結構越來越不能滿足人們的要求,綠色建筑受到青睞,一是舒適度高;二是節能環保,生活成本支出會相應減少。而對既有建筑進行圍護結構節能改造也成為了大勢所趨。隔墻、樓板和內門窗等,除了要起到分隔室內空間的作用,還應該具備隔音等性能,保證居民休息、學習時不受其他聲音的干擾。外墻、屋頂、側窗、外門等,除了可以抵御風雨、太陽輻射等,還應該具備保溫、隔熱、隔聲、防水、防潮、耐火、耐久等性能,保證居民有個舒適的生活空間。這要求建筑的圍護結構采用復合構造的模式,分別設置防護層、保溫或隔熱層、內表面層等,冬季外面的冷空氣不易侵入,實現保暖的效果;夏季的高溫被阻隔在室外,實現保持室內清涼的效果,既節能又環保。
(三)中央空調節能改造和維護
我國的大型公共建筑冬夏季都是采用空調取暖、降溫。因此,在既有建筑中安裝中央空調成為普遍做法。我國的資源、環境壓力要求在安裝中央空調時,選擇節能環保的類型,對于沒有采用節能型中央空調的,要進行改造。對于高檔寫字樓這樣的公共建筑,每個房間分別安裝空調開關按鈕,隨時調節室內溫度,保證冬季溫度不過高、夏季溫度不過低,節約電力資源。對于大型商場超市等,要定期維護中央空調,使其散熱、通風條件良好,減少設備自身對能源的消耗。
(四)節水設備的應用和改造
無論是家庭用水還是商戶用水,馬桶沖水都是用水的一大部分,甚至占家庭用水的一大半。因此,在建造新建筑時,要接通中水管道,滿足用戶潔廁的需求。此外,在室內裝修時要選用節水馬桶。這樣雙管齊下,節約水資源就不再是僅僅停留在口頭上。為了合理配置水資源、調節水需求,各地政府也紛紛推行階梯水價,多用水多掏錢,以此增強企業和居民的節水意識,避免水資源的浪費。
總之,對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是大勢所趨,也是難點問題,需要多個部門多方面進行合作,其中無論哪個環節出現問題,都不能很好地推動此項工程的順利進行,因此要求各有關單位有關部門必須通力合作,搞好建筑節能改造。對于新建建筑,在設計初始就要本著節能、綠色的理念,打造低碳、環保、節能的宜居住宅和公共建筑,使建筑領域能耗大幅降低,為我國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護航、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