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萍


摘要:目的:觀察復方黃柏液保留灌腸治療大腸濕熱型潰瘍性結腸炎病患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4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大腸濕熱型潰瘍性結腸炎病患60例為臨床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西藥口服+中藥灌腸組(復方黃柏液保留灌腸聯合5-氨基水楊酸腸溶片治療組)和西藥口服組(5-氨基水楊酸腸溶片治療組)兩組,每組30例。連續治療五周后觀察兩組療效。結果:西藥口服+中藥灌腸組病患總治療效果明顯高于西藥口服組,西藥口服+中藥灌腸組病患的血清炎癥因子指標明顯優于西藥口服組,兩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明顯,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兩組病患均未發生明顯的不良反應。結論:復方黃柏液保留灌腸治療大腸濕熱型潰瘍性結腸炎療效顯著,能夠改善病患臨床癥狀,提高療效,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廣。
關鍵詞:復方黃柏液保留灌腸;大腸濕熱型潰瘍性結腸炎;臨床價值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對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的攝入嚴重不合理,導致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率逐年攀升[1-2]。為了觀察復方黃柏液保留灌腸治療大腸濕熱型潰瘍性結腸炎療效,我院醫生進行了相關的臨床研究。本文就我院醫生在此方面進行研究得到的心得體會做出相關探討,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大腸濕熱型潰瘍性結腸炎病患60例為臨床研究對象,中醫辨證分型均為大腸濕熱型。隨機分為西藥口服+中藥灌腸組(復方黃柏液保留灌腸聯合5-氨基水楊酸腸溶片治療組)和西藥口服組(5-氨基水楊酸腸溶片治療組)兩組,每組30例。西藥口服+中藥灌腸組病患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齡(43.51±1.13)歲,平均體重(55.17±1.32)kg,平均病程(4.65±0.58)年;西藥口服組病患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齡(43.61±1.35)歲,平均體重(56.22±0.95)kg,平均病程(4.88±0.14)年。兩組從性別、年齡、體重、平均病程等各方面經過統計學軟件處理,進行比較后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1.2.1 西藥口服組 給予病患5-氨基水楊酸腸溶片,1-2片/次,一日3次。
1.2.2 西藥口服+中藥灌腸組 在西藥口服組的基礎上加用復方黃柏液保留灌腸,每日一次,病患灌腸過程中可令病患深呼吸保持肛門括約肌的松弛,并在其灌腸時分散其注意力以緩解其灌腸治療的痛苦。
1.2.3療效評價標準 分為顯效、有效、無效[3]。
1.2.3.1顯效:病患的臨床癥狀消失,內鏡下觀察結腸黏膜恢復正常。
1.2.3.2有效:病患的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內鏡下觀察結腸黏膜輕度充血但是無出血。
1.2.3.3無效:病患的臨床癥狀無改善,內鏡下觀察結腸黏膜狀態無改善。
1.2.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病患一般資料和治療結果所涉及的相關數據均需錄入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數據處理時性別和治療效果等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進行χ2方檢驗,年齡、體重和病程、炎癥因子等計量數據用均數加減標準差表示,進行t檢驗,當兩組數據間P<0.05時認為兩組結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西藥口服+中藥灌腸組病患治療顯效率、有效率、總有效率(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明顯高于西藥口服組,兩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明顯,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表1所示:
2.2治療后兩組病患的IL-1、IL-8、TNF-α較本組治療前的數據均有明顯的降低,西藥口服+中藥灌腸組治療后病患的IL-1、IL-8、TNF-α顯著低于西藥口服組病患,差異明顯,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表2所示:
2.3在治療期間,兩組病患均未發生明顯的不良反應。
3 討論
從中醫理論來說,大腸濕熱型潰瘍性結腸炎的調理和治療主要是以去濕、益氣、理氣、祛熱為主,本研究西藥口服組應用常規西醫治療,而西藥口服+中藥灌腸組加用復方黃柏液保留灌腸治療[4]。其有收斂生肌,清熱解毒和消腫消炎作用,保留灌腸治療能夠使治療藥物經直腸直接吸收到達病變部位而不需經體內多個代謝吸收環節,因此治療時藥物的生物利用度較高,讓藥液與病變位置充分接觸,延長藥物滯留時間,降低藥物的物理刺激,以此來加速潰瘍的愈合[5]。經過治療,結果顯示西藥口服+中藥灌腸組療效顯著優于西藥口服組,且炎癥因子改善明顯優于西藥口服組。
綜上所述,復方黃柏液保留灌腸治療大腸濕熱型潰瘍性結腸炎療效顯著,能夠改善病患臨床癥狀,提高療效,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思謙.復方黃柏液保留灌腸治療大腸濕熱型潰瘍性結腸炎臨床研究[D].湖北中醫藥大學,2012.
[2] 吳穎.復方黃柏液結腸水療輔助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護理[J].現代臨床護理,2011,10(4):27-28.
[3] 陳加林.復方黃柏液保留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48例[J].中國中醫急癥,2011,20(8):1343-1344.
[4] 韓瑋瑋.復方黃柏液保留灌腸治療濕熱內蘊型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研究[D].山東中醫藥大學,2011.
[5] 任范文,張云志.復方黃柏液聯合柳氮磺吡啶加氫化可的松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觀察[J].吉林醫學,2013,34(20):4042-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