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利


摘要:目的:探討不同方法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我院2010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38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19例,實施炔雌醇環丙孕酮治療,觀察組19例,選擇復方炔諾酮治療,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病情變化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治療后臨床總有效率為94.74%,對照組為73.68%,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血紅蛋白及子宮內膜厚度均無差異(P>0.05),經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紅蛋白及子宮內膜厚度均有改善,但是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采取復方炔諾酮治療,可快速控制出血,降低子宮內膜厚度,改善血紅蛋白水平,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復方炔諾酮;炔雌醇環丙孕酮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為常見婦科疾病,是子宮異常出血癥狀,主要為調節生殖系統內分泌功能紊亂、障礙所引發的子宮出血癥狀。功血患者雖然出現子宮內膜出血,但是未發生器質性病變,可發生于月經初潮至絕經的任何階段。有相關報道顯示[1],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在青春期發病率為2%,圍絕經期為50%。可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主要發病于圍絕經期。臨床治療主要以止血為主,降低子宮內膜厚度,避免再次出血。本組研究分別對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實施復方炔諾酮與炔雌醇環丙孕酮治療,現進行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0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38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婦科分會對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診斷標準[2]。年齡15~52歲,平均年齡(32.6±8.6)歲;青春期功血8例,圍絕經期功血30例。病程3~21個月,平均病程(11.5±4.9)個月;納入標準:符合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診斷標準;與本組研究配合者;13~55歲;排除標準:合并子宮器質性病變者;凝血功能障礙者;心、腎、肝功能不全者;將38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19例,觀察組1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情況無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觀察組使用復方炔諾酮5mg/次,3次/d口服治療;出血停止后,每次減前量1/3,以2.5mg為維持劑量,連續服用22d為一個療程;第二個療程口服2.5mg/次,1次/d,連續用藥22d為一個療程。對照組使用炔雌醇環丙孕酮2片/次,1次/d口服。出血停止后3d改為1片/次口服,22d為一個療程;第二個療程為月經第三天開始,1片1次,1次/d,連續用藥22d。兩組患者均治療6個療程后進行療效觀察。
1.3觀察指標
根據《婦科學》[3]中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療效判斷標準進行分析,顯效:月經量及月經周期均恢復至正常狀態;有效:經期縮短至10d內,經量減少1/2;無效:月經周期、月經量均無改變,甚至有加重情況。對治療前后的血紅蛋白、子宮內膜厚度的變化進行分析。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經錄入SPSS19.0軟件實施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獨立樣本t檢驗,(X±s)表示,計數資料經X2檢驗,P<0.05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治療后臨床總有效率為94.74%,對照組為73.68%,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治療前血紅蛋白及子宮內膜厚度均無差異(P>0.05),經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紅蛋白及子宮內膜厚度均有改善,但是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是因下丘腦-垂體-卵巢軸調節功能紊亂而引發疾病類型,患者因精神過度緊張、營養不良、勞累及代謝紊亂、氣候改變等,都可能會形成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已經證實[4],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與機體黃體卵巢發育不完全呈相關性。因黃體卵巢發育不完全,則可能致使患者月經紊亂、無規律性,或者經量不穩定、經期延長等。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臨床治療主要以止血、調整月經為主,改變子宮內膜厚度為控制復發的關鍵指標,藥物治療為首選方案[5]。
本組研究中顯示,觀察組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復方炔諾酮對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治療的療效更好,可起到快速止血作用。復方炔諾酮是由炔雌醇、炔諾酮組成,炔諾酮孕激素效應極高,可促使未充分增生子宮內膜經轉化,成為分泌狀態,對子宮內膜創面具有顯著的修復作用,從而直接控制出血量,快速止血;炔雌醇為雌性激素,可直接作用于垂體及丘腦,起到負反饋及正反饋調節效果。已經證實[6],使用小劑量炔雌醇,可對機體性腺激素分泌起到顯著的刺激作用,利于子宮內膜成熟,起到控制出血效果。有學者研究中[7],分別使用復方炔諾酮與常規雌激素對功血治療,顯示復方炔諾酮的止血作用明顯較好,可縮短止血時間。可見,復方炔諾酮在功血治療中可獲得極為顯著療效。本組研究顯示,觀察組治療后子宮內膜厚度及血紅蛋白水平均優于對照組(P<0.05),提示,復方炔諾酮使用后,可徹底控制出血,通過改善子宮內膜厚度,對患者預后具有重要價值。
綜合上述,對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采取復方炔諾酮治療為安全方案,可有效控制病情發展,減輕身體負擔,改善血紅蛋白水平及子宮內膜厚度,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 顧靜,楊克虎,張莉等.米非司酮治療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療效與安全性的系統評價[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2,12(4):451-459.
[2] 郭琴.小劑量米非司酮聯合媽富隆與米非司酮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療效比較[J].四川醫學,2012,33(4):666-668.
[3] 張濤,楊海瀾.口服媽富隆與雌孕激素序貫療法治療青春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療效分析[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12,43(7):523-525.
[4] 徐肖文,顏林志,孫靜等.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用于治療頑固性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臨床療效觀察[J].醫學研究雜志,2012,41(4):92-95.
[5] 楊靜,徐雯,朱垚等.媽富隆治療青春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meta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4,22(5):292-295,299.
[6] 孟燕,彭宇洪.復方18甲基炔諾酮聯合雌激素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臨床分析[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4,86(3):140-142.
[7] 薛艷華.小劑量米非司酮與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療圍絕經期婦女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對照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11):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