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利萍
摘要:目的:探索分析細節護理在神經外科護理中的臨床效果,并對其臨床價值作出評價。方法:此次研究采取回顧性分析的方式,選取我院神經外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患者140例,按照護理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70例,觀察組患者采取細節護理方式,而對照組患者則采用的一般常規護理方式,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后感染、壓瘡的發生情況,并對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判斷最佳的護理方案。結果:觀察組感染、壓瘡的發生例數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滿意度調查顯示,觀察組總滿意率為97.1%,明顯優于對照組的74.3%,兩組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神經外科患者運用細節護理方試比常規護理臨床療效更好,且患者滿意度高 ,值得大力推廣和使用。
關鍵詞:細節護理;神經外科患者;應用體會
眾所周知,臨床醫療離不開護理,護理學貫穿著整個醫療系統,無論大病小病,好的護理方式都至關重要。而大多數神經外科疾病是突發性、危險性高且變化迅速的一類疾病,主要損傷部位在中樞神經系統[1],因此對這一類病人的護理更加需要小心謹慎,這也給我們的護理帶來了新的挑戰。細節護理的目的是減少對患者的傷害,幫助患者早日恢復身心健康,它是一套整體且系統的護理觀念[2],可以有效的幫助患者減少感染、壓瘡的發生率,同時也可平緩患者情緒,愉悅身心,增進醫患關系的友好相處。此次研究主要以我院神經外科患者140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并比較兩組的臨床護理療效,探討最佳護理方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取回顧性分析的方式,選取我院神經外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患者140例,按照護理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70例。觀察組患者接受細節護理方式,其中男性占37例,女性33例,年齡分布范圍為15歲至65歲,平均年齡為41.1歲;對照組患者接受一般常規護理方式,其中男性36例,女性34例,年齡分布范圍也為15歲至65歲,平均年齡為40.8歲;對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情等進行統計學分析,發現P>0.05,統計學差異小,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采取一般常規性護理方法,而對觀察組則采取細節護理方法,具體操作方式如下:
1.2.1 護理人員細節培養:護理是一類需要細心、耐心的工作,我們應該定期對細節護理的人員進行培訓、知識講座等,提高他們在照顧病人時的細心程度,同時在照顧病人時以禮相待,并將患者情況及時反饋給醫生,患者出院后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跟進調查。
1.2.2 手術患者的護理:對于需要接受手術的患者,護理時我們應從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后三個方面入手護理。包括:?手術前與患者充分溝通,了解患者的一般情況及身體、心理狀態,并從專業角度出發為他們講解手術大概情況,緩解患者術前的不安與焦慮,確保患者以轉好的身心狀態參與手術;?手術中對護理人員考驗更大,它需要護理人員時刻注意患者的病情與情緒,詳細解答患者的所有問題,盡可能的以輕松詼諧的方法來緩解患者的恐懼感,鼓勵患者,增強治療的信心;?手術后定期觀察患者的各項指標,及時記錄,并定期隨訪,全面了解患者在術后身體的恢復情況。
1.3 評價指標
1.3.1 根據兩組所有患者在護理后是否出現感染、壓瘡等情況判定兩種護理的臨床效果。分別統計兩組患者發生感染及壓瘡情況的人數,并計算總發生率,總發生率=(感染人數+壓瘡人數)/總人數*100%。
1.3.2 患者滿意度調查 對所有患者出院時進行滿意度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對護理是否專業、服務是否到位、結果是否滿意等方面內容。問卷共設四個評定標準: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使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兩組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經分析對比發現P<0.05,說明兩組數據差異性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感染及壓瘡發生率:從實驗數據可見細節護理明顯均優于常規護理,如下表所示,采用細節護理的觀察組感染人數為2例,壓瘡人數為3例,感染及壓瘡總發生率為7.1%;采用常規護理的觀察組感染人數為5例,壓瘡人數為4例,感染及壓瘡總發生率為12.9%,明顯高于觀察組。兩組對比差異顯著性較大,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運用細節護理對減少患者感染、壓瘡的發生更有幫助,效果更明顯,臨床意義大。
2.2 患者滿意度調查的結果:對兩組患者均在出院前夕進行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對照組總滿意率僅為74.3%;而觀察組總滿意率則達97.1%,且經過統計學方法分析,兩組間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細節護理更受患者青睞,容易接收且口碑好,有利于醫護人員和患者建立良好的醫療關系,具有重要意義。詳見表2.
3 體會
護理學在現代醫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對于護理來說,細節決定成敗,往往1%的失誤就足以造成100%的失敗。就我國目前醫療機構護理行業的發展來說,提升護理質量,保證護理效果將是未來醫院護理的主旋律[3]。
神經外科疾病一般都是突發性的、病情危急的,護理工作更需要細致認真,它涉及到各個方面,工作量大,護理風險較高,任何一個小細節都可能成為致命的錯誤,因此護理的壓力也非常大。比起其他科室,神經外科的護理人員更需要轉變護理觀念,加強對細節的處理與把握,不僅是對患者負責,也是對自我的一種保護。同時,護理人員還應加強護理技能的學習,現代醫學發展日新月異,護理學如今不僅僅融合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同時還漸漸融入了人文理念[4]。因此護理人員還應專注自身修養的塑造,從小事方面做起,為社會創造價值,從而體現自身價值。
細節護理是一種順應醫學技術發展的產物,它對護理人員有較高的要求,醫護人員不僅要時刻關心照顧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疾病恢復情況,同時還得時刻注意患者的情緒及心理狀況,發現有異常的患者要及時與其溝通,運用專業醫學知識開導并平緩患者的情緒。本文采取回顧性方式分析了細節護理與常規護理在神經外科的臨床療效差異,以患者護理后感染、壓瘡發生率及患者滿意度調查作為臨床評價指標,結果顯示細節護理無論是在改善身體不適上面,還是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方面均明顯優于常規護理,表明細節護理臨床療效突出,值得臨床大力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梁燕霞,龍小艷.細節護理在神經外科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護理園地,2011,9(35) :108-109.
[2]劉春艷.細節護理在神經外科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現代護理 ,2012,10(33):108-109.
[3]胡寶林.細節決定成敗[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07:20-22.
[4]丁濱.芻議人文文化與護士素養[J].護理管理雜志 ,2003,3(3):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