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倩雯



摘要:目的: 探討舒適護理對股骨頸骨折患者術后疼痛及護理服務滿意度的影響。 方法: 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選擇在我科接受治療的股骨頸骨折患者72例,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6例,2組在術后均先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予以舒適護理。對2組的疼痛情況和護理服務滿意度進行比較。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術后疼痛程度明顯輕于對照組,而對護理服務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結論: 舒適護理使得患者在住院期間身心處于最佳狀態,對減輕股骨頸患者術后疼痛和提高護理服務滿意度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舒適護理;股骨頸骨折;疼痛;護理服務滿意度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pain and the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ith comfortable nursing for femoral neck fracture. Methods From 2012 February to 2013 January, choose those patients who are treated in our department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 in 72 cases.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6 cases in each,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first received the routine nursing care, then, on the basi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mfort care. Compare the pai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service. Results The degree of pa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but the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s Comfortable nursing make patients` body and psychology in the best condition in the hospital, and it also has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to alleviate the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pain after operation and to enhance the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疼痛是絕大多數骨科疾病的共有特征,又是許多骨科疾病的首發癥狀。骨科患者手術后麻醉作用消失,疼痛常常難以自控,隨著醫學的發展和人們對生存質量要求的提高,如何運用護理服務減輕患者疼痛帶來的痛苦,改善住院期間的生活質量,提升優質護理服務滿意度,是臨床護理工作中常要面對的問題。舒適護理是優質護理服務中的一種整體化、個性化、具有創造性的臨床護理模式,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上降低不愉快的程度。我院骨二科于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對收治的股骨頸骨折患者進行舒適護理,并與給予常規護理的對照組在術后疼痛程度及護理服務滿意度上進行對照研究,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資料與方法
1、 一般資料: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在我科接受治療的股骨頸骨折患者72例,男27例,女45例,年齡24-92歲,平均年齡66.7歲。入選的患者均確認為骨折,并在連硬麻醉或全麻下行置換術或內固定術,其中行全髖置換21例,半髖置換19例,內固定術32例,手術順利,術后住院時間髖關節置換均在12天以上,內固定術均在7~13天內。排除患者有嚴重的心、肺、肝、腎疾病及精神疾病,且均為意識清醒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72例股骨頸骨折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6例,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骨折類型及手術方式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2組在術后均首先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予以舒適護理。在患者出院時向其發放住院患者調查表,了解患者住院期間的舒適度和滿意度情況。具體的舒適護理措施如下。⑴生理及心理舒適護理。首先,創造良好的病房氛圍。將室溫控制在22-25℃,濕度在50%左右,保持空氣流通,室內整潔,做好患者的日常生活護理,使患者感到身體舒適,晚夜間提供良好的入睡環境,減少聲光刺激,保證患者足夠的睡眠時間,幫助患者的體力得到恢復,從而增強對疼痛的耐受力。其次,介紹病房里同種疾病的患者,彼此交流分享手術感受和應對疼痛的經驗,相互鼓勵,相互照顧。最后,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聊天,主動關心、體貼病人,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鼓勵患者訴說對疼痛的反應并表示理解。減輕患者的緊張與焦慮情緒,使其生理和心理處于最佳舒適狀況。 ⑵體位護理:術后取平臥位,抬高患肢15-30°,并保持外展中立位,翻身時要在兩腿間夾一軟枕,防止患肢內收、內旋;指導患者進行小腿活動,踝關節背伸,跖屈和足踝環轉運動,促進患肢血液循環,避免腫脹,緩解疼痛。 ⑶疼痛護理:①分散注意力法。包括視覺分散法、觸覺分散法、聽力分散法。②幽默法。給患者講笑話或看幽默喜劇、小品等。③放松法。指導患者在音樂輔助下進行深呼吸、慢節律呼吸。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⑴疼痛評價標準:采用0-10分數字評分法來測量疼痛,將疼痛分為無、輕、中、重、極度疼痛5個等級并以0-10分評分,分別在患者術后回病房1h,及以后每4h評分1次,至術后24h。以最后1次測量的分值為準。 ⑵滿意度評價標準。采用本科自行設計的住院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對2組骨折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調查表主要包括20個條目,每個條目從非常滿意至不滿意分別賦1-4分,總分20-80分。總分≥68為非常滿意,56~67分為滿意,48~55分為一般,<48分為不滿意。
4、 數據處理: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對各項資料進行錄入、統計及分析,使用X2 檢驗進行數據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1、 不同護理干預方法對術后疼痛的影響見表1。
2、 2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情況比較見表2。表2顯示,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討論
骨折處疼痛是影響患者舒適、阻礙其進行功能鍛煉的主要原因。為減輕患者術后疼痛,幫助其主動進行患肢功能鍛煉,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我院骨二科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對收治的股骨頸骨折患者進行舒適護理,并與接受常規護理的對照組進行對照研究。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術后疼痛與對照組相比程度顯著減輕,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舒適護理措施是一種簡便有效無創傷的護理方法。這主要是由于舒適護理指導患者實施放松訓練,加深呼吸或慢節律呼吸,幫助患者集中注意力,放松全身各部位肌肉,增加對疼痛的耐受力,減輕疼痛強度。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與對照組相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主要是由于常規護理工作往往因護士工作繁忙,機械地執行醫囑為患者做治療而忽視了患者的各種不適及需求。而觀察組采用舒適護理,不但進一步加強患者住院環境的舒適度,還在心理上給予更多的支持與關心,使患者感受到關愛與尊重,增加了生理和心理的舒適感。同時,護士主動、及時、定時評估疼痛程度,給予體位和疼痛護理,及時解除患者的痛苦,增加身體舒適感和自我控制力,消除了其緊張煩躁情緒,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亦顯著提高。舒適護理使得患者在住院期間身心處于最佳狀態,對減輕股骨頸患者術后疼痛和提高護理服務滿意度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將上述數據疼痛分值6分以上者設為劇烈疼痛,比較2組不同護理干預方法對術后疼痛的影響
檢驗舒適護理實施后2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情況具有可比性,以非常滿意為例,重新制表如下
參考文獻:
【1】易小青、金艷霞等. 舒適護理對上股骨折術后患者疼痛及滿意的影響.護理雜志,2008,23(6):18-19.
【2】胡莉、胡小蓮.舒適護理在手外科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全科護理,2009,7(12):1067-1068.
【3】朱桂娟.舒適護理對上肢骨折術后患者疼痛及滿意度的影響.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9):22-23.
【4】魏虹、肖艷玲等. 舒適護理在骨科患者術后護理中的應用.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1):26-27.
【5】莫永蘭. 舒適護理在頸椎病患者康復期的應用.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3):18-19.
【6】陳蓓蓓. 老年髖部骨折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3):25-26.
【7】羅翱翔、張廣清等. 香港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護理工作的啟示.中華護理雜志,2011,46(1):35-36.
【8】成東瑩. 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圍手術期整體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4):46-47.
【9】陳建意、杜可愛. 護理干預對減輕創傷骨科患者術后疼痛的效果評價.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9):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