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見等



摘要:目的: 探析醫護一體式整體責任包干方式在以系統疾病為中心的多學科融合病區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我院以系統疾病為中心的多學科融合病區的住院的患者和護理人員為實驗對象,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采用一名主管醫生配備一名固定的責任護士的“一體式”整體責任包干的護理模式;對照組采用傳統的責任護士分管數個病房但不與具體醫生搭配的“分體式”整體責任包干的護理模式,觀察患者對護理工作的的滿意度、醫生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患者平均住院日等指標。結果: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率為9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1%,對比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醫生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為9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6%,對比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為2.6%,同對照組9.0%比較,明顯較低,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同對照組比較,明顯較短,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醫護一體式整體責任包干模式在以系統疾病為中心的多學科融合病區的應用可以有效改善責任護士對患者病情的掌握情況,提高責任護士與主管醫生的溝通效率、默切程度,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提高患者及醫生對護士工作的滿意度,縮短平均住院日。
關鍵詞:醫護一體式整體責任包干模式;效率;護理;
重慶市醫學科研計劃項目資助(項目號2012-2-148)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is to the application of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l in the center of the medical care management effect. Methods select our hospital 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 of 34 nursing research management staff as the research object,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method to a medical center in nursing management work, observation group adopts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 to carry out the nursing management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 observe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personnel of nursing management, job satisfaction, two groups of research object for the management of nursing error rate and average number of checkup every day.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no nursing staff in the medical work error, error rate is 0, the control group a total of three (5.88%) of nursing management staff went wrong; A month time, 17 workers on an average da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ed medical personnel is controlled in 72 cases, control group is controlled in 56 cases, work efficiency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Medical personnel to observe group medical work satisfaction rate of 99%,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91%, more than two sets of comparison difference to be markedly,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l in the center of the medical care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levant personnel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make them more clear responsibility, at the same time for different work experience of the nursing managers are promoted, and thus a medical error rat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heck-up crowd's satisfaction with the work.
Keywords: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 Efficiency; Physical examination; nursing
臨床多學科工作團隊(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1-6]是兩個以上的相關學科組成固定的工作組,針對某種疾病進行定期定時的臨床討論會,提出臨床治療方案。MDT在建立多科聯合診療醫護團隊的基礎上,打破內外科分離的舊格局,按系統疾病分配醫療空間,把同一系統疾病的相關內科和外科從空間上布局到一個病區,縮減同一系統疾病內外科的空間距離。MDT醫療服務模式要求護士對疾病有更廣泛和多學科認識,要求護士對病人更深入、細致和全面的護理。
目前國內主流醫院采用的護理工作模式是整體責任包干、小組負責制工作模式。整體責任包干的方式是:根據護理工作量的不同,每名責任護士平均負責5~8名患者;或者根據患者病情和護理難度進行分組[7-9]。在多學科工作團隊醫療服務模式下,這種整體責任包干的方式存在一個缺陷:責任護士通常要面對不同的??萍膊『筒煌闹鞴茚t生,責任護士知識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責任護士與主管醫生的溝通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難。在MDT這種新型的醫療服務模式下,采取何種護理工作模式才能與之適應,促進其發展,是臨床護理學亟待解決的一個新課題。我院在以系統疾病為中心的多學科融合病區護理管理中應用醫護一體式整體責任包干模式,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將詳細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擇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我院消化中心的住院的2032名住院患者和24名護理人員為實驗對象,使用隨機數字列表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016名。對照組中,男性患者598例,女性患者418例,年齡11~86歲,平均年齡48.35±12.56例;文化程度:中學及以下578例,中學及以上438例。研究組中,男性患者604例,女性患者412例,年齡9~83歲,平均年齡43.57±13.42例;文化程度:中學及以下592例,中學及以上424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疾病種類及危重程度等一般資料上具有可比性(P>0.05)。使用隨機數字列表將24名護理人員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12名護理人員。其中觀察組年齡在22-36歲,平均(28.9±3.2)歲。工作時間在1-8年之間,平均工作年限為(4.1±0.7)年。對照組年齡在23-37歲,平均(29.6±3.4)歲。工作時間在1-9年之間,平均工作年限為(4.2±0.6)年。兩組護理人員在年齡、性別、學歷及職稱等一般資料上沒有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觀察組采用一名主管醫生配備一名固定的責任護士的“一體式”整體責任包干的護理模式:首先按照護理人員資歷的不同進行分層,共分為責任組長、責任護士以及助理護士這三個不同的層次,責任組長主要負責本組總體協調工作。責任護士主要負責患者的護理。助理護士則予以協助,承擔非侵入性護理工作內容[10]。多學科融合病區的消化中心,將收治患者由消化內科和消化外科醫生組成的醫生團隊共同管理,并指定一名主管醫師。對照組采用傳統的責任護士分管數個病房但不與具體醫生搭配的“分體式”整體責任包干的護理模式,觀察患者對護理工作的的滿意度、醫生對護理工作的的滿意度、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患者平均住院日。
1.3 觀察指標 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不同模式下患者及醫生對護理工作滿意情況,觀察組患者共收回965份問卷,對照組患者共收回961份問卷。另外對兩組患者發生的不良事件進行統計,統計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日,以此評價醫護一體式整體責任包干模式在我院以系統疾病為中心的多學科融合病區護理工作中的效果,。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分析和處理研究所得研究數據,計量資料采?。╔+S)形式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采取率(%)表示,檢驗,以P<0.05表示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率為9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1%,對比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醫生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為91.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0%,對比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2.6%,同對照組9.0%比較,明顯較低,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同對照組比較,明顯較短,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見下表1:
向兩組醫生發放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問卷,結果顯示,觀察組滿意率為9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6%,對比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見下表2:
從表3可以看出,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0.00%,同對照組19.00%比較,明顯較低,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見下表3:
觀察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5.6±1.2)d,同對照組(7.3±1.6)d對比,明顯較低,有統計學意義(t=5.145,P<0.05)。
3 討論
責任制整體護理讓所有護理人員都明確自己的分內職責,提供更加全面以及高質量的服務[11]。而醫護一體式整體責任包干模式在此基礎上,將護理工作與醫生的工作模式進行融合,其優勢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地方:責任護士與主管醫生共同管理一定數量的患者,縮短了的溝通距離、增加了個溝通效率、減少了溝通頻次、提高了默切程度,改善責任護士對患者病情的掌握情況,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提高患者及醫生對護士工作的滿意度,縮短平均住院日。
本次研究中的觀察組采用醫護一體式整體責任包干模式來開展我院以系統疾病為中心的多學科融合病區的護理管理工作,結果顯示,護理人員護理工作過程中的不良事件發生率與對照組相比明顯降低,同時在醫護一體式整體責任包干模式的影響下,護理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得到明顯提高,患者住院時間明顯降低。此外,醫護一體式整體責任包干模式通過更加全面的計劃讓患者感受獲得更加細致的照顧,他們對醫院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自然就會隨之提高,達到9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1%。而醫生對護理配合質量也同樣能給予認可。
綜上,醫護一體式整體責任包干模式在以系統疾病為中心的多學科融合病區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護理人員對患者疾病的掌握程度,讓他們更加準確的評估患者,明確自己的責任,同時讓不同工作經驗的護理人員都獲得提升,進而降低護理出錯率,提高護理工作的滿意率與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 Sharma A, Sharp DM, Walker LG, et al. Colorectal MDTs: the team's perspective. Colorectal Dis, 2008; 10(1): 63-68.
[2] Jessop J, Beagley C, Heald RJ. The Pelican Cancer Foundation and The English National MDT- TME Development Programme. Colorectal Dis, 2006; 8 (Suppl 3): 1-2.
[3] 顧晉. 直腸癌多學科綜合治療模式. 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電子版), 2009; 2 (1): 1-2.
[4] KemenyN. Management of liver metastases fromcolorectal cancer. Oncology (Williston Park), 2006; 20(10): 1161-1176, 1179.
[5] Walter W. Rosser, MD, Jack M. Colwill, MD, Jan Kasperski, RN, et al. Progress of Ontarios Family Health Team Model: A Patient-Centered Medical Home. Ann Fam Med. 2011 Mar-Apr;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