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奉婧 葛金菱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原發性高血壓療效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70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分為干預組與對照組,每組35人,兩組患者均使用常規治療,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干預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主要觀察治療前后收縮壓、舒張壓、心率、臨床療效等。結果:干預組的臨床治療顯效人數為12人,總有效人數為32人,對照組的臨床治療顯效人數為8人,總有效人數為24人,量組患者治療結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干預對于原發病高血壓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在藥物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基礎上施以護理干預可以提高臨床療效。
關鍵詞:原發性高血壓;護理干預
原發性高血壓,是臨床較為常見的心血管病變之一,容易引起心、腦、腎等方面的器官病變,且發病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嚴重的影響我國居民的生命健康[1]。本文選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在治療的基礎上分別對其進行護理干預和常規護理,對比分析其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70例,所有患者的入選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將70例患者分為干預組與對照組,每組35人。干預組中,男19人,女16人,年齡36-79歲,平均年齡62.4±10.2歲,病程3-22年,平均病程7.4±3.1年。對照組中,男20例,女10例,年齡38-81歲,平均年齡63.1±9.8歲,病程3-22年,平均病程7.5±3.9年。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方面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常規的降壓方法進行治療,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干預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
1.2.1 用藥護理
保證患者按時用藥,護理人員在患者服藥以后再離開,同時要將用藥后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告知患者,以免其慌亂。有些患者會認為加重藥量會加快身體康復,所以護理人員一定要將所服藥量的重要性告知患者,避免其隨意增減劑量,引起嚴重后果。患者在更換體位時要小心緩慢,下床時也要盡量小心,最好有家人陪同,以免血壓突然下降而引起昏厥等情況[2]。
1.2.2 生活護理
患者要保證合理的生活方式,有充足的睡眠,不進行過分勞動而致身體勞累。患者在身體勞累的情況下,其機體的兒茶酚胺水平就會上升,致使血壓升高,若患者出現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可適當給予鎮靜藥。據研究發現,高血壓患者大多食鹽量較多,人體攝入的鈉含量如果太高就會導致血壓上升[3]。所以,嚴格控制患者的食鹽攝入量。肥胖也會引發高血壓,并且肥胖患者會增加末梢血管阻力,使多余的鈉排不出而停留在體內。患者每超過 10 kg,其收縮壓和舒張壓都會隨之升高。所以,要嚴格限制患者的熱量以及動物性脂肪攝入,調節患者飲食,以青菜蔬果為主,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幫助患者減輕體重。吸煙、飲酒不僅會損傷身體,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也是非常危險的因素,并且吸煙會影響降壓藥的藥效。在護理過程中,要加強對吸煙有害健康的宣傳,告知患者戒煙的好處。酒精與血壓之間存在一定的效應關系,規勸患者不飲酒精含量高的酒,可適當飲一些葡萄酒,利于血管擴張[4]。
1.2.3 心理護理
患者入院時護士要熱情接待,幫助患者安排好床位,介紹病房格局,讓患者了解所處環境,消除其心理上的不安。多和患者溝通交流,耐心聽取患者的訴說,并仔細觀察其心理以及情緒變化,從而分析其性格特點。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有助于護理的順利進行。將高血壓病的相關信息告知患者,同時說明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使其養成合理的生活習慣,正確看待疾病,積極配合治療。與患者溝通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情緒與行為,避免刺激患者。保證病房的清潔與安靜。根據患者的性格特點采取針對性的開導方案,幫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5]。
1.2.4 出院護理
囑患者出院后堅持服藥,定期門診復查,如出現劇烈頭痛、大汗、視力模糊、嘔吐、面色及意識改變、機體運動障礙等癥狀時應及時就診。同時應逸情養性,避免情緒激動或過度勞累等,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6]。
1.3 觀察指標
主要觀察治療前后收縮壓、舒張壓、心率、臨床療效等。
1.4 療效標準
療效標準參照8版內科學、《中華高血壓防治指南》擬定。顯效:舒張壓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以上者。有效:舒張壓下降雖未達10mm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mmHg者,包括收縮期高血壓,收縮壓下降≥30mmHg。無效:血壓下降未達上述標準[7-8]。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干預組的臨床治療顯效人數為12人,總有效人數為32人,對照組的臨床治療顯效人數為8人,總有效人數為24人,量組患者治療結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3. 討論
原發性高血壓病,有自己的病因、發生發展轉歸的規律和臨床表現,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其臨床主要表現主要為動脈血壓的升高。原發性高血壓占高血壓患病人群的90%以上。目前,其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明了,主要需排除了其他疾病導致的高血壓后才能診斷為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病)。動脈血壓的升高主要原因為外周小動脈阻力增高,同時有不同程度的血容量和心輸出量的改變[9]。晚期常導致心、腦、腎等臟器受累,易發生高血壓心臟病及心力衰竭、腦出血、腎功能障礙等嚴重并發癥。原發性高血壓的治療在降低血壓同時還要注意防止其并發癥的發生。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致死原因為心腦血管意外、和腎功能不全等,我國以腦血管意外為多見,心力衰竭和尿毒癥緊隨其后,而歐美國家則以心力衰竭較為多見,腦血管意外和尿毒癥次之[10]。
生活方式嚴重影響著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病率。所以,在護理過程中,嚴格糾正患者不正常的生活方式,高血壓病較輕的患者主張進行非藥物治療,對于病情較重或者伴發其他疾病的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起到了顯著效果。
本研究救過表明,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包括用藥護理、生活護理、心理護理、出院護理等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的增加治療有效及顯效人數,兩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對于原發病高血壓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在藥物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基礎上施以護理干預可以提高臨床療效,有效降低血壓,安全性高,方法簡單,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毛祖麗.淺析原發性高血壓病的護理干預體會[J].中國醫學創新.2012,9(14):77-78.
[2] 呂薇.原發性高血壓病的護理[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5,(1):121-122.
[3] 余東遠 . 健康教育與原發性高血壓的關系研究進展 [J].中國醫學創新,2011,8(29):154-156.
[4] 湯小明,蔡令芳. 社區護理干預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 [J].中國醫學創新,2010,7(16):107-109.
[5] 李莉.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臨床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9,7(2):234-235.
[6] 廖建平,招寶婷,陳秀梅.護理干預對高血壓病患者影響的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09,2(13):79.
王吉耀.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42-256.
[7] 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325-331.
[8] 樊玲清,潘秋玲,向祚再.原發性高血患者心身健康問題的社區護理干預 [J].護理學報,2008,15(6):73-75.
[10] 黃梅華 . 護理干預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自我功效的影響 [J].按摩與康復醫學 ( 中旬刊 ),2011,3(8):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