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蓉


摘要:目的: 探討護理干預對骨質疏松病人生存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于我院就診的骨質疏松患者11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5例,對照組僅進行單純藥物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比較兩組病人的臨床療效及生存質量。結果: 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療效(90.91%)明顯高于對照組(78.18%),觀察組患者的相應生存質量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護理干預能夠明顯提高骨質疏松患者的臨床療效,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護理干預;骨質疏松;生存質量
骨質疏松癥在我國老年人中多發,對病人的身心健康產生了極大的威脅。病人在臨床上主要出現為骨量降低,存在異常骨組織等情況,因骨質疏松病人的骨質脆性提高,病人更容易出現骨折的危險[1]。目前我國人群不斷向老齡化發展,人群中患有骨質疏松病的比率也隨之增加,該病開始變為影響老年人生活的主要疾病之一,因其需要較長時間治療,效果顯現遲緩,不但使病人的生理遭受到痛苦,病人也極易發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因此對骨質疏松癥患者采取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十分必要。本院選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就診的骨質疏松患者,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骨質疏松患者11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5例,其中觀察組33例男性,22例女性;,年齡 56-85歲,平均年齡(66.1±10.8)歲;對照組34例男性,21例女性;,年齡 55-83歲,平均年齡(65.9±11.3)歲。所有病人均排除存在惡性腫瘤及嚴重的心、肺、肝、腎等疾病史。兩組病人在性別、年齡致傷原因等一般資料上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病人均進行常規治療,主要包括補充鈣質和緩解疼痛兩個方面,補鈣主要為補充碳酸鈣,疼痛緩解采取中藥內服外用、按摩、理療等方式進行。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對患者進行針對性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2.1 系統的骨質疏松癥健康教育 對病人進行骨質疏松癥健康知識宣講,為病人耐心解釋骨質疏松癥的發病原因、疾病發展、治療重點等方面,發放相應的疾病知識宣傳冊,舉辦疾病相關專題知識講座,著重提出飲食、運動、藥物及心理因素對疾病發展的重要性。
1.2.2心理干預 心理干預在護理方案中是比較重要的一個部分,骨質疏松癥病人大多數年齡較大的人群,其病程漫長,生活上也不太方便,病人容易發生焦慮、憂郁、意志消沉等不良的心理狀態[2],在進行護理干預時,護理人員要充分考慮病人本身的因素,進行換位思考,能夠耐心傾聽病人的想法,表現出尊重、理解,護理時應多與患者交流,將良好的護患關系建立起來,同時在精神上支持病人建立戰勝疾病的勇氣,協助病人保持樂觀的精神狀態,緩解其心理壓力,塑造病人樂觀穩定的機體內環境。
1.2.3運動干預 選取合適的體育鍛煉及活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骨結構,避免骨量丟失。按照病人自身的不同情況制定運動方案,選取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進行負重鍛煉,運動負荷的選擇按照病人身體能夠耐受的程度作為標準[3]。通常,運動量應選擇由少到多,每次進行鍛煉的時間控制在30~40分鐘內為宜,盡量不選擇劇烈運動,避免發生摔倒等意外情況而造成骨折,每周運動次數控制在3-5次。叮囑病人鍛煉的環境應選取有充足陽光、空氣流通的地方來進行,因日光照射能夠顯著增強皮膚維生素D的合成和鈣!磷吸收。
1.2.4 飲食護理 叮囑病人應粗細搭配進行飲食,盡可能多食用雜糧,以及一些能夠對骨代謝進行改善的食物(例如洋蔥、綠葉菜等),平時在生活中應禁煙禁酒,飲食清淡,可以多進食一些堅果的食品。
1.2.5 積極的止痛護理 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能夠對病人疼痛的嚴重程度、可能承受的程度、以及疼痛加重的原因進行評估。常規的疼痛可機械能按摩、中藥燙療、理療等方式緩解;中度疼痛應當在主治醫生的指導下選取一些合適的止痛藥,例如非甾體藥物,同時留意藥物給病人帶來的副反應,并積極采取措施;疼痛發生較為嚴重的病人,在采取藥物進行鎮痛的基礎上,可協助病人適當休息患肢,鼓勵其采用手杖、腋杖等輔助工具來進行日常活動,同時協助病人進行合理程度的鍛煉來分散其對疼痛的注意力。
1.2.6 預防跌倒 骨質疏松病人平時易發生跌倒,而造成骨折。如果病人同時存在高血壓、心臟病、視力障礙等疾病,也容易發生跌倒的危險情況,護理人員應當能夠結合病人自身情況對其進行相關風險評估,進行針對性的指導。
1.3療效評價標準 無效:腰背痛、四肢痛未產生明顯變化,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存在障礙;有效:腰背痛、四肢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能進行一般的日常活動;顯效:腰背痛、四肢痛消失,日常活動能夠正常進行。生存質量評價采用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調查表(WHOQOL-100),選取患者入院第1天進行首次調查,干預半年后進行第二次調查。調查由專業人員協同各科室主任、護士長進行,在調查員的協助下,由患者自行填寫,調查人員復核、檢查。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采用x±s表示計量資料,正態分布采用t檢驗。采用卡方檢驗進行組間比較。P<0.05表示具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對比
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療效(90.91%)明顯高于對照組(78.1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隨著我國人群壽命的不斷延長,骨質疏松癥為老年病人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從而成為公眾健康的最大威脅之一[4]。骨質疏松癥其發病原因與病人年齡密切相關,疼痛是該病在臨床上的主要癥狀,且其具有漫長的病程,易給病人及其家人造成嚴重的經濟和心理負擔,研究和改善老年人健康情況是我國醫療衛生保健事業(十二五)規劃的重點內容之一,因此對骨質疏松的治療及護理意義重大。骨質疏松癥在臨床上表現患者全身性骨密度下降并存在異常骨結構,骨骼脆性升高,十分容易發生骨折,且大部分骨質疏松癥病人長期存在較輕疼痛,而因病人對疾病知識不夠了解,畏懼心理使得其減少日常運動量,進一步造成骨質流失,引發疼痛加劇[5]。疼痛、骨折和駝背是該病患者的主要表現,對病人產生生理、心理、經濟多方面的危險,使病人的生活質量變差。因此,在臨床工作中不但應關注醫治疾病本身,同時也應對病人的生活質量產生足夠重視。飲食干預、心理干預及運動干預以及健康知識宣講等內容能夠明顯改善病人的病情程度,促進病人的康復。本研究顯示,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療效(90.91%)明顯高于對照組(78.18%),觀察組患者的相應生存質量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理干預能夠明顯提高骨質疏松患者的臨床療效,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趙清平,張艷艷,唐莉萍,等.系統化護理干預對南京地區老干部骨質疏松病人生存質量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2,28(3):2633-2635.
[2]張辛,席冠華,王云霞. 護理干預對社區老年骨質疏松癥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研究,2004,12(4):1035-1036.
[3]趙月仙. 社區護理干預對減輕老年骨質疏松病人疼痛的作用[J].護理研究(上旬版),2006,13(6):1213-1214.
[4]黃如嬌,韋堅,黃美藹,安連生,黎琴. 護理干預對骨質疏松癥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研究,2006,22(11):2002-2003.
[5]李玉花,趙群. 骨質疏松性骨折對骨質疏松病人生存質量的影響[J]. 中國臨床康復,2002,17(5):2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