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芳
摘要:目的: 探討如何有效地利用護理管理措施,預防和控制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的院內交叉感染;方法: 通過定期抽查的檢測結果進行分析,尋求預防造血干細胞移植院內感染的措施; 結果:經過嚴格的管理及檢測,近年來,本科室各項檢測指標均達標;結論: 只有充分認識院內感染的重要性,嚴格遵守規章制度,認真做好預防感染措施,才能有效的控制造血干細胞移植院內的感染發生。
關鍵詞: 造血干細胞移植;交叉感染;感染控制;
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因原發病及大劑量的化療、放療、應用激素、免疫抑制劑等原因,以呼吸道、口腔粘膜和皮膚感染多見以導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以醫院內感染為主要因素。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院內感染的病原菌以革蘭陰性桿菌和真菌為主。目前,感染是造血干細胞患者治療過程中的巨大威脅,如何預防感染、減少患者感染率是層流室病房重要的醫療護理任務。
一、層流室環境的感染預防
1 層流室的設置與布局 我院采用空氣層流潔凈室,四個病房均為無菌(百級層流),層流室內層流送風量大,能有效徹底的保持無菌環境。層流室墻面、天花板轉角處均設計成圓弧型,大大減少了粉塵的存積。層流室內有明確的無菌區、清潔區、半污染區標志,符合清潔與污染分開的要求。
1.1病房衛生維護 病房用物固定,采用含氯酸化水擦拭并打掃房間,保證一室一用一清洗,切斷外源性感染途徑,減少感染的機會。病房濕式清掃,注意將拖把擰干,改進掃床的方法,減少塵埃飛揚,病房環境定期消毒、重視終末消毒。
2 物品感染檢測
2.1 消毒滅菌原則及方法 工作中我們根據消毒物品的性質、用途嚴格選擇消毒的方法。
2.1.1 對于耐高溫、耐濕的物品,首選高壓蒸汽滅菌。
2.1.2 不耐濕熱及貴重物品選用環氧乙烷氣體消毒。
2.1.3 清楚區分高、中、低效化學消毒劑,根據物品的用途慎重選擇,定期檢測濃度。器械的浸泡滅菌,我們常規選用2%戊二醛溶液。
2.2 一次性物品的管理 凡一次性用物均不得重復使用,并對其消毒滅菌時間、效果進行不定期的抽查檢測。
2.3一般物品的處理 使用后的體溫計(腋表)拿75%的酒精浸泡20分鐘消毒,取出后用無菌紗布擦干備用;聽診器、血壓計一房一用,每天拿75%的酒精擦拭一次;血糖儀等醫療用品用完后均拿75%酒精擦拭一次,定期用紫外線燈消毒處理,防止交叉感染。
3 皮膚、口腔及深靜脈置管處的感染預防
3.1皮膚護理 洗必泰是一種強力、廣譜有效的抗菌劑, 用0.05%洗必泰清潔患者皮膚,預防皮膚感染;每次大便后用1:5000的高錳酸鉀坐浴,預防肛周感染。
3.2 口腔護理 口腔潰瘍是骨髓移植患者的常見并發癥,每天飯前飯后用0.05%呋喃西林溶液漱口,在根據潰瘍的不同程度遵醫囑給予選擇不同的漱口水。
3.3深靜脈置管的護理 深靜脈置管部位應首選鎖骨下靜脈,次子為勁內靜脈,最后選擇股靜脈[1.2]。深靜脈置管部位局部要保持干燥無紅腫,如穿刺部位有滲血、局部潮濕等必須戴無菌手套,按無菌操作原則及時更換透明敷貼和無菌紗布,如患者出汗多時應勤更換;每次輸液前需要徹底消毒導管連接處,肝素帽每周更換2次。輸入血制品及脂肪乳后要用生理鹽水沖洗管路,避免其藥物黏附管壁而使細菌滋生,采用肝素鹽水正壓封管,防止血液反流及局部微血栓形成。特別要注意觀察穿刺點,有無紅腫、滲血等現象,如有可凝感染跡象立即處理,如更換敷料、紗布,必須戴無菌手套,必要時拔出導管,做細菌培養;密切觀察患者的體溫變化,當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高熱、寒顫等癥狀時,應排除深靜脈直管引起的菌血癥,要及時抽取血培養并拔出導管。
4工作人員的感染檢測
4.1著裝要求 加強對入室工作人員的管理,入室前要修剪指甲、流動水七步法洗手、佩戴口罩、帽子、著無菌洗手衣,嚴禁佩戴首飾,其領口、袖口、衣襟均不可超過無菌洗手衣,經過風淋1分鐘后,更換無菌鞋或腳套,洗手消毒,再戴無菌口罩、帽子,著無菌隔離衣、褲。
4.2七步洗手法 常規七步洗手法可達到消除手掌暫住菌和常住菌的水平,戴無菌手套。
4.3無菌技術 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是預防院內感染的保障,患者粒細胞低下時固定醫護人員進入患者病室內,減少流動人員入內。
5.院內感染的檢測
5.1 建立科室院內感控小組 強調醫護人員的感控意識,嚴格遵守無菌操作技術原則,盡可能的減少侵入性的操作、治療與護理集中進行治療,減少入室的人數;加強各種穿刺、深靜脈置管的維護。各病房門前備手消毒凝膠,治療室采用腳踏式洗手池,在每個治療車及消毒盤上面均備速干消毒凝膠洗手,要求每項操作前后或接觸患者前后都要認真進行手消毒。
5.2重視監測工作 配合院感控的要求,每周定期對病房、護士站、治療室等工作區域做空氣培養,定期對工作人員手部、無菌物品、物體表面、空氣等進行微生物監測,若菌落數大于正常范圍應立即匯報上級領導,共同尋找原因,采取相應措施,直至數值到達正常范圍。每個月對紫外線的強度進行監測,及時發現消毒隔離措施執行中的問題,及時提出修改措施。
二、落實各項感染控制措施
1掌握層流室的管理方法
1.1 保障空氣凈化效果 制定科學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方法,潔污風流合理,保障病房的密閉狀態,嚴格入室人員和探視制度,控制室內人員,減少人員流動;層流室的初效、中效、高效過濾網定期清潔更換,定期對層流室設備、儀器檢測和維修。
1.2 加強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工作 層流凈化能有效的潔凈室內空氣,但不能去除物體表面的細菌污染,控制室內的塵埃顆粒對層流室病房的空氣質量起著十分重作用重要的。空氣中的微生物灰塵,直接影響病房的環境,經微生物監測表面,病房物體表面殘存病原菌與醫院感染的病原菌基本一樣,說明其病原菌有同樣性,病房墻壁、床、床頭柜、各種儀器設備、電視機、對講機、門把手等所有的物體表面每天用含氯酸化水擦拭早晚2次,擦拭順序由內向外,由上向下,先遠后近。
1.3 密切觀察病情,及時發現感染跡象 患者若出現咽喉腫痛、咳嗽、發熱、口腔潰瘍、肛周感染等跡象,要依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及時足量給予抗生素,并確保抗生素現用現配,嚴格按規定時間科學給藥,以最大限度提高抗生素使用效果,減少耐藥菌產生。積極治療原發病,選擇最佳放、化療方案;密切監測患者體溫變化,及時發現并發癥,消除感染灶,防止侵入性操作損傷皮膚粘膜。
1.4不斷總結成功經驗,接受經驗教訓 每周組織消毒隔離管理查房,通過查房提高護士對造血干細胞移植過程中消毒、隔離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提出薄弱環節。針對護理的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進行查房討論,總結成功經驗,針對目前院內感染情況,接受不足教訓,提出改進措施,不斷提高消毒隔離工作。
三、討論
在血液病的治療過程中,感染控制花費大,死亡率高,預防感染,尤其是祛除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極為重要,制定嚴密的各種制度認真執行,執行護理管理措施提高患者的依從性,能減少血液病患者院內感染的發生,可以減少病人的痛苦,降低感染率。
參考文獻:
1.鄭霞,楊慧紅,聶成剛,等。腫瘤患者深靜脈置管相關性院感染分析及防止對策{J}.檢驗醫學與臨床,2007,4(12);1184-1185
2.夏榮,何海萍,高巖等,中心靜脈插管感染的原因分析與護理對策{J}。臨床護理雜志,2006,5(1);51-53
3.劉鳳霞,王倩,王靜力,預防與控制血液病療區醫院感染的管理措施{J}.吉林醫學,2009,30(24);3284-3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