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紅偉

摘要:目的:分析探討對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對其血糖、遵醫行為的影響。方法:擇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住院的59例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A組(29例)、B組(30例),對A組僅實施常規治療護理,對B組實施全面的干預護理,并就兩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及遵醫行為進行比對。結果:隨訪顯示,B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改善情況明顯優于A組(P<0.05);遵醫行為方面,B組遵醫率93.33%,明顯高于A組58.62%(P<0.05)。結論:護理干預的實施可以有效的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提高患者的遵醫行為,這對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護理干預 糖尿病 遵醫行為 血糖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科多發性疾病,其具有病程長、易反復發作等特點,該種疾病是慢性終身性疾病,其發生、發展與社會、心理、行為等因素有著密切的關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是治療的關鍵,若長期血糖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則會導致患者出現心、腦、腎、血管等一系列疾病及相關的并發癥,嚴重者可導致患者出現死亡。研究顯示,有效的干預護理手段可以提高患者的依從性,這控制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體重要意義[1]。為深入研究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遵醫行為的影響,此次我院特對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了干預護理,并與常規護理的29例患者進行了比對,現將結果分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收集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59例住院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將其分為A組(29例)、B組(30例)。A組29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1例;年齡45歲到72歲不等,平均54.7歲;病程1年半到14年不等,平均6.3年。B組30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46歲到73歲不等,平均53.8歲病程1到13年不等,平均6.2年。兩組入選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相關診斷標準,且排除了伴有意識障礙無理解、接受能力的患者。組間在各項資料比較,均無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對A組29例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在此基礎上對B組30例患者實施系統的護理干預,其內容如下。
1.2.1環境護理:為患者提供一個舒適、溫馨的居住環境,護理人員要以溫柔、關心的態度與患者進行溝通,及時了解患者病情、心理的變化。耐心的向其講解糖尿病的相關發生機制、發生過程及疾病所產生的危害,并制定成冊供患者及家屬閱讀。
1.2.2個體化護理:如對患者實施心理干預護理使其正確認識疾病,建立信心;指導患者用藥,使其了解藥物的作用機制、毒副作用并妥善安排服藥時間;指導患者正確運動,一般以餐后1小時運動半小時為宜[2],避免劇烈運動及運動時間過長,同時注意防止運動過程中低血糖的發生;指導患者正確飲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個體化飲食,以少食多餐為原則,嚴格控制患者糖、脂肪的攝入。
1.2.3健康教育:定期舉行糖尿病知識健康教育講座,安排患者及其家屬參加,這樣有利于促進患者間的交流及醫患間的交流,并通過交流發現不足、彌補不足。鼓勵出院患者進行現身說法,通過成功病例使住院患者看到康復的希望,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1.2.4出院指導:將疾病的相關信息,飲食、運動、用藥等指導信息印刷成冊并分發給出院患者,方便患者及其家屬隨時閱讀。同時告知患者的復查時間、院方聯系方式,以保持醫患間的聯系。
1.2.5隨訪:記錄每位患者的聯系方式,做到每周電話隨訪,隨時了解患者的飲食、活動、用藥等情況,對不良行為做到一對一指導。
1.3評測方法:參考相關文獻[3],根據我院自制的遵醫行為調查表對患者的遵醫行為進行評定,評定內容包括是否按醫囑用藥、是否規律飲食、是否定期檢測血糖、是否定期記錄及是否規律運動5個單項。其中均完成者為完全遵醫、均不能完成者為完全不遵醫、部分完成者為不完全遵醫。另對患者血糖監測情況進行統計,評價患者血糖情況。
1.4統計學處理:數據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3.6進行處理,均數以(X±S)表示,檢驗方式為X2,以P<0.05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出院后三個月隨訪顯示,B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改善情況明顯優于A組(P<0.05),詳見表1;遵醫行為方面,A組遵醫率58.62%,其中17例完全遵醫、6例不完全遵醫、6例完全不遵醫;B組遵醫率93.33%,其中28例完全遵醫、2例不完全遵醫,組間比對,B組優于A組(P<0.05)。
3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臨床常見的內科疾病,屬于慢性帶謝謝疾病,本病患者通常需要接受終的藥物治療。在治療過程中,不能僅依靠藥物,還需要給患者進行疾病知識的教育,指導患者改善生活的態度、行為,這對疾病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4]。
本次研究中的遵醫行為是指患者就醫后行為與臨床醫囑的符合程度,其中包括了患者的飲食、運動、用藥依從性、自我監測等各個方面[5]。糖尿病患者缺乏對疾病的認識、對疾病的治療沒有信心,因此為提高疾病的治療效果,結合患者個體情況對患者實施針對性的干預護理是至關重要的。通過有效的干預護理,可以使患者清晰的了解單純藥物不能有效控制病情,必須結合全方面的干預護理,方可有效控制血糖。
本次研究顯示,實施干預護理的B組30例患者血糖改善情況明顯優于A組患者,在遵義率方面,B組同樣具有明顯的優勢。因此,筆者認為,干預護理的實施,可以改善患者的遵醫行為,有效的控制血糖,應在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美彪,楊水冰,劉春梅.自我血糖監測對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藥物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0,(21),29030.
[2]黃中瑩,陳娟,付雪玲.兩種護理干預方法對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J].內蒙古中醫藥2012,31(10):128-129.
[3]張希春,閆桂環,曾憲紅.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院外治療遵醫行為與病情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4):3-4.
[4]何碧玲.糖尿病患者醫囑的依從性對療效的影響[J].廣東醫學院學報,2005,23(2):170.
[5]馬金玲.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5):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