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明明


摘要: 近年來我國經濟水平迅速提高, 糖尿病的發病率呈不斷升高趨勢,外來務工人員作為特殊人群,飲食節奏不規律,更是發病的高危人群。針對這種現狀,本次采用問卷調查及回顧性分析的方法,對3年來嘉定區中心醫院外來務工人員以酮癥起病初發的118例糖尿患者進行分析,確定發病因素,檢測空腹C肽,BMI,25羥基維生素D水平,血脂,血壓水平,是否喜歡甜食,是否缺乏體育鍛煉等各項指標,確定影響因素,為其他人的預防和治療提供參考。
關鍵詞:外來務工人員 糖尿病酮癥臨床特征 臨床分型
1資料與方法
1.1糖尿病的分型
1997年美國糖尿病協會(ADA)以及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了糖尿病新的分型方法,即根據病因的不同將糖尿病分為以胰島β細胞破壞導致胰島素分泌絕對缺乏為主的1型糖尿病;以胰島素抵抗同時伴有胰島β細胞功能障礙為主要病理基礎的2型糖尿病,以及特殊類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共4個類型。本研究中發現外來務工這一群體普遍存在C肽水平偏低,但多數高于典型1型糖尿病,低體質指數合并自身免疫疾病更高,因初發診斷及樣本量小,這一人群的分型是個臨床難題,根據自發酮癥傾向歸入1型糖尿病,則其表現出的肥胖,同時合并2型糖尿病高危因素,以及部分病人出院時不依賴胰島素均無法解釋,是否就診時剛好經歷1型糖尿病的“蜜月期”,對于此,認為其中分型困難的,定期檢測胰島功能至關重要,可幫助進一步分型,其中低體質指數,C肽水平低同時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這類人群,存在特殊類型糖尿病,許多務工人員務工地點多變,對于后期的隨訪難以跟蹤,而更多的證據表明這些患者同時存在嚴重的外周胰島素抵抗和胰島β細胞功能不足,其病理生理基礎更符合2型糖尿病,其胰島素分泌缺乏的原因并非胰島β細胞的器質性破壞其發病機制主要是在嚴重外周胰島素抵抗合并胰島功能代償不足的基礎上,加上糖脂毒性作用進一步惡化,最終導致胰島素生理作用極度低下出現自發性酮癥。
1.2研究對象
2011-2014年間入住嘉定區中心醫院的酮癥糖尿病患者118例,男性70例,女性48例,年齡在 18-45歲,入選標準:①初次診斷糖尿病,符合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診斷標準;②以初發糖尿病酮癥急診入院,尿酮(+)以上,發生酮癥前無發熱、感染、手術和創傷等應激情況,近1個月內未服用過影響糖脂代謝的藥物(如糖皮質激素等);③除外妊娠糖尿病。
1.3研究方法
分組入選患者根據體重指數 BMI 分為肥胖組與非肥胖組, 其中肥胖組78例; BMI≥25kg/m2;非肥胖組 40 例,BMI<25kg/m2。
詳細詢問患者的病史(基本狀況,起病時間,文化程度,經濟收入情況,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壓史等),測量身高、體重和血壓,計算體重指數(BMI)、尿酮。選擇美國Mercodra試劑,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測定IAA、GADA;選擇瑞士Roche試劑,酮癥糾正后第2天采用電化學發光法測定C肽值,25羥基維生素D;采用酶法測定血脂;采用氧化酶法檢測空腹血糖、餐后1h和餐后2h 血糖;采用高效液相波譜法測定HbA1c;慢性并發癥的評價;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的評價。
通過對兩組病人在性別、文化程度、是否有糖尿病家族史、精神壓力大小和血壓的情況的幾個方面的比較,得出相應的結論。
統計學方法:統計學處理相關研究數據均錄入SPSS17.0 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 t 檢驗計算組間差異,采用字Z檢驗組間均數差異,P<0.05則表明組間差異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統計結果
2.1基本臨床特征比較后得到結果
外來務工人員中男性較女性發病率高,發病人群文化程度較低,肥胖組年齡顯著小于非肥胖組,糖尿病家族史有統計學意義,肥胖組精神壓力, BMI指數,肥胖組血壓較非肥胖組有顯著差異。
2.2肥胖組與非肥胖組的臨床特點比較
兩組之間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無顯著差異,兩組C肽水平均偏低,非肥胖組C肽水平顯著低于肥胖組,25羥基維生素D,合并自身免疫疾病高于肥胖組,IAA、GAD陽性率顯著高于肥胖組。
通過研究,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文化程度越低,患病率越高;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高于無糖尿病家族史的;精神壓力大的患病率高于精神壓力小的;血壓異常的高于血壓正常的。肥胖組與非肥胖組的比較結果:兩組之間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時血糖無明顯差異,兩組C肽水平均偏低,非肥胖組C肽水平顯著低于肥胖組,25羥基維生素D,合并自身免疫疾病高于肥胖組,IAA、GAD陽性率顯著高于肥胖組。
2.3糖尿病引發的并發癥
糖尿病可以引發多種并發癥,如腎病、中風和肺部感染。若是患者在體內積聚過多而發生代謝性酸中毒,則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一種糖尿病嚴重的急性并發癥,可以導致嚴重的危害和后果。酮癥酸中毒治療的過程中可能引發一系列的并發癥,比如說腦水腫、心血管病、成人呼吸窘迫綜合癥和急性腎功能衰竭等,這些并發癥將會導致病人的身體機能嚴重下降,影響正常的生活。對孕婦而言,將會影響下一代的正常發育。如不及時診治,常可危及病人的生命。
3結束語
由于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 外來務工人員存在著多重因素影響(飲食習慣改變,工作精神壓力,對疾病認識不足),心理壓力較大,心理壓力可能通過影響激素水平和神經信號,進一步影響胰島素敏感性和免疫系統功能,從而對糖尿病的發生有一定促進作用,超重、家族史陽性、高血脂(血脂紊亂)等均提示糖尿病患者發病風險增加。然而,糖尿病酸中毒是可以預防的,關鍵是讓患者引起足夠的重視,掌握更多的糖尿病的知識和預防的措施,提高患者自我防護的能力。綜上所述,外來務工人員必須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控制體重,保持良好的心態,遠離糖尿病。
參考文獻:
[1] SepaA,WahlbergJ,VaaralaO, et al.Psychologicalstressmay in-duce diabetes-related autoimmunity in infancy[J].Diabetes Care,2005, 28(2): 290-295.
[2] Davey Sm ithG,Bracha Y, Svendsen KH, et al. Incidence of type 2diabetes in the random ized multiple risk factor intervention tria[J].Ann InternMed, 2005, 142(5): 313-322.
[3]潘長玉,田慧,劉國良,等.中國城市中心醫院糖尿病健康管理調查[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 2004, 20(5): 420-424.
[4]吳凌康,厲有名,李成江,等. 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臨床對照研究[J].浙江預防醫學, 2005, 17(1): 67-68.
[5]張冬梅, 周智廣, 胡白瑛, 等.自發酮癥起病的肥胖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特征及分型.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 2003, 19: 221- 224
[6]Yamada K, NonakaK.Diabetic ketoacidosis in young obeseJapanese men: atypical diabetes induced by sugar- containing softdrinks.Diabetes Care, 1996, 19: 671
[7]Aizawa T, Katakura M, Taguchi N, et al. Ketoacidosis- onset 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in Japanese subjects. Am J Med Sci,1995, 310: 198- 201
[8]Mauvaris- Jarvis F, Sobngwi E, PorcherR,et a1. Type 3 (ketosis-prone) diabetes mellitus: clinical pathophysiology and natural history of β- cell dysfuntion and insulin resistance.Diabetes,
[9]朱宏達, 陳名道.酮癥起病的糖尿病.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4, 20: 378- 380
[10]Maldonado M R,Otiniano M E,CheemaF,etal.Factorsassociated with insulin discontinuation in subjects withketosis-prone diabetes but preserved beta-cell function.Diabet Med,2005,22:1744-1750.
[11] Winter WE,MaclarenNK,RileyWJ,etal.Maturity-onset di-abetes of youth in black Americans.NEngl J Med,1987,316:285-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