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菁婧
【摘要】本文利用社會網絡分析法和問卷調查法描繪出了某校2013級學生間的知曉關系網絡、情感關系網絡、協作關系網絡以及咨詢關系網絡。通過分析,發現2013級研究生群體存在著協作關系和咨詢關系薄弱,同學之間交流甚少的問題。
【關鍵詞】社會網絡分析;研究生群體;關系網絡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5)07-209-01
一、文獻綜述
社會網絡分析(SocialNetworkAnalysis)是西方社會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提供了研究人際關系及其結構的最新范式和視角。從人類學家Barnes (1954)①在分析挪威某漁村的社會結構時首次提出“社會網絡”的概念起,社會網絡分析法已經歷了60余年的發展。20世紀60年代晚期至70年代初,數學模型的引入推動了社會網絡分析的快速發展。隨后該方法被廣泛應用于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等領域。如今,社會網絡分析已經成為研究社會結構的最簡單明了和最具有說服力的研究方法之一。
二、數據與分析
(一)班級群體的社群圖分析
社群圖能夠比較直觀的反映班級群體成員之前的交互關系,看到哪些同學之間有特定的相互聯系,哪些同學處于班級的核心位置。通過對這4幅班級學生群體網絡社群圖進行分析,可以發現班級群體的各個關系網絡存在以下特點:
1.研究生班級群體中人際關系在四個網絡中都不夠緊密,反映出研究生班級人際關系疏離。
2.研究生群體人機關系中,知曉關系網絡從圖中看是最密集的,說明大學生相互之間的弱關系是比較多的。相對而言,深度一點的情感關系網絡、咨詢關系網絡都較為疏散,說明整個研究生班級學生之間了解不是很深入。
3.學生人際關系中的信息流動和情感交流較少,存在孤立學生,容易產生心理問題或者學習苦難等情況。
(二)班級群體的網絡密度分析
在二維網絡圖中,網絡的密度取值范圍為[0,1],數值越大,各節點之間的連接就越緊密。一般來說,一個關系緊密的團體,其信息流通比較容易,情感支持也較好;反之,則會有信息不通、感情支持太少、協作程度較低等問題。利用UCINET中的Density命令,可得到學生四個關系網絡的密度結果,如表1。
從表1中可看出,咨詢關系網絡和協作關系網絡密度不是很大,說明研究生群體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問題和本班同學尋求支持和幫助的人群較少。共同學習的群體較少,學生協作基礎薄弱。知曉關系網絡和情感關系網絡的矩陣密度遠遠大于咨詢關系網絡和協作關系網絡,說明研究生對于班級(組織)內其他人的基本情況有所了解,班級內也存在自己的情感溝通對象。
從班級群體的四個關系網絡密度分析來看,研究生群體有深化相互了解的基礎,對班級的同學也有情感依存。但是,向同學們咨詢、尋求幫助、及共同學習研究的較少。這可能是大批研究生外出實習,在校時間又單獨跟隨導師學習所致。
注釋:
①韋恩·貝克.社會資本制勝——如何挖掘個人與企業網絡中的隱性資源[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2:4-25.
參考文獻:
[1]約翰·斯科特.社會網絡分析方法(第2版)[M].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1-32.
[2]張存剛,李明.社會網絡分析——一種重要的社會學研究方法[J].甘肅社會科學,2004(2).
[3]李卓卓,丁子涵.基于社會網絡分析的網絡輿論領袖挖掘——以大學生就業輿情為例[J].情報雜志,2011,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