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
【摘要】住宅樓面裂縫一直是困擾我們多年的質量通病,它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比較復雜。因此,文中對裂縫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針對這些原因采取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關鍵詞】現澆住宅;樓面裂縫;施工;防治措施
前言
隨著我國住房制度改革,商品住宅發展迅猛,人們對居住要求的不斷提高,刺激著城市住宅建設的迅猛發展。現有的住宅樓面多為現澆結構,鋼筋混凝土等級與以前相比有所提高,但是出現裂縫的幾率增大。應當引起工作人員的足夠重視。
一、現澆樓板裂縫部位及裂縫原因分析
從住宅工程現澆樓板裂縫發生的部位分析,最常見、最普遍、數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陽角處的房間,在離開陽角1米左右,即在樓板的分離式配筋的負彎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末端或外側,發生45o左右的樓地面斜角裂縫,愈靠近屋面處的樓層裂縫往往愈大。樓面裂縫的發生除以陽角45o裂縫為主外,其他還有預埋線管及線管集散處和施工中吊裝卸料堆放區域。
板角緣區的斜裂縫主要是現澆板混凝土收縮而產生的收縮變形裂縫;沿板跨間的裂縫主要是現澆板混凝土溫度、收縮而產生的變形裂縫,另一方面板面早期承受荷載也是裂縫產生的原因之一。板負筋邊緣的裂縫,主要是現澆板負筋施工時受擾動或下沉,或保護層間距過大,是施工過程造成的,多為貫通縫。樓面上層鋼筋網的沒有得到效保護,板的上層鋼筋一般較細較軟,受到人員踩踏后就立即彎曲、變形、下墜;鋼筋離樓層模板的高度較大,無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護;各工種交叉作業,造成施工人員眾多、行走十分頻繁,無處落腳后難免被大量踩踏;上層鋼筋網的鋼筋小撐馬設置間距過大,甚至不設。
設計方面,由于現行設計規范側重于按強度考慮。未充分按溫差和混凝土收縮特性等多種因素作綜合考慮,配筋量因而達不到要求。而房屋的四周陽角由于受到縱、橫二個方向剪力墻或剛度相對較大的樓面梁約束,限制了樓面板混凝土的自由變形,因此在溫差和混凝土收縮變化時。板面在配筋薄弱處首先開裂,產生45o左右的斜角裂縫。樓板埋設線管,線管占據樓板厚度中的一定位置,由于線管( PVC) 與混凝土間的粘結力弱,當板混凝土自身收縮變形,受板邊墻構件的約束則產生收縮拉應力,而收縮拉應力是以軸向力形式作用于樓板截面上的,由于PVC管占據一定厚度,相應的抵抗截面減少,所以在埋設線管的位置處易產生裂縫,裂縫多為中間寬上面窄。
二、施工中應采取的主要技術措施
1、樓面上層鋼筋網的有效保護措施
在樓面雙層雙向鋼筋(包括分離式配置的負彎矩短筋)必須設置鋼筋小撐馬,以控制主負筋間距和保護層厚度。加強教育和管理,使全體操作人員充分重視保護板面上層負筋的正確位置,必須行走時,應自覺沿鋼筋小馬撐支撐點通行,不得隨意踩踏中間架空部位鋼筋。混凝土工在澆筑時對裂縫的易發生部位和負彎矩筋受力最大區域,應鋪設臨時性活動跳板,擴大接觸面。盡量避免上層鋼筋受到反復踩踏變形。在板底鋼筋綁扎后。線管預埋和模板封鑲收頭應及時穿插并爭取全面完成,做到不留或少留尾巴,以有效減少板面鋼筋綁扎后的作業人員數量。在樓梯、通道等頻繁和必須的通行處應搭設(或鋪設)臨時的簡易通道,以供必要的施工人員通行。在混凝土澆筑前及澆筑中及時進行整修,特別是支座端部受力最大處以及樓面裂縫最容易發生處應重點整修。
2、預埋線管處的裂縫防治
對于較粗的管線或多根線管的集散處,應按技術導則三、四條要求增設垂直于線管的短鋼筋網加強。線管在敷設時應盡量避免立體交叉穿越,交叉布線處可按技術導則三的第4 條采用線盒,同時在多根線管的集散處宜采用放射形分布,盡量避免緊密平行排列,以確保管底部的混凝土灌筑順利和振搗密實。并且當線管數量眾多,使集散口的混凝土截面大量削弱時,宜按預留孔洞構造要求在四周增設上下各2φ12的井字形抗裂構造鋼筋。
3、材料吊卸區域的樓面裂縫防治
合理控制主體結構的施工速度,樓層混凝土澆筑完后養護時間一般不宜≤ 24h,在樓層混凝土澆筑完畢的24h 以前,可限于做測量、定位、彈線等準備工作,最多只允許暗柱鋼筋焊接工作,不允許吊卸大宗材料,避免沖擊振動。24h 以后,可先分批安排吊運少量小批量的暗柱和剪力墻鋼筋進行綁扎活動,做到輕卸、輕放,以控制和減小沖擊振動力。第3d方可開始吊卸鋼管等大宗材料以及從事樓層墻板和樓面的模板正常支模施工。在模板安裝時,吊運上來的材料應做到盡量分散就位,不得過多地集中堆放,以減少樓面荷重和振動。主體結構階段的樓層施工速度宜控制在6d 一層為宜,以確保樓面混凝土的養護時間,并不得過早拆除下層模板及支撐。對計劃中的臨時大開間面積材料吊卸堆放區域部位的模板支撐架在搭設前,就預先考慮采用加密立桿和擱柵增加模板支撐架剛度的加強措施,以增加剛度,減少變形來加強該區域的抗擊振動荷載,并應在該區域的新筑混凝土表面上鋪設舊木模加以保護和擴散應力,進一步防止裂縫的發生。另外,要合理安排屋面施工時間,盡量避開高溫或寒冷季節,施工單位必須按設計和現行規范要求,采取適當養護措施,確保養護工作質量。
三、加強混凝土質量的管理
選用高效優質混凝土外摻劑,改善和減少混凝土的收縮值,建立好控制體系等,在訂購商品混凝土時,應根據工程的不同部位和性質提出對混凝土品質的明確要求,不能片面壓價和追求低價格、低成本而忽視了混凝土的品質,導致混凝土性能下降和收縮裂縫增多。施工中必須堅持覆蓋麻袋或草包進行7d 左右的妥善保濕養護。目前也有在混凝土初凝后,采用塑料薄膜整層覆蓋,以保證混凝在空氣中暴曬時的水分損失。并建議采用噴H L 等品種和養護液進行養護,達到降低成本和提高工效,并可避免或減少對施工的影響。
四、設計中應采取的主要技術措施
設計單位對四周的陽角處樓面板配筋要加強,負筋不采用分離式切斷,改為沿房間(每個陽角僅限一個房間)全長配置,并且適當加密加粗(即按照技術導則一的第 6 條中的前半條文采用)。多年來實踐充分證明,凡采納或按上述設計的房屋,基本上不再發生45o斜角裂縫,效果顯著。在外墻轉角處的放射形鋼筋,當陽角處的房間在不按雙層雙向鋼筋加密加強而仍按分離式設置構造負彎矩短筋時,45o的斜向裂縫仍然會向內轉移到放射筋的末端或外側,而當采用了雙層雙向鋼筋加密加強后。縱、橫二個方向的鋼筋網的合力已能很好地抵抗和防止45o的斜角裂縫的發生和轉移,并且放射形鋼筋往往只有上部一層,在綁扎時常擱置在縱橫板面鋼筋的上方,導致鋼筋交叉重疊,將板面的負彎矩鋼筋下壓,減少了板面負彎矩鋼筋的有效高度,同時澆筑時鋼筋彎頭(即拐腳)容易翹起造成平倉困難,所以建議重點加強加密雙層雙向鋼筋即可。
結束語
總之,全現澆鋼筋混凝土樓、屋面板的裂縫,是目前較難克服的質量通病之一,特別是住宅工程樓板的裂縫發生后,往往會引起的投訴、糾紛、以及索賠要求等。文中以施工為主分析樓面裂縫及具體防治措施,供同行參考借鑒。
【參考文獻】
[1] 郭海燕. 現澆樓面裂縫的產生和防治措施[J]. 西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05)
[2] 李文生. 淺談樓面裂縫成因及控制[J]. 中國科技信息. 2005(22)
[3] 鄭立明. 樓面裂縫的成因及防治措施[J]. 河北理工學院學報. 2005(04)
[4] 張林. 談住宅樓面裂縫的分析和防治[J]. 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 2005(S1)
[5] 史湘力. 常見樓面裂縫的防治[J]. 林業科技情報.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