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
【摘要】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已逐漸不能滿足現有的建筑形式,超高層建筑的出現已成為解決人口與土地問題的重要方法。但是,由于高層建筑施工技術的不完善,在超高層建筑的施工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本文將對超高層建筑施工技術進行研究,總結出高層建筑施工技術的要點,以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超高層建筑、施工技術、研究
前言
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超高層建筑的出現成為解決人口與土地問題的重要方法。我國現在的超高層建筑水平已出現了新的突破,形成了較為先進的施工體系。本文就現代超高層建筑施工技術,結合實例分析了相關的一些施工技術要點。下面主要從超高層建筑的施工技術和超高層建筑的技術實例來進行論述
1、超高層建筑的施工技術
超高層建筑的建筑技術與普通的建筑技術不同,超高層建筑技術要求更復雜,必須有良好的安全性,保證超高層建筑的堅固。我國現在使用的超高層施工技術有鋼結構測量控制技術、鋼一混凝土組合施工技術、混凝土泵送技術、整體滑模法、整體爬模法、逆作法等。
1.1測量控制技術。
由于超高層建筑的特殊要求,所以測量控制技術具有一定的難度。第一,超高層建筑的測量控制技術要具有相對較高的精度。第二,由于超高層建筑形勢復雜、高度較高一次性投遞測量高度不能保證其精確性,所以層高間傳遞顯得尤為重要。第三,有些超高層建筑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影響,施工期較長,如何控制溫度對測量精度的影響也是一個難點。
1.2型鋼混凝土組合施工技術。
由于超高層建筑要求較高的承載力、較高的抗震性以及耐久性,所以運用型鋼混凝土技術在超高層建筑中,用于減小構件截面,減輕自重,提高構建整體強度與剛度。型鋼混凝土組合施工技術是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施工的一種,除此之外還有鋼管混凝土等多種形式。隨著超高層建筑技術的發展,這種方法會得到廣泛的使用。
1.3整體滑模法與整體爬模法的運用。
超高層建筑的特點就是施工難度大、超高層施工對各階段的工程質量都有很高的要求,為了保證安全的同時達到降低成本、縮短工期的目的整體爬模法與整體爬模法的運用已經在超高層建筑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及認可,隨著施工技術的不斷發展,超高層建筑施工的整體性得以保存,運用整體滑模法和爬摸法,施工時作業面得以擴寬,在減少外部附著的同時減少了高空交叉作業,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保障了高空作業的安全性。
1.4泵送混凝土技術。
泵送混凝土技術已經在我國建筑施工中得到廣泛的使用。不僅在橋梁、地鐵、軌道中得以使用,更是超高層建筑中不可缺少的施工技術。由于超高層建筑施工時難度較高,解決重量大、壓力大的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常規的混凝土施工技術需要大量的機器和水泥,很難滿足現代超高層建筑的施工要求。
1.5鋼結構施工技術。
超高層建筑的鋼結構施工是超高層建筑施工的重點,鋼結構主體的安全性決定了整個超高層建筑的安全性能。鋼結構的施工速度較快、施工強度較高。鋼結構主要包括重型鋼結構、輕型鋼結構、鋼和混凝土的混合結構等。鋼結構的工程量大、安裝標準較高、對塔吊的功能、爬升高度等都有較高的要求。超高層建筑施工要注意垂直運輸機械的使用,要注意保證現場施工的管理,加強混凝土搗鼓,注意安全施工等以保證超高層鋼結構施工的安全。
以上介紹超高層建筑中廣泛應用的五種施工技術,在超高層建筑的設計施工中,首先應考慮到工程質量,而施工技術是保障工程質量的根本。當今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民需求不斷增加,超高層建筑越來越多,人們對其外形及使用功能的要求也越高,這都對超高層施工技術的提高有了新的要求。在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前提下,應該多研究開發新的超高層施工技術并應用到實際工程中,以保證超高層建筑的質量、保障人民的財產安全、提高建設項目的經濟效益。
2、超高層施工技術實例
由于當今社會的發展,人口增長迅速,人均占有土地量的減少,我國超高層建筑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超高層建筑作為城市化現代化的標志對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國超高層建筑的現代施工技術,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發展迅速,下面以重慶環球金融中心為例具體介紹超高層建筑施工技術。
2.1超高層測量。
高程主要采用全站儀測天頂距法進行傳遞,采用激光鉛直儀進行軸線控制網的豎向傳遞。當施工至10層、26層、41層、55層、70層時用GPS全球衛星定位儀檢測控制點的準確度。
2.2塔樓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
主塔樓地下室底板第一施工區面積2191平方米,澆筑混凝土梁約2000立方米。混凝土澆筑進行90天強度試配的同時要求進行28天強度試驗,通過對比選擇保證能夠同時滿足兩個設計強度性能的配合比,澆筑時現場配備2臺HBT80C輸送泵同時澆筑該區底板,一臺備用汽車泵。經計算,塔樓底板大體積混凝土養護通過在底板面覆蓋兩層塑料薄膜和三層阻燃麻袋來控制混凝土的內外溫差可滿足要求。并采用一線通過對混凝土進行測溫監控。
2.3核心筒爬模施工。
主塔樓核心筒剪力墻結構采用整體爬模技術施工,由塔樓筏板面開始,以加快工程的施工進度,塔樓外框架樓層結構采用分片爬架施工,由二層結構開始外框柱及梁板模板選用優質膠合板模板,夜壓自爬模是以液壓為動力,通過油缸雙向作用,使導軌與架體實現相互爬升,整個爬升過程均不需要任何其他吊升設備,大大減輕了主塔樓塔吊的垂直運輸負擔。
2.4混凝土超高泵送。
經計算,泵送到320.3米高度的混凝土出口壓力大約需要大于20MPa,塔樓施工至20層以上時擬選用三臺中聯重科的HBT90.40.572RS超高壓混凝土泵,其中一臺備用,旅機理論出口壓力達40MPa,可以滿足該項目混凝土泵送施工并投入2臺HG80E蘇布料機完成操作層的布料要求。
2.5鋼結構施工。
塑鋼柱內鋼管-1層至9層采用1層一段進行分節,10層至29層采用2層一段進行分節,30至42層采用3層一段的方式進行分節,最大構建長度10.2米,重量9.9噸,胭管柱吊裝利用四點吊裝,吊裝過程中應注意鋼管柱的下端與地面的距離,肪止擦傷構件。加強層析架采取地面拼裝,整體吊裝的方式進行安裝。鋼板剪力墻焊接順序為橫向焊縫焊接完成后焊接豎向焊接縫將其連成整體,鋼管柱采用對接焊縫進行焊接連接。
型鋼混凝土柱采用木模施工,施工時在柱內鋼管上焊接四個螺帽,M14對拉螺桿加固,螺栓間距600,豎楞采用10*10木方,外圍用鋼管固定。
通過實例可看出超高層建筑施工是一項系統的、復雜的高要求的工程,對于超高層施工建設必須有周密的施工計劃和施工組織方案。為確保工程施工質量必須考慮到施工現場條件、施工人員安全管理、各施工階段的安排管理、工程特點等。在深入分析工程施工本身要求的同時通過周密的計劃完成既定的工程施工方案,滿足工程施工要求,保證超高層建筑的質量及人民財產的安全。
結束語
在現代的超高層結構建筑施工中,必須要對施工技術進行科學合理的應用,才能夠在保證超高層建筑質量和性能的同時,提高建筑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超高層結構建筑施工技術更加成熟,因此 ,在將來的超高層建筑工程中,必定能夠有更大的突破。
【參考文獻】
[1] 崔曉強. 超高層建筑鋼結構施工的關鍵技術和措施[J]. 建筑機械化,2010(2).
[2] 王輝.淺析高層建筑中的現代施工技術應用[J]. 建筑施工,2010(12).
[3] 陳輝.淺析超高層建筑樁基的設計與施工要點[J]. 建筑施工,2010(12).
[4] 董芳. 高層建筑混凝土的強度控制[M].北京:中國建筑大學出版社,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