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小平
【摘要】隨著現代城市對景觀環境要求的不斷提高,大樹移植以其能快速優化城市綠地結構、改善城市綠地景觀等特點逐漸被采用。大樹移植?;罴夹g也成為我國園林工作者面臨的新課題。我施工的工程中有很多大樹移植成功的案例,現將我工作中的幾點經驗體會介紹如下:
【關鍵詞】園林;大樹;移植
一、前期準備
1、制訂移植方案
大樹的來源多數不是出自苗圃,而是零星散生在各地,甚至荒山野地,環境條件較為復雜。樹體高、樹齡大,根系分布范圍深廣,給挖掘、運輸、栽種和栽后的養護管理帶來了難度。掌握苗木生物特性、生態習性及苗木來源地、種植地的土壤等環境因素。因此,對種植季節、切根處理、修剪方法、挖穴、起樹、運輸、種植技術與要求、支撐與固定材料、機具準備、養護管理、應急搶救及安全措施等,都要事先制訂好方案。
2、移植樹木選擇
從植物生理學分析,無論人工、天然樹木,其生長都有方向性,在同一立地條件下,陽坡的樹冠大于陰坡;陽坡的側根短于陰坡;陽坡的葉片大于陰坡;陽坡的結實多于陰坡。移植前必須在朝陽方位的胸徑部位劃上記號。移植木最好選擇在交通便利、林分郁閉度小的立地或孤立樹,平地比斜坡地生長的移植要好。在直徑相同的條件下,樹矮的比樹高的移植木要好,樹葉小的比樹葉大的要好,針葉樹比闊葉樹要好,軟闊葉樹比硬闊葉樹成活率高。
3、移植時間
落葉樹移植應在落葉以后到第二年春天發芽前最為適宜,這時樹木落葉,進人休眠期,樹木的代謝基本停止。另外,大樹經歷了冬眠,植物的生理代謝趨于復蘇,容易成活。常綠樹移植應在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或第二年3月至6月(梅雨季節最為適宜)。梅雨季節移植稱生長期移植,移植的成活率與雨季的天數密切相關,最好選擇開始入梅時移植,使移植的植物經歷整個梅雨季?!雒繁仨毤訌婐B護管理,以防出現回芽。針葉樹則可在秋季移植,種植時間最好選擇陰天或多云無風的天氣,在傍晚前移植更佳。
4、移植機械
準備好必須的機械設施(如吊車、平板運輸車等)、人力及輔助材料,并實地勘測行走路線,制定出詳細的起運栽植方案。
5、選苗及苗木處理
選擇生長強健、發育充實、無病蟲害、符合綠化設計要求的苗木,預先進行疏枝、短截及樹干傷口處理(涂白調合漆或石灰乳)。
6、栽植地樹穴處理
如雪松樹穴除考慮土坨大小外,還要預留出人工坑內作業空間(土坨至坑邊保留40~50厘米),樹穴基部土壤保持水平。如需換土,一定要將虛土夯實并用水下沉(防止因土壤不平樹木放入后發生傾斜)。
二、起運栽植
1、時間
植樹時間在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此時樹木還在休眠,樹液尚未流動,要做到隨起、隨運、隨栽、隨澆。
2、起苗
挖掘應距根部中心120厘米左右,沿規定的根幅外圍垂直向下挖。遇粗根時用手鋸鋸斷,以免根部劈裂,當側根全部挖斷后,將樹身推倒并切斷主根,盡理不傷根皮和須根,保留原土。胸徑小于15厘米的常綠樹,挖出土球后,需用濕潤過的草繩網絡式包扎土球。如胸徑超過30厘米,可用木質方箱包裝,以鋼絲繩或螺絲釘使箱板緊緊圍住土塊,然后將土塊底部挖空,附上底板并捆扎牢固。對于移植容易成活的落葉樹,干徑在10-20厘米的,如懸鈴木,青桐等,可以裸根移植,但必須在落葉后至萌芽前當地最適季節進行。
3、移植木修剪
主要是減少水分蒸發、便于運輸和栽植。原則上針葉樹不修剪,闊葉樹可適當修剪。一般以疏枝為主,短截為輔。修剪強度應根據樹木種類、移植季節、挖掘方式、運輸條件、種植地條件等因素來確定。一般落葉樹可采取定形、抹頭法重任剪,如懸鈴木:常綠樹種萌發力較弱的大樹以疏枝、去葉為主,除去病柱,枯枝、平衡枝,重疊枝及多余的葉片,但保持完整的樹形,如桂花、廣玉蘭;對萌發力較強的常綠樹也可采取定形輕抹頭辦法,如香樟。
4、運苗
苗木過于高大,行走路線上有線路時,必須使苗木保持一定的傾斜角度放置。為防止下部枝干折傷,在運輸車上要做好支架。
5、栽植
事先挖好的栽植穴的直徑應比土球大30-40厘米,比木箱大50—60厘米,深度要深20-30厘米,種植穴內施基肥。市區地下土質差的,不僅樹穴應盡可能挖得大些,還要備好種植土和營養土。栽植時要保持樹木直立,方位正確(如方向錯位樹木緩苗期延長7天左右,成活率低20%左右),分層埋土踏實,第一次澆定根水必須澆透樹穴。裸根樹木移植可采用“灌漿法”,使樹根與種植土緊密結合。栽后用草繩繞干井澆濕,可保持樹干濕潤,防止樹干水分氣蒸發。設立支撐,防止根部搖動、透氣,影響成活。支柱與樹干相接部分要墊上蒲包片,以防磨傷樹皮。
三、移植后的撫育管理
1、旱季的管理
6~9月,大部分時間氣溫在28℃以上,且濕度小,是最難管理的時期。如管理不當造成根干缺水、樹皮龜裂,會導致樹木死亡。這時的管理要特別注意:一是遮陽防曬,可以樹冠外圍東西方向搭"幾"字型,蓋遮陽網,這樣能較好的擋住太陽的直射光,使樹葉免遭灼傷;二是根部灌水,信預埋的塑料管或竹筒內灌水,此方法可避免澆"半截水",能一次澆透,平常能使土壤見干見濕,也可往樹冠外的洞穴灌水,增加樹木周圍土壤的濕度;三是樹南面架設三角支架,安裝一個高了樹1米的噴灌裝置 ,盡量調成霧狀水,因為夏、秋季大多吹南風,安裝在南面可經常給樹冠噴水,使樹干樹葉保持濕潤,也增加了樹周圍的濕度,并降低了溫度,減少了樹木體內有限水分、養分的消耗。沒條件時可采用"滴灌法",即在樹旁搭一個三角架,上面吊一只儲水桶,在桶下部打若干孔,用硅膠將塑料管粘在孔上,另一端用火燒后封死,將管螺旋狀繞在樹干和樹枝上,按需要從沒方向在管上打孔至滴水,同樣可起到濕潤樹干樹枝、減少水分養分消耗的作用。搭棚遮蔭。對一些特別需要的樹木,夏季搭建蔭棚以防過于強烈的日曬。
2、雨季的管理
南方春季雨水多,空氣溫度大,這時主要應抗澇。由于樹木初生芽葉,根部傷口未愈合,往往會造成樹木死亡。雨季用潛水泵逐個抽干穴內水,避免樹木被水浸泡。
3、寒冷季節的管理
要加強抗寒、保暖措施。一要用草繩繞干,包裹保暖,這樣能有效地抵御低溫和寒風的侵害,二是搭建簡易的塑料薄膜溫室,提高樹木的溫、濕度,三是選擇一天中溫度相對較高的中午澆水或葉面噴水。
4、移栽后的施肥
由于樹木損傷大,第一年不能施肥,第二年根據樹的生長情況施農家肥或葉面噴肥。新植的大樹,根系吸收肥力差,不宜進行地面施肥??刹扇∪~面噴肥的辦法,選擇早晨、晚上或陰天進行,施低濃度、速效肥,一般每半個月進行一次。如在噴施后6~8小時內降雨,應及時補噴。待確定根系已萌發后,可進行土壤施肥,施肥時應做到薄肥少施、勤施,防止肥大燒根。
此外,在人流、車流比較多的地區,對大樹要設置隔離圈,防止破壞。
四、移栽后病蟲害的防治
樹木通過鋸截、移栽,傷口多,萌芽的樹葉嫩,樹體的抵抗力弱,容易遭受病害、蟲害,如不注意防范,造成蟲災或樹木染病后可能會迅速死亡,所以要加強預防。可用多菌靈或托布津、敵殺死等農藥混合噴施。分4月、7月、9月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連續噴本次藥,每星期一次,正常情況下可達到防治的目的。
我認為,只要從以上各個方面嚴把質量關、操作關、防護管,就能攻克大樹移植成活率低這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