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家令
摘要:目的:對比腹腔鏡微創手術與傳統開腹手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2年3月到2014年9月我院確診的80例急性闌尾炎患者,按患者編號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患者傳統開腹手術,觀察組給予患者腹腔鏡微創手術。對兩組患者間住院時間、手術時間及術后并發癥情況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為22.5%,顯著低于對照組的 5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相對于傳統開腹手術而言,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急性闌尾炎具有顯著臨床效果,同時可減少并發癥的出現,具有臨床大力推廣意義。
關鍵詞:腹腔鏡微創手術;傳統開腹手術;急性闌尾炎
急性闌尾炎是臨床上較為普遍的腹部疾病,以手術治療方式為主。隨著醫療科技的不斷發展,手術方式逐漸從傳統開腹手術過渡為微創手術,微創手術憑借自身創傷小、安全性高、恢復快等優勢[1],得到臨床廣泛應用。本研究對2012年3月到2014年9月我院確診的80例急性闌尾炎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比較腹腔鏡微創手術與傳統開腹手術對急性闌尾炎的治療效果,為臨床提供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急性闌尾炎患者,按患者編號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男46例,女34例,年齡12-79歲,平均年齡(39.13±6.72)歲;發病時間5h-8d,平均發病時間(50.13±2.46)h;其中急性化膿性闌尾炎17例,急性單純性闌尾炎15例,急性壞疽性闌尾炎8例。觀察組男44例,女36例,年齡14-80歲,平均年齡(40.22±5.48)歲;發病時間4h-9d,平均發病時間(49.87±2.63)h;其中急性化膿性闌尾炎20例,急性單純性闌尾炎14例,急性壞疽性闌尾炎6例。統計學比較兩組間年齡、性別、發病時間及病理類型等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對照組采用傳統開腹手術治療方式,給予患者硬膜外麻醉,采用右下腹直肌外緣或麥氏切口,找到闌尾位置并進行切除;利用常規方式清理腹腔內殘留物,必要時放置引流管;手術完成后,給予患者相應抗生素。
1.2.2 觀察組采用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方式,同樣給予患者硬膜外麻醉,采取平臥位姿勢;臍上為進鏡孔,平臍處為操作孔,臍下中線為輔助操作孔,放入腹腔鏡;進鏡前觀察有無組織,若發現應及時處理,確保相關器材正常運行,控制腹腔壓力維持在11-14mmHg內;在進行闌尾切除時,采用電凝方式夾閉闌尾系膜,若闌尾根部較為嚴重,應采用7-0單純結扎方式;對于嚴重積液感染情況,適當放置引流管。
1.3 觀察指標 ①手術情況:觀察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②術后并發癥情況:對比患者術后切口感染率、術后疼痛及腸粘連情況等。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14.0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若P<0.05,則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手術情況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見表1。
2.2 術后并發癥情況 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為22.5%,顯著低于對照組的 5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見表2。
3討論
急性闌尾是一種常見的外科疾病,其發病因素尚不確定,但多與梗阻、感染、胃腸道功能障礙等因素有關[2]。其典型臨床癥狀表現為闌尾缺血充血、腹痛腹脹、闌尾壁缺血壞死、 腹肌強直等,如未得到及時治療,則會引發腹膜炎、膿腫、內外瘺以及化膿性門靜脈炎等并發癥[3]。現階段臨床治療手段主要為切除闌尾手術,但由于各種因素限制,如操作失誤、機械故障等,均會導致患者術后切口感染等并發癥出現,據相關數據顯示[4],患者術后切口感染率達5%-30%,因此,如何安全有效的治療急性闌尾炎是臨床首要任務。微創手術作為一種新型治療手段,由于腹腔鏡下視野較廣,有利于進行精確診治,從而降低術后切口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率。腹腔鏡微創手術有效彌補傳統手術創傷大等缺陷,迅速得到臨床高度關注。
在本次研究中,將我院80例急性闌尾炎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分別給予傳統開腹手術與腹腔鏡微創手術。對比結果顯示,在患者住院時間、手術時間及術后排氣時間等方面上,觀察組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為22.5%,顯著低于對照組的57.5%,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與傳統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微創手術不僅有效改善患者治療效果,且降減少后切口感染、腸粘連等并發癥的出現。
綜上所述,相對于傳統開腹手術而言,腹腔鏡微創手術應用于治療急性闌尾炎具有創口小、安全性高、恢復快等優勢,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另一方面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減輕患者經濟負擔,為一種安全高效的治療方式。
參考文獻:
[1]何花,佘銅生,顏玉芳.82例闌尾炎的超聲診斷及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2,2(24):117-118.
[2]鄒再軍.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急性闌尾炎臨床療效對比觀察[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3,19(5):672-674.
[3]毛獻雙,賴萬強,楊劍波.腹腔鏡手術中闌尾炎與結腸癌并存11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34):8482-8482.
[4]曹建國,李志洲,王曉剛等.不同術式闌尾切除術后切口感染的對比分析一項大型多中心回顧性研究[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4,29(12):954-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