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洪萍


摘要:目的:觀察心理狀況分析以及護理干預對子宮及卵巢切除手術患者的影響效果。方法:選取某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間進行子宮及卵巢切除手術患者共100例,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以及心理狀態分析。結果:實驗組患者術后出血量、并發癥發生率、術后疼痛程度、住院時間、患者護理滿意度以及患者消極情緒消除等方面均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實行有效的護理干預以及心理分析能夠對患者術后的不良情緒干預情況進行有效的改善,具有臨床推廣及應用的價值與意義。
關鍵詞:子宮肌瘤切除;卵巢腫瘤切除;護理干預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analysis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uterine and ovarian surgery to remove the influence of the effect. Methods: selecting a hospital during August 2012 to August 2014,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uterine and ovarian resection surger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50 case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with blood los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ostoperative pain degree, hospitalization time, patient care satisfaction and eliminate were bet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ith negative emotions is simila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eff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psychological analysis to bad mood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 and significance.
Keywords: uterine flesh tumour excision; Ovarian tumor exci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子宮及卵巢疾病患者在進行手術后,即便疾病得到了控制,但是患者常由于生殖臟器損失產生消極影響,進而出現恐懼、焦慮或憂郁等負面情緒[1]。為了避免患者在術后出現消極心理,對實行子宮及卵巢切除手術的患者進行心理狀況分析以及相關護理干預具有重要意義。本次研究中選取某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間行子宮及卵巢切除手術患者共100例,將所有患者進行分組后采用不同心理狀況分析以及護理干預,對其臨床的護理效果進行評價,現將具體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某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間行子宮及卵巢切除手術患者共100例,經診斷后判定,所有患者均符合本次臨床診斷護理標準。經患者簽署研究同意書后,將100例患者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50例。實驗組50例患者中,年齡38-56歲,平均年齡(47.23±6.06)歲;對照組50例患者,年齡36-58歲,平均年齡(48.74±6.12)歲。100例患者中,子宮肌瘤切除手術患者52例,卵巢腫瘤切除手術患者36例,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12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臨床癥狀等一般資料進行對照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護理方法
在對照組50名患者的臨床護理當中,采用一般的常規藥物,保證兩組患者在進行對比研究過程中治療方法不存在差異。護理人員對患者保障基本的常規性護理。對患者過敏史、基本情況了解后,建立完整患者健康檔案。護理過程中予以心理方面安慰,避免出現因心理壓抑造成疾病復發情況。要求家屬適當進行陪同,減少患者內心孤獨感。
1.2.2實驗組護理方法
采用上述對照組基本護理方法,進行術后并發癥護理干預。對需要手術的患者進行術中注意事項講解,緩解患者緊張感[2]。在護理過程中,了解每位患者性格特點、生活習慣、等資料,對病情有清醒認知,進行評估后針對性護理。按照醫囑服用常規藥物,定期進行疼痛、出血情況檢查。配合醫療手段,消除消極情緒。對患者日常生活起居細致護理,合理飲食調整正常生物鐘[3]。
1.3療效判定
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在術后不同護理方法實行情況下,需進行相關資料的收集,收集資料內容為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術后患處出血情況、疼痛情況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等。主要以漢密頓抑郁量表進行觀察與判定,對患者抑郁情緒進行劃分:未出現抑郁情緒;只在問到時才訴述;不用言語也可以從表情,姿勢流露;病人表情、動作幾乎完全表現。漢密頓抑郁量表評分中值分數為14分,當患者抑郁程度得分高于14分時,可以判定患者具有嚴重抑郁消極情緒。
1.4統計學處理
通過上表當中兩組患者不同護理干預后的密頓焦慮量評分、抑郁評分以及緊張評分相比較后,觀察組每一項數據均低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對照組與實驗組患者術后各項基本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各項基本指標比較結果[n(%)]
經過對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病率、出血量、術后疼痛程度以及住院時間方面等方面比較可以發現,實驗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就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而言,實驗組患者滿意度為90%明顯高于對照組72%,兩組差異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導致女性子宮以卵巢疾病產生因素比較復雜,一般情況下與生活習慣以及飲食有關。病程越長對患者治療效果影響越大,并且病情恢復程度不穩定,預后效果較差。患者在進行切除手術后會產生抵觸治療、悲觀失望以及焦慮緊張的心理。但是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以及心理分析,能夠在患者生活、心理以及生理方面予以改善,使其恢復治愈疾病的信心。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50例患者在手術后的出血量、并發癥發生率、術后疼痛程度、住院時間以及患者護理滿意度等方面均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實行有效的護理干預以及心理分析能夠對子宮肌瘤及卵巢腫瘤患者術后的不良情緒干預情況進行有效的改善,具有臨床推廣及應用的價值與意義。
參考文獻:
[1]梁瀛.淺析子宮切除患者的出院隨訪和相關的護理指導[J].中國醫藥指南,2014,07(33):314.
[2]邱潤華.婦科擇期手術患者術前心理狀況調查及對策[J].中外醫學研究,2015,16(05):69-71.
[3]王紅菊,李玉東.術前護理干預對腹腔鏡下子宮切除患者情緒的影響[J].現代醫藥衛生,2015,04(10):1565-1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