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中文
【摘要】路基沉降監測對于高速公路工程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是對其進行控制的基本依據。實際的監測過程中,應結合監測效率、成本造價、施工影響等多種因素,選取最為適宜的監測方法,以此掌握道路路基的基本沉降情況,并以此為前提,在施工的前、中、后期均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從而將路基沉降控制在最低的水平,提高高速公路工程的總質量。
【關鍵詞】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監測;控制技術
一、路基沉降概述
路基沉降按產生沉降的部位可分為地基沉降和路堤本體沉降。按其產生的原因和次序又可分為:
1、瞬時沉降:是指加荷后瞬時發生的沉降,對飽和土地基,土中水尚未排出的條件下,沉降主要由土體側向變形引起。對于嚴格的土體一維變形情況,瞬時變形很小,接近于0;對于土體的二維或三維變形情況,則瞬時沉降占地基總沉降量的比例較大。
2、固結沉降:是地基沉降的主要部分,是指超靜孔隙水壓力逐漸消散,使土體積壓縮而引起的滲透固結沉降,也稱主固結沉降。固結沉降隨時間變化,沉降時間長。
3、次固結沉降:是指超靜孔隙水壓力基本消散后,主要由土粒表面結合水膜發生蠕變等引起的沉降。次固結沉降通常較小,且歷時較長,在總沉降中所占比例小于10%。因此,在路基設計中,次固結沉降通常不予考慮,只計算瞬時沉降和主固結沉降。
路堤本體沉降產生因素主要有:①路堤填料壓實;②路堤邊坡側向變形;③路堤受汽車動荷載作用范圍內的填料,因受荷載重復作用而產生累積殘余變形。專家學者們已經對路基沉降的預測及計算有了大量研究,本文對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監測與施工控制技術進行了探討與研究。
二、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的監測方法
1、檢測樁
用木樁和鋼釬釘人土中,用水準儀超平,即可測量土體表面的沉降量。此方法比較簡單,只能測定建筑物表面的沉降量,無法測試土體內的某一位置的沉降,對填土施工還有十擾因素。
2、地基系數的檢測(K30法)
路基在外力作用下會產生變形,變形量直接影響到路面的使用壽命。而路基表層變形量很難用物理指標(如壓實度)來衡量。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個力學指標(地基系數)來對工程質量進行控制。K30平板載荷試驗作為一種抗力指標,能夠直觀地表征路基剛度及承載能力,物理意義明確,針對性強,與傳統物理量綱相比具有明顯的優越性,公路路基檢測應該有針對的引入這一檢測方式。
3、沉降杯
將盛水密閉容器置于土中,容器上接出進水管、排水管和排氣管至填土以外。進水管外部與測量杯相連。容器灌水后,容器內部的水位與外部觀測水位一致,則可以通過觀測量杯中的水位得到容器的沉降。其優點是構造簡單,建造低廉,缺點是3根管的埋填要求比較高,如果埋設不平,容易形成氣飽阻塞水管,使測試無法進行,此方法比較少用。
4、磁環沉降儀
磁環沉降儀由分層沉降管、磁環、波紋管和分層沉降儀組成。在路基中間用鉆機打孔至持力層,根據地質情況在相應深度處安裝磁環,下好沉降管后,用膨脹土封孔,以便磁環和地層同步沉降,用分層沉降儀測量各磁環的位置,分別計算各地層的沉降量。其優點是操作簡便,易于測試。其弱點同沉降板相似,主要是影響填土壓實施工,機械容易撞壞沉降管,且形成壓實死角,降低壓實質量。
5、水平測斜儀
與水壓式剖面沉降儀相似,水平測斜儀也由沉降管和二次測試儀器組成。不同的是水平測斜儀無需注水系統,其沉降管是特制的PVC管。
探頭內的主要元件是伺服加速度傳感器。由于地基沉降,探頭處于傾斜方向,通過重力加速度在敏感水平軸上的投影,可精確測量探頭的傾角,再根據探頭長度得到探頭兩端的高程差,從而得到沉降值。
三、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的控制技術
1、施工前控制
1.1強化地質勘察
對于路基沉降而言,其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使地面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沉降,所以可以從掌握地面沉降情況中入手。路基出現沉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土層被壓實,使其形狀發生了不規則的變化,路基的沉降不僅僅與路堤的高度及斷面有關,還會受到地質條件的影響。所以,對路基沉降原因進行細致的分析和探索是控制沉降的重要基礎。對于一些地質報告較為復雜、特殊的部分,需要加強勘察,盡可能的擴大范圍,在切實掌握地質情況的前提下,合理解決道路路基沉降方面的問題。
1.2改良土性
①排水固結
在軟土路基中安裝豎直方向上的排水設備,使其在自身具備的滲透性作用下,將軟土路基中的水分排出,使其形成固結沉降,提高土體的實際強度與承載能力,以此降低路基的沉降量。若運用超出堤壩負荷進行預壓則可將此過程稱之為重載。
②強夯加固法
強夯加固法具有很大的適用范圍,而卻成本低廉,操作簡便,可實現就地取材。但是對于具有一定粘性的軟土路基而言,由于此類路基的含水量過大,所以即使受到了劇烈的撞擊,也無法快速將水分排出,使得路基上土體逐漸呈現出液化的形態。
2、施工過程控制
2.1密切注意挖方段施工
在施工過程,需選用具有一定滲水性的材料將挖方位置的土層進行更換,一般情況下,深度應達到80cm左右。任何一種需要壓實或挖掘的位置,都應緩慢執行,切不可突然更改,而且排水溝必須要延伸至溝底,以此確保路堤中不會進水,減少路面的沉降量。
2.2密切注意不良地質條件段施工
對于基礎條件較差的路段,需將其軟層全部清理,然后運用具有一定防滲能力的材料進行重填,保證路基的高度切實滿足設計要求。路基是道路的主體,不允許出現任何問題,所以必須要嚴格依照規范對其各個部分進行檢驗,如果存在不合標準的情況,應立即對其進行處理和整改,從而有效防止高速公路路面出現大范圍的沉降。
3、施工后控制
3.1觀測斷面設置
觀察并測量路基斷面的縱向間隔距離,通常情況下會保持在20-50m以內,如果地形規模較大或條件變化明顯,則需適當加寬過渡段。
3.2觀測測試項目
注重道路建成后的沉降監測。對于常規的路基土而言,可使用混凝土樁觀察測點兩側的沉降程度。對于軟土路基而言,需結合路基的實際厚度,在坡腳樁處設置觀測點。
3.3路基沉降預測
在道路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應對路基沉降的實時監測信息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并將其進行分類和整理,根據監測結果和施工路段中沉降的實際速率進行填筑施工工作,如果路基的形變速率過大,則應立即對填筑的速度進行調整。在此基礎上,對路基可能發生的沉降進行預測,并制定相應的處理方案。
結束語
總而言之,基于引發路基沉降的多元化因素,我們只有制定科學有效的控制處理措施,良好應用施工預防處理技術,才能降低不良損失,控制不均勻沉降現象,提升公路工程整體建設質量水平,并創設顯著效益。
參考文獻
[1]孫良倩.高速公路路基沉降觀測[J].企業技術開發,2011,(4):24-25.
[2]全雷.對高速公路軟土路基沉降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15):15-39.
[3]白志平,杜玉良.高速公路軟土路基沉降與穩定監測[J].交通標準化,2012,(10):82-86.
[4]童建軍,張強鋒.原位測試技術在地基處理效果檢測中的應用[J].鐵道建筑,2012,(4):46-48.
[5]劉堯軍,趙玉成,馮懷平.路基沉降監測方法應用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2,(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