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亞蘭
摘要:目的:探討人性化護理在新生兒肺炎護理中的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來我院治療肺炎的新生兒患者90例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并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使用常規的新生兒肺炎護理措施,而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還實施人性化護理措施,然后觀察患者在治療后的體溫變化,對比恢復到正常體溫所需的時間以及復發率,同時觀察通過不同的護理臨床治療的有效率。結果:觀察組中患兒恢復正常體溫所需要的時間為(2.35±0.4)d,而對照組為(4.51±0.6)d,觀察組明顯短于對照組,在復發率方面,觀察組為8.9% ,對照組為22.2% ,兩組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且治療后的有效率,觀察組也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新生兒肺炎的護理中,使用人性化護理,不僅能夠促使患者的體溫更快的恢復正常,還能提升治療的有效率,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新生兒肺炎 人性化護理 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umanized nursing in the nursing of neonatal pneumonia. Methods: from April 2013 to April 2014, 90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uman nursing measures.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time of recovery of normal body temperature was (2.35 + 0.4) d,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4.51 + 0.6) 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2.2%, the control group was two,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nursing of neonatal pneumonia, the use of humanized nursing, not only can promote the patient's body temperature faster recovery normal, but als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reatment, 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 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use.
Keywords:Neonatal pneumonia Humanized nursing Effect
新生兒肺炎根據病因的不同可以分為:新生兒吸入性肺炎以及新生兒感染性肺炎,前者主要是由于新生兒吸入羊水、胎糞或者乳汁以后引起肺部化學性反應,臨床表現為氣道阻塞。呼吸困難、肺部出現炎癥等,而后者可發生在產前、產時、或產后。新生兒肺炎在新生兒病例中是發病率比較高的一種疾病,嚴重的甚至導致新生兒死亡,在治療新生兒肺炎的時候,其護理也相當重要,在進行新生兒肺炎護理的時候使用人性化護理模式,一定要以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需要為中心,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從而提高護理的質量,本文就重點對人性化護理在新生兒肺炎護理中效果進行了研究,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來我院治療肺炎的新生兒患者90例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并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5例,其中對照組中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齡在1~20d ,平均年齡為12.5d ,其中30例為足月兒,15例為早產兒,體重在2.1kg~5.0kg ;觀察組中男性20例,女性25例,年齡在1~23d ,平均年齡為12.3d ,34例為足月兒,14例為早產兒,體重在2.0kg~4.9kg ,經確診,兩組患兒都沒有嚴重的器官功能障礙以及心理衰竭疾病,并且都符合新生兒肺炎疾病的診斷標準,對比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基本資料,無明顯差異,不含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對比。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的新生兒肺炎護理措施,并且對患者的家屬進行簡單的健康教育宣傳等。而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還實施人性化護理措施,具體方法如下:(1)護理人員要隨時保持病房的安靜整潔、空氣新鮮,溫度以及濕度要合適,切忌干燥嘈雜,使患者有一個舒適的休息環境;(2)針對一些新生兒哭鬧或者煩躁不安等,護理人員要及時對其進行安撫,注意動作要輕柔,語氣要溫柔,可以通過輕撫患兒,讓其感到安全感,從而改善患兒的情緒;(3)由于患兒的抵抗力還很差,所以患兒在治療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暖,暖箱的溫度要根據患兒的日齡、體重等情況隨時調整,確保溫度適宜;(4)患兒的氣道黏膜充血水腫,所以使得氣道阻塞,因此,護理人員要隨時對患兒的氣道阻塞情況進行檢查,隨時將患兒氣道中的痰液等吸出,同時,根據患兒氣道的情況可以適當選擇霧化吸入;(5)在喂養上,要注意營養的搭配。
1.3觀察指標
通過對兩組患兒不同的護理方法,觀察兩組患兒在治療后的體溫變化,記錄患兒恢復到正常體溫所需要的時間以及復發率,同時對比治療后的效果以及有效率,治療后的效果可以分為四種:治愈:肺部陰影全部消失,炎癥吸收;顯效:肺部陰影明顯縮小,炎癥吸收情況較好;有效:肺部陰影略有縮小,炎癥有一定程度的吸收;無效:肺部陰影以及炎癥無明顯改善甚至惡化。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組間數據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兒體溫恢復時間以及復發率對比
通過對兩組患者體溫的觀察,觀察組中患兒恢復正常體溫所需要的時間為(2.35±0.4)d,而對照組為(4.51±0.6)d,觀察組明顯短于對照組,在復發率方面,觀察組為8.9% ,對照組為22.2% ,兩組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下表1所示:
2.2兩組患兒臨床治療的有效率對比
通過對兩組患兒治療后的效果對比,觀察組中治療有效率為88.9% ,而對照組中為64.4% ,兩組差異對比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下表2所示:
表2 兩組患兒臨床治療的有效率對比(n,%)
3、討論
人性化護理模式的核心是以患者為中心,結合了各項護理措施,充分的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所以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在目前的醫學護理上,人性化護理越來越被重視,成為了主要的護理模式之一。新生兒肺炎在新生兒病例中是發病率比較高的一種疾病,具有發病快、起病急等特點,所以做好新生兒肺炎的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應用人性化護理模式不僅可以很好的控制患兒的體溫,幫組改善其臨床癥狀。
在人性化護理中模式中,由于患兒身體的抵抗地不是很好,所以在環境上,應當充分考慮患兒的承受能力,將室內的溫度、濕度等控制在合適的范圍內,注意定時通風,同時在病房的布置上,可以在墻壁上添加一些暖色調的壁畫或者卡通圖案等,盡量使其人性化;對一些發熱的患兒,可以通過敷毛巾在患兒的頭部,從而達到為其散熱的目的,或者用酒精擦拭患兒的身體,如果還是不退熱,可在醫生的叮囑下進行藥物治療;另外,護理人員還應當積極同患兒家屬進行交流,向其講解新生兒肺炎的相關知識,一方面使其有一個心理準備,另一方面也可以穩定其情緒,并且鼓勵家屬與護理人員共同配合患兒的臨床護理工作。在本次研究中,使用人性化護理的觀察組其恢復正常體溫所需的時間以及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治療后的有效率也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新生兒肺炎的護理中,使用人性化護理不僅能夠縮短患兒恢復正常體溫的時間,還能降低復發率,提升治療后的有效率,有助于患兒的康復情況,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闕文靜. 人性化護理在新生兒肺炎護理中的綜合效果觀察[J]. 中國衛生產業,2014,02:68+70.
[2]武如葵. 新生兒肺炎護理中人性化護理模式的綜合效果分析[J]. 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04:337.
[3]王景. 人性化護理在新生兒肺炎護理中的護理效果分析[J]. 中國實用醫藥,2014,32:212.
[4]何艷華. 新生兒肺炎護理中人性化護理模式的綜合效果觀察要求[J]. 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05:205.
[5]任利華. 人性化護理新生兒肺炎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 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05:234-235.
[6]何麗珍. 人性化護理模式在46例新生兒肺炎護理中的綜合效果觀察[J]. 基層醫學論壇,2015,12:1690-1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