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華
摘要:企業年金不僅是一種企業福利、激勵制度,也是一種社會制度,對調動企業職工的勞動積極性,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完善國家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提高和改善企業職工退休后的養老待遇水平,適應人口老齡化的需要,推動金融市場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等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本文通過介紹煤炭企業年金管理的現狀,提出了優化管理的建議。
關鍵詞:煤炭企業;年金制度;探索思考
企業年金是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重要補充,提高了退休職工的養老金水平。在國有特大型煤炭企業建立年金制度尤為重要,不僅可以保障和提高職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水平,也能夠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核心競爭力。我國在企業年金具體立法方面還是空白,缺少相關政策支持,導致企業年金的運行機制不規范。淮北礦業集團為切實維護職工利益,提高退休職工的生活水平,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及安徽省政府關于建立企業年金制度的有關政策,于2005年建立了企業年金計劃。按照“法人受托全分拆模式”規范運作的企業年金項目,2006年5月,淮北礦業集團與中誠信托在北京正式簽訂了企業年金基金受托管理合同,與中國銀行簽訂了托管合同,與中國工商銀行簽訂了賬戶管理合同,與南方基金管理公司、易方達基金管理公司、海富通基金管理公司等3個投資管理人簽署了投資管理合同。合同的簽訂,標志著淮北礦業集團企業年金計劃正式啟動。
淮北礦業集團作為國有特大型煤炭企業,對建立企業年金制度積極進行探索。2004年,隨著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企業年金試行方法》與《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辦法》的出臺,加之煤炭市場的好轉,企業初步具備了建立企業年金制度的政策依據和經濟基礎。2005年初開始,淮北礦業集團不失時機地把建立企業年金制度提到議事日程,組織專人先學習領會國家有關政策精神,并在學習外部經驗、反復征求基層單位和職工代表意見的基礎上,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制訂了《淮北礦業集團公司年金試行方案》,在2005年6月報安徽省勞動與社會保障廳進行備案后,正式進入實施階段。淮北礦業集團企業年金制度的實施,進一步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
1淮北礦業集團實施企業年金制度的成功做法
1.1充分認識建立企業年金制度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企業年金是整個社會養老保險體系的“第二支柱”,是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薪酬福利結構的一部分,是企業用于吸引人才、穩定職工隊伍,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淮北礦業集團在冊職工10萬多人,年齡結構復雜,退休人員多,且下屬企業效益差別大。面對職工平均收入偏低的狀況,淮北礦業集團充分認識到建立企業年金制度,對于調整企業當前的薪酬福利結構,完善分配制度,提高職工退休后的收入,構建和諧礦區的重大意義。同時,企業正在實施轉型發展戰略,急需留住人才和吸引外部人才,而建立企業年金制度,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建立長效激勵機制,促進淮北礦業集團發展戰略目標順利實現,又十分緊迫。因此,淮北礦業集團選擇了堅持以人為本、建立符合企業自身特點的企業年金制度。
1.2企業年金繳費照顧大多數職工和低收入者的利益。企業年金所需費用,是按照規定采取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的方式進行繳納。其中企業繳費數額控制在實有參保職工上年度職工工資總額的5%以內,在分配的時候采取平攤法,就是根據繳費總額按月平均劃入參保職工個人賬戶。職工個人原則上按本人上年度崗位績效工資的5%繳納,設上限而不設下限,若本人上年度崗位績效工資的5%,超過企業為職工個人繳費標準時,個人按企業為職工個人繳費標準繳納,即個人繳費上限是企業為職工個人繳費的標準。由于在企業繳納部分采取平攤法,個人繳納部分又采取設上限不設下限的方式,既保證了公平性,又充分考慮部分低收入職工的情況,盡可能使所有職工都能享受到企業年金帶來的利益。
1.3讓實施年金制度前退休的人員也享受到企業改革發展的成果。2005年1月1日前已辦理退休手續的職工,雖然不具備參保條件,但考慮到這部分人對企業的歷史貢獻,讓他們也能夠享受到實施年金制度帶來的好處。淮北礦業集團規定,在企業執行企業年金期間,對已退休人員實行生活補貼,補貼金額按季發放,直接劃入其養老金存折本。
1.4在待遇支付時設置過渡期,保護即將退休職工的利益。對于在2015年前退休的職工,由于個人賬戶儲存資金較少,為保護這部分人的利益,對于2005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間退休的職工,自退休次月起,按實際參加企業年金年限(含企業年金中斷年限)等額分月支取年金待遇,個人賬戶儲存額支取完畢后,再按2004年12月31日前退休人員有關補貼標準進行補貼。2014年12月31日后退休的職工,按個人賬戶實際儲存額分10年等額支取。
1.5對有突出貢獻的職工實行激勵政策。為鼓勵職工為企業多做貢獻,對為企業經濟建設做出突出貢獻的職工實行一定的激勵政策。對獲得省級及以上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的,企業當年按其本人上年度崗位績效工資增加10%年金;對獲市、集團公司級勞動模范榮譽稱號的,企業當年按其本人上年度崗位績效工資增加5%年金。
2完善煤炭企業年金管理的思考和建議
2.1慎重選擇企業年金的外部運作機構,確保基金的安全和增值。為保證企業年金的穩健運營,降低風險,淮北礦業集團成立了企業年金理事會,負責企業年金的管理工作。考慮到理事會缺少專業人才,為實現年金基金的保值增值,淮北礦業集團決定選擇符合國家規定的法人受托機構,受托管理企業年金。在2005年三季度,又成立企業年金基金運作調研組,對具有資格的多家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機構進行實地考察,分別對受托機構的業績、市場美譽度,對托管機構的托管規模、托管基金類別、專業團隊以及內控制度,對賬戶管理人的賬戶管理系統、服務承諾和服務能力、內控制度,對投資人的經營業績、經營理念、團隊素質及團隊精神、管理層狀況、決策程序、內部風險控制系統的有效性管理等進行全方位的考察、比較和篩選。
淮北礦業集團選擇企業年金基金管理和運作機構的原則是,堅持在安全的基礎上獲取最大利益。因此,淮北礦業集團的企業年金基金選擇了“法人受托全分拆模式”進行運作,分別選擇了法人受托機構、賬戶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資管理人等管理機構。目前,淮北礦業集團企業年金基金已經進入安全投資運營階段。
2.2健全煤炭企業年金相關法律法規。為了確保煤炭企業年金的管理工作順利進行,要建立健全煤炭企業年金的相關法律法規,因為企業年金運營管理涉及到投資、法律、市場營銷等方面,立法部門應借鑒國外比較成熟和先進的做法,做出更細致和更具有可操作性的規范性規定,煤炭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機構也必須有相應的規范制度。要進一步加強系統監管,強化業務經辦的追溯、回溯功能,強化系統對數據的統計分析功能,形成企業年金實時反映的管理網絡。
2.3完善煤炭企業年金管理結構。煤炭企業年金理事會實際運作中由于專業人才的缺乏,難以有效發揮理事會受托監管責任。合理的聘請外部專家有利于提高理事會決策能力和監管水平。為加強企業年金的規范管理,保證企業年金基金的安全,一定要選擇由國家認定的企業年金監管部門與機構管理運營企業年金基金。對管理機構的運營業績進行考核評價,使企業年金由原來的企業自建自管,完全獨立于企業和所有管理機構的資產,這樣年金資產的長期安全和保值增值更有保障。
2.4建立嚴格的信息披露和報告制度。企業年金信息披露制度可以提高企業年金基金運營的透明度,減少企業年金基金運營中的風險和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