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貽鴻
摘要:傳統的采礦模式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礦產需求,新型的地質勘查技術與找礦技術應運而生并得到了發展。如今礦產資源缺乏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創新地質勘查與找礦技術已成為相關工作者研究的方向,基于此,本方對地質找礦與地質勘查技術方法進行探究。
關鍵詞:地質;找礦技術;地質勘查
前言
如今,我國許多大型的支柱產業面臨著礦產資源缺乏的問題,而我國很多重要的礦產資源均集中在偏遠地區,找礦難度大,開發困難,這對我國的發展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只有充分發揮勘查找礦的作用,盡一切可能挖掘需要的礦產,這需要我們對地質勘查和找礦的常用方法和原則要進行分析,力爭在原方法的基礎之上有所創新,提升地質找礦勘查的水平,積極配合國家的發展戰略。
1.地質勘查方法
1.1合理運用各類找礦數據輔助地質勘查
認真研究相關的各類找礦數據,通過這些數據作為地質勘查工作進行時的輔助依據。在勘查半潛藏礦、地表礦時,一方面采用遙感地質、化探找礦數據資料,另一方面還要結合其他找礦數據資料,進行綜合分析。這樣可以使得勘查工作時間縮短。對于潛藏礦來說,首先要以充足的物探找礦數據資料做指導做好礦產綜合評價。
1.2根據礦地質環境情況推斷地質條件變化
地質勘查工作進行之前,為了后期工作節省時間,可利用高科技地質勘查儀器予以輔助,進而重點分析該區域范圍內的成礦年代以及地質變化情況,提前對參考價值的地質事件表進行制定。例如針對地質的構造類型、基巖成分、地殼移動情況等特征,以年代為順序編制時間表格。
1.3順著礦區發育明顯的地帶進行地質勘查
明確區域性地質變化情況相對復雜或比較明顯的斷裂構造,并仔細觀查其周圍容易產生影響的斷裂構造,結合礦田及礦床的展不形式對斷裂構造特點,待準確掌握區域地質情況的總體變化后進行控制。
通常情況下在礦床與礦田的斷裂構造范圍中,其與礦帶的較大地質斷裂構造會產生很大的夾角,并且有規律在特定的距離內排列,其稱為橫向礦帶規律。此外,在構造應力差異較為明顯的區域,還會形成與平行或次級斷裂區域相似的大斷裂構造控制的礦床、礦田。
2.地質找礦勘測技術的手段
2.1地質找礦的手段
現階段,地質找礦已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也出現了一些符合我國地質需求的找礦手段,比如說重砂找礦法、地質填圖法等等,這幾種方法都是比較基礎、常用的找礦方法,以這些找礦手段為基礎,我們可以得到非常多的地質礦物信息,有效的幫助了相關的人員整體掌控我國地質礦產的分布情況。下面詳細介紹同位成礦理論。同位成礦理論是地質找礦常用的方法之一,一直沿用到現在,幫助地質找礦人員找到了非常多的重要礦產,在地質找礦方面有非常多的貢獻。在該理論看來,規模大的礦床以及巨型的、較為重要的、礦區的形成均存在同位成礦的特征。通過對該理論進行分析我們可以得知,大多數的有色金屬礦產都存在于重要的成礦區帶以及礦床和礦體之中,其中成礦的巖脈會呈現出相應的更新以及演變的特點,該特點能夠深一層的解釋自然局部平衡以及總體的不平衡的狀態以及關系,均從理論上對同位成礦理論進行了支撐。而利用同位成礦理論又能夠發現重要的礦產,這就進一步的驗證了同位成礦理論的可行性。
2.2找礦的技巧
要對區域的大的斷裂和它的地質構造等方面深入的研究,找到這樣區域成礦和地質構造之間的關系和不同分布的研究,從而能夠找到管制礦田礦床分布的次級斷裂的那些構造的形成和發展特征。常出現的情況是:控制礦田、礦床的斷裂構造多與控制區域或礦帶的深大斷裂呈大角度相交產出,并可以一定的間距近平行排列出現,這就是所稱的橫向礦帶規律;同時,在不同構造應力場的條件下,還產出與區域深大斷裂帶近于平行或斜交的次級斷裂構造控制的礦田、礦床成礦帶,并也以一定的間距近平行排列產出。因此,沿不同級次與成礦關系密切的斷裂追索,對比成礦地質條件,易于取得好的找礦效果。
2.3地質找礦勘測過程
(1)分析與研究工作區域的地質情況。通過分析了解工作區域地質的具體環境,像地殼的變動情況等等,能夠掌握各個不同時期與地質有關的時間以及當時的環境,然后可以利用全面、詳細的資料對地質構造以及成礦的關系進行研究,把握住其發展的本質規律,這樣就可以更好地幫助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找礦部署工作了。
(2)前期所積累下來的找礦信息是最直接、有效、作用強的找礦基礎,然后對這些礦化信息進行重點分析、整體把握。信息不僅是方向,而且也是源頭,通過分析整合之前所得到的信息,工作人員可以大致的掌握礦物的空間特點、分布情況等。這對于尋找主要的礦產,確定礦產地域的分布情況,以及界定礦物的類型與礦產分布的特征等方面都有積極地促進意義。然后只需要沿著成礦區帶找礦,就可以加強找礦的質量以及效率。
(3)通過研究地質構造以及地殼的變動情況,能夠發現成礦以及地質構造所存在的關系,能夠找到對礦田以及礦床之中的次級斷裂分布情況進行管制的發展特點。因此,只需要根據不同級次以及成礦之間的關系,然后再與相關的地質條件進行對比,就能夠有效地提升找礦的效率。
3.地質找礦技術的發展趨勢
3.1綜合運用其他領域的先進技術
在對全體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進行培養,使得他們的工作能力得到加強的情況下,結合其他領域的先進技術,來促進找礦工作順利進行。常見的找礦技術有以下幾種:
(1)綜合各個領域的技術進行找礦工作,構建信息化系統,進而使得數據處理和分析功能得到巨大的提升,在數據結果分析可靠的同時,為各項決策提供依據。
(2)按照巖石的物理特性各異的特點來對礦產資源賦存進行判斷。
(3)采用最為先進的科學機械設備,建立找礦體系,進而使得找礦的精度與規范性得到保障。
3.2優化傳統的找礦技術
(1)針對現代礦產深、勘查難、地質條件復雜的情況,甚低頻電磁法應運而生。這種技術是通過對測量電磁頻率的數據進行Fraser濾波處理,然后在依據找礦、控礦、礦體的特性進一步對異常地質分布情況做出最后的判斷,以便很快的確定礦區的準確位置。
(2)X熒光分析技術就是通過一些物質在短時間內受光線激發而發出比激發光波更長的熒光。這種技術在將來的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及作用,其具有快速、便捷、靈敏的優勢。
3.3 GPS感應系統用于數據收集
在今后的找礦技術中,GPS感應系統將會發揮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工作原理就是首先通過衛星而進行無線電導航定位,然后通過計算機系統將三維數據坐標將反饋回來。由于巖石礦體中具有相對穩定的物理結構和化學物質,因此對光譜的吸收能力非常特殊,不同的礦體對光譜感應能力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波譜儀上顯示出的光譜曲線也是不同的。接下來參照資源庫的光譜,對這些光譜曲線進行比對,即可對礦產的礦物質構成進行推斷。
4.總結語
隨著地質勘探技術和找礦技術的不斷發展、完善,地質工作中的管理制度不斷制訂、革新,地質工作者的創新實踐繼續地運用在地質工作中,并不斷地發現問題,指出問題,改正問題,吸取經驗;這樣,我國資源能源的產業將會得到持續的發展,促進經濟水平提高,并走向新型現代化的道路。
參考文獻:
[1]呂增泰. 地質勘查與找礦技術探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12).
[2]易宗旺,雷東軍. 淺談地質找礦勘查技術原則與方法創新[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