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紹了現代煤炭資源高效利用的重大意義以及當前在實現煤炭高效利用中遇到的主要問題,進而指出了構建高效的現代化化工企業的可行路徑
關鍵詞:煤化工;化工產業鏈;高效利用
1、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國內的能源需求量不斷攀升。而我國的主體能源是煤炭,目前探明總儲量在9000億噸 以上,而且煤種齊全。因而以煤為原料,通過制取合成氣,進而合成甲醇、烯烴等的現代煤化工產業,由于具有原料成本低、易獲取的優勢,可部分替代石油化工,緩解國內對原油的依賴,近年來受到了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成為目前資本市場的投資熱點。然而,由于煤化工產業多采用國外技術或關鍵設備從國外購買,因而該行業的發展具有技術、資金密集的特點,在規劃、決策中稍有不慎,就會造成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目前,隨著煤化工行業的粗放式快速發展,已經產生了產能過剩的問題。但企業和地方政府投資煤化工項目積極性仍然很高,個別煤化工項目已經處于過剩狀態或者規劃建設中的產能處于過剩狀態,地方和企業卻繼續投資建設,造成財力、物力大量浪費的同時,也給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因而,如何規劃煤化工項目,投資發展規劃產業鏈,是準備發展煤化工行業的地方政府和企業所必須重視的問題。
2、前期煤化工產品鏈構建
煤化工屬于新興的工業體系,產業鏈相應較短,其產品規劃相對來說比較單一,一般都是煤制烯烴、甲醇、乙二醇等。而企業為了追求經濟利益,為快速地推進煤化工的發展,容易缺乏前瞻性,致使煤化工產業存在重復建設、產業堆積等問題,最終導致產能過剩、市場飽和、企業虧損加大,給企業帶來損失的同時,也造成了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要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在項目建設之初,做好煤化工產品鏈的規劃。國內的煤化工產品市場目前存在著基礎產品及其后續開發不均衡的特點,基礎產品具有較大的市場容量,但目前已基本飽和,利潤較低,如煤基甲醇、二甲醚等;而其后續產品雖然市場容量較小,但由于具有一定的新穎性及技術門檻,市場還尚未完全開發,產品利潤也相對可觀。
3、選擇適合煤種的煤氣化技術
煤氣化是一個熱化學過程,在高溫條件下,用氧氣、水蒸氣等作為氣化劑,將煤中的碳轉化為合成氣燃料,通常是一個高溫、高壓過程,涉及了固(煤粉、爐渣)、液(液體爐灰、爐渣)、氣(合成氣)三相組分。同時,由于原料煤自身為混合物,相對應地造成工藝技術非常復雜,因而煤氣化是煤化工發展中的技術基礎和關鍵。如果在決策中選擇錯誤,將直接導致一個煤化工項目的失敗。煤的氣化技術分類方法較多。按床型可分為固定床、流化床和氣流床;按進料方式可分為水煤漿、干粉煤和塊(碎)煤;按氣化溫度又分為高溫氣化和低溫氣化。目前,國內外的煤氣化技術以氣流床居多,包括殼牌公司的 SCGP 技術、德國魯奇工程公司的 BGL 工藝技術、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的HT 爐技術、西門子公司的GSP 技術和科林公司的CCG技術;水煤漿氣流床技術有GE公司氣化技術、美國DOW 化學公司開發的E-gas 氣化技術等。
4、項目建設管理要高效
現代煤化工是一個資金密集性高、技術密集性高的行業,項目建設通常周期長,資金占用量大,且對施工質量有較高的要求。因而,在施工建設中一方面需要加快進度,以降低資金壓力;另一方面又需要提高建設質量,以保證工程竣工后裝置正常開車。這就要求在項目的建設中需要很高的管理水平。目前的國內化工工程項目建設,通常有業主自營管理模式、“PMC+EPC”管理模式、 “IPMT+EPC+ 監理”管理模式等。業主自營管理模式是業主自己負責工程的管理。我國大多采用業主自營管理這一傳統的項目管理模式。 “PMC+EPC”管理模式是指項目管理承包。PMC是由業主通過合同聘請管理承包商作為業主的代表,對工程進行全面管理。EPC 工程承包商按照合同約定,全面執行工程設計、采購、施工及試
運行服務等。“IPMT+EPC+ 監理”管理模式主要是在項目管理層設立一體化項目管理組 IPMT。IPMT 是由業主方組織并授權的項目管理機構,代表業主對工程進行全面管理。開祥化工有限公司的二甲醚、BDO 等項目建設過程中采用了自主管理模式。在項目建設指揮
部或基建管理部門領導下,按照工程項目劃分為各項目組,配備相應的工藝、設備、儀表、土建等職能人員,各項目組人員嚴格按照工程節點及責任制度進行施工,并建立嚴格的考核和獎懲制度。如設立工程風險抵押金由項目人員自繳,若項目能按時、保質完成,按完成狀況給予 2~3 倍返還;反之,則會被沉淀(扣除)。該辦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建設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不管采取什么樣的工程建設模式,就是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確保工程能夠盡快建設完成,減少資金壓力;同時,要保證施工質量,確保工程交工后的順利運行。
5、重視項目運行中的技術創新
煤化工發展較晚,各項技術尚不算成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此形勢下,誰能夠在技術上不斷創新,誰就能夠走在行業前列,取得發展先期優勢。技術創新就是煤化工企業快速健康發展的關鍵支撐。通過技術創新,不斷實現裝置的高效穩定運營,不斷降低生產成本,是企業必須重視和實現的發展目標。煤化工企業的工藝技術創新包含設計及改進兩方面。一般來說,項目建設前期的設計創新更為重要,因為項目建成后,很難再進行大的改動,但出于某些原因,卻往往被管理者們忽視。項目建設初期,針對用戶方來說,該工藝往往是一種新的技術,設計及工藝人員對該工藝的掌握還達不到如魚得水的程度,設計過程中難免有所紕漏;另一方面,由于工程項目的建設需要占用大量的資金和時間,出于成本考慮,管理層往往要求工程的實施加快、提前完成。這樣,就經常會出現一些現象,某個項目提前完工后,在建設完成后的試車過程中,總是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不進行二次改造就無法正常運行,甚至改造后仍無法運行,給企業造成巨大損失。因而,工程進行前期要對技術的先進性、適用性、可能性及風險進行詳細分析,確保工程建設穩定、快速的同時,保證工藝的合理性及經濟性。另一種創新是在生產中。出于運行穩定性、安全、環保及經濟性等方面的考慮,需要進一步的改進,也就是“技改”。它的重要性毋需多言,但要做好技改的創新工作,除需要工藝純熟的技術人員外,還需要輔以合適的管理制度進行激勵。開祥化工有限公司煤氣化裝置自 2008 年開始試車運行。為提高員工的創新積極性,實施了技術創新成果收購辦法,每年實現技術創新超過100 項;先后實現了加氫反應器放空 H2回收、氣化爐十字支撐飛灰吹掃器改造、甲醇變換催化劑余熱利用、BDO精餾重組分回收、脫離子廢水再利用、循環氣壓縮機電控裝置改造等一系列重要的技術創新,為企業年創造效益超過5000萬元,取得實用新型專利近 20 項,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關鍵的技術支撐。
6、倡導循環經濟理念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還處在重工業的加速期,高耗能的產品仍占相當大的比例,而且實現經濟增長的方式基本上處于依靠物質要素的投入來增加產品數量的粗放型模式,存在著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問題,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還未能有效地協調起來。長遠看,煤化工企業要重視發展中的節能減排、資源循環利用。煤化工作為一個資源密集型企業,具有能源消耗巨大的顯著特點。以煤制甲醇為例,噸甲醇的標煤消耗量一般在 1.9 t 左右。隨著行業的高速發展,資源浪費是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煤化工企業只有實現資源有效利用,走清潔生產道路,組成循環經濟產業鏈,才能實現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通過循環經濟的發展,也能夠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7、結語
煤化工企業的投資建設和發展,占用大量的資源,從企業自身或社會發展來看,都是需要慎重考慮的事情。煤化工企業要結合自身的基礎,在初期做好產品規劃,選擇恰當的煤氣化技術,并抓好項目建設及運行后的技術創新,及企業的資源綜合利用問題,以確保企業及行業的健康、長久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勇.國內大型能源企業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的機遇分析[J].化工進展,2014
[2]阮曉東.新型煤化工帶動煤炭產業轉型持久戰[J].新經濟導刊,2013
[3]甘建平.淺析我國煤化工產業發展規劃的科學制定[J].陜西煤炭,2014
作者簡介:
韓彥紅(1987—),男,漢,陜西榆林人,現就職于陜西東鑫垣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工程管理部,主要從事煤化工工程管理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