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巧云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的不斷發展,生態文明的建設顯得越來越重要。現如今我們已經走入了一個低碳時代,生態城市的規劃對我國目前正面臨資源不足,生態失穩以及國際壓力等現狀的改善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本研究主要通過分析我國在低碳時代下生態城市規劃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應采取的關鍵措施。
關鍵詞:低碳時代;生態城市規劃;問題措施
1、目前我國生態城市規劃正面臨的挑戰
1.1城市生態的規劃未遵循設計基本兩大原則
城市生態規劃設計的兩大基本原則是:尊重人文、尊重自然。根據現階段,我國生態環境與城市化進程,在城市生態規劃設計中遵循當地的生態環境需求以及周圍環境、居民的要求進行合理的生態規劃。而在實際的規劃與操作中,一些地區并未按照兩大設計原則進行規范操作,致使某些地區雖然進行了生態規劃,但是效果不佳甚至是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譬如,在西北等干旱沙塵暴較多的城市中,本應因地制宜,種植一些白楊、沙棘等抗旱、防沙的植被,可是有些設計者與相關人員為了追求城市的美觀性,種植一些并不符合當地生態現狀的觀賞樹木,這就導致當地的城市生態化步伐停滯不前。這種現象的出現,大多是設計者未按照城市生態規劃設計的兩大基本原則對城市進行合理的規劃,到頭來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對城市生態建設毫無意義。
1.2生態城市規劃與實際情況不符
根據城市生態規劃的兩大基本原則,在進行城市規劃時要時刻謹記,要按照當地的生態環境現狀進行合理有效的規劃。不過在實際生活中,仍會存在一些設計者敷衍了事,忽略當地的實際情況,盲目的追隨其他地區的規劃方案或者是將某些小問題擴大化,如此,只會是費時費力而不會有實際效果,事倍功半。在城市化步伐不斷推進的過程中,對城市進行生態規劃越來越重要,在這種現狀下一方面給許多城建、城市規劃、園林設計等專業的人才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有利于引進大量的優秀人才,但也為一些職業素質相對較差的人員提供了可乘之機,影響生態城市規劃的發展步伐,甚至導致與城市生態化步伐脫軌,影響城市經濟的發展。
1.3構建中國特色的生態城市
自古以來,中國的城市規劃思想滿載盛譽,被海內外許多國家稱贊追捧。不過,由于中國近代時遭到帝國主義入侵,許多城市規建思想,譬如“天人合一”“風水”等都沒有很好的繼承下來,并且許多古建筑都遭到破壞。直到中國解放前,城市規劃的概念傳入中國,中國的城建方面才有一定的改變,但是沒有系統的、大范圍的學習。另外,建國以后大部分都在學習蘇聯的建筑學,臨摹蘇聯的城建思想,想要只學其精華,但是,也學到了大量的落后知識,這些知識理論在中國的國情下并不完全適用。在中國改革開放以后,一些西方國家的城建規劃理論引入中國,這時便于原有的蘇聯的建筑理念發生了沖突,而且這些理論的學習應,并不能完全符合中國的實際情況,這就要求中國能夠自己探索出中國特色的生態城市建設模式,只有如此,才能夠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使中國的生態城市建設不會被時代所淘汰。
2、生態城市規劃變革應采取的幾點重要措施
2.1合理遵循生態城市建設的基本原則
合理地進行生態化城市建設對城市建設和發展有重要意義,因此,在進行生態化城市建設時必須嚴格按照相關要求進行,遵守“尊重人文、尊重自然”的城市景觀設計的大原則,相關設計人員在對城市進行設計規劃時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城市環境、城市文化、城市歷史與現代化、生態化、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形成具有當地特色的生態化城市建設體系。在生態化城市建設中,遵循生態化城市建設的基本原則,有利于加快城市生態化步伐,有利于增大當地的綠化帶,改善當地的空氣質量,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同時,對當地居民的身體健康來講也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對城市進行生態化規劃時,必須遵循兩大基本原則,從根本上防止問題的產生,推進城市生態化建設步伐。
2.2生態建設要切合地方發展的實際情況
因地制宜對城市進行生態化建設在城市化建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生態化城市化建設中必須結合當地發展的實際情況,遵守地域性原則,因地制宜更好的進行規劃。尤其是規模較大的項目一定要融合當地文化和歷史,創造更好的園林生態意境,在生態化的過程中更好的達到生態與人文歷史并存。只有這樣,這個地方的生態環境才能在盡可能不被破壞,該地區的生態環境才會更好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才會更加美好。只有在符合當地的發展及生態環境建設,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這種好的方法才符合建設低碳生活的建設目標,同時也是我們城市建設的基礎。只有這種方法才是最為高效的,此種方法對環境建設的要求也是不算太高的,我們不僅要利用這樣的優勢,同時還要在規劃低碳城市建設過程中同當地環境和當地的經濟相符合,這樣就會在生態環境保護同時,還可以建設低碳生活,同時還會為了我們的健康環境著想。除此之外,在低碳城市規劃中,我們還要堅持對當地原有的生態環境進行保護,只有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加以提升,大力完善和美化原有的生態環境,這樣只有充分的利用生態資源,建設生態型城市,才可以更好地維持城市可持續發展。
2.3利用全球化優勢努力跟進國際水平
在現在的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我們國家要不僅走出去,還有積極利用國際上的各種有利于自己的發展的因素,這樣就會在我們國家生態低碳城市的基礎上,很好的和國際上進行接軌,這樣國際上的優秀的資源和方法,我們就能在利用的同時,還能進行加以改進,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我們國家資源的利用效率,還能為節能減排做貢獻,這樣就能很好的利用各種資源,同時我們還可以加以改進,這樣就會使得我們的資源效率得到提升,全球化的優勢是我們和其他國家減小差距的優良武器,我們要緊跟上世代的步伐,這樣在全球化的大環境下,我們國家城市的低碳生態環境建設才會長久,我們才能發揮出我們的優勢,不僅好好利用各樣的資源和方法,這樣我們也會取得好的效果。
2.4生態城市規劃要考慮實際的城市規劃
在城市規劃的時候,有可能將生態城市建設沒有考慮進去,這樣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在一開始考慮到了實際的城市規劃問題,這樣就能和生態城市規劃進行有機統一起來,這樣就能在考慮單方面的問題,然后在考慮其他問題,這樣協調統一進行工作,可以減輕城市規劃出現的資金緊張的問題,同時也可以和城市規劃一開始進行統一規劃,這樣在以后的城市化進程中,就不會出現各種老城市改造出現的問題,這樣我們的城市建設就會節約資源,進行可持續發展,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加的和諧。
3、結語
在城市的規劃中,更好的將低碳理念進行貫徹和實施,這樣我們國家的城市建設就會邁向一個新臺階,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更好地將環境的發展和城市建設結合在一起,二者密不可分,做到人與自然,人與城市的和諧發展共存,在考慮到這些因素上,變革規劃手段,充分了解城市規劃變革的意義與重要性,這樣才能夠使低碳環保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未來的日子里,低碳城市已經成為一個趨勢,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已經成為我國一項重要的基本國策,低碳城市的建立的與發展,就是執行可持續發揮策略的體現。
參考文獻:
[1]周嵐,于春.低碳時代生態導向的城市規劃變革[J].國際城市規劃,2011,26(1):5-11.
[2]楊福新.淺析低碳時代下以生態為導向的城市規劃[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