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可璋 周浩 盧寧 何中聯 王偉
【摘要】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南部,東、南瀕臨黃海。某地鐵車站地處青島市中心地帶,本車站采用暗挖法施工。車站豎井所在范圍的地質以強風化及中風化輝綠巖為主,在中風化巖層,需要對豎井深基坑采取爆破方式進行開挖。由于周邊建筑物眾多,管線縱橫交錯,豎井爆破需采取光面控制爆破施工技術。本文主要針對車站豎井的光面控制爆破進行詳細闡述,對在硬質巖層中采用光爆技術開挖深基坑提出相關的意見與建議。
【關鍵詞】??豎井??深基坑??光面爆破??沉降監測
Applying?Smooth?Blasting?Technology?to?the?Deep?Holes?Excavated?in?the?Constructing?of?Subway?Stations
Zhou?Kezhang,Zhou?Hao,Lu?Ning,He?Zhonglian,Wang?Wei
(The?Fourth?Company?of?China?Eighth?Engineeing?Burrau?Ltd??Qingdao?266071?)
1、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城市將更多地向地下空間延伸,地鐵車站大部分修建在繁華市區,周邊建筑物林立,交通繁忙,故多采用暗挖法進行車站的施工,為此需要通過施工豎井及風道進入車站主體結構,然后再進行車站主體結構的開挖及二次襯砌施工。
青島某地鐵車站,位于繁華地段,為市中心商業區。豎井穿越地質依次為素填土層、強風化輝綠巖層、中風化輝綠巖層。在中風化巖層地段,需要采取光面控制爆破技術進行施工。在施工過程中克服了周邊建筑物的擾動、地下管線的變形等影響因素,安全優質地完成了豎井施工任務。
2、工程概況
2.1工程簡介
該地鐵站主體結構位于馬路下方,采用暗挖中洞法施工。車站在兩端設置兩處風井及風道,在施工期間作為施工豎井及施工通道。1#豎井開挖尺寸為18.8*6.6m,深度為28m,采用倒掛井壁法施工。在豎井井口處設置一道1.5m寬、1m高的混凝土鎖口圈梁,以保證向下開挖過程中,能夠承擔豎井井身重量及爆破振動荷載,保證結構穩定。
2.2工程及水文地質
豎井范圍地貌為坡殘積臺地,后經人工改造,場地由東向西緩傾,地面高程約22.26m。豎井地質情況由上到下依次為素填土(22.26m~19.91m)、強風化輝綠巖(19.91m~8.20m)及中風化輝綠巖(8.20m~-5.74m),局部受區域構造影響,巖石節理裂隙較發育。中風化輝綠巖的抗壓強度約35Mpa,輝綠色,塊狀結構,巖芯呈碎塊狀,錘擊易碎。巖體較破碎,局部較完整,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Ⅳ級。本場地地下水按賦存條件主要為孔隙水和基巖裂隙水,地下水位埋深約10m。
2.3結構形式
豎井結構形式為矩形,開挖尺寸為18.8*6.6m,豎井采用格柵鋼架+噴射混凝土支護體系。素填土層及強風化巖層格柵間距為50cm/榀,打設Φ42錨管,注水泥水玻璃雙液漿,橫向間距1m/根;中風化巖層間距為75cm/榀,打設Φ22砂漿錨桿,注水泥砂漿,橫向間距1m/根。
3、光面爆破施工方法
3.1光面爆破施工工藝流程
豎井光面爆破按以下流程進行:
測量放樣→風動鑿巖機鉆眼→清孔→裝藥→引爆→通風排煙→出渣→斷面測量(欠挖處理)→格柵安裝、初期支護→下一循環
3.2施工設備及爆破材料
1)鉆孔采用6臺YT-28風動鑿巖機同時進行,一臺20m3空壓機供風,炮孔直徑為42mm。風鉆鉆進速度為20cm/min,孔深1.2m約需6分鐘完成。監測儀器為爆破測振儀1臺,型號為Vm-63型;精密水準儀1臺,萊卡NDA03型;收斂儀1把,YD-SLJ-3型。
2)炸藥采用2#巖石乳化炸藥,單個藥包重量為150g。采用不耦合裝藥,藥卷規格為外徑32mm,不耦合系數為1.3。
3)非電毫秒微差導爆管起爆,通過導爆管引爆安裝在藥卷中的雷管,引發藥卷爆破,從而爆破巖石。
3.3炮眼布置原則
1)先布置掏槽眼,角度與水平巖面約呈60°,但在巖層層理發育明顯時其方向應盡量垂直于層理,以保證掏槽效果。掏槽眼比其他炮眼深40cm。掏槽眼在打設過程中要控制好角度,角度過大,可能造成掏槽無法形成,后續爆破無臨空面;角度過小,將可能造成兩側掏槽眼眼底串通,降低炸藥爆破威力【1】。
2)周邊眼嚴格按照開挖輪廓線布置,在硬巖中,周邊眼的眼底落在斷面開挖輪廓線外8cm左右,向外傾角約10度,眼口緊貼上一榀格柵噴射混凝土面布置;在軟巖中,周邊眼的眼底落在斷面開挖輪廓線內5cm左右,以減小爆破時超挖量。對于局部欠挖部位,采用風鎬人工修整,保證結構厚度。
3)輔助眼的布置原則是外圍密,中間略大,并根據巖性軟硬程度合理調整炮孔間距。
3.4炮眼布置參數
在中風化輝綠巖地層中,根據現場前三次試爆情況,確定以下布置參數。周邊眼間距60cm,內圈眼間距75cm,輔助眼及擴槽眼間距90cm。排距70~90cm,如圖1。掏槽眼采用斜眼復楔形掏槽方式【2】,如圖2。掏槽眼內側孔口間距為2.5m,外側孔口4.5m。掏槽眼深度1.6m,傾斜角度60°,其它眼深度均為1.2m。

圖1??豎井炮眼布置平面示意圖

圖2??掏槽眼布置示意圖
炮眼爆破參數設計及經濟指標表???????表1
孔類
孔間距(mm)
孔深(m)
雷管段位
單孔裝藥量(g)
炮孔數(個)
周邊眼
600
1.2
13
150
42
11
42
內圈眼
750
1.2
9
200
30
8
30
輔助眼
900
1.2
6
200
21
5
23
擴槽眼
900
1.2
3
200
15
2
15
掏槽眼
1.6
1
300
10
總裝藥量(kg)
42.4
炸藥設計單耗(kg/m3)
0.37
3.5炮眼封堵
炮泥采用粘土和細砂拌合,比例為砂:粘土:水=3:1:1,含水量為15%~20%。一般以手握緊能使之成型,松手后不散開,且手上不沾水跡為宜。藥卷安放后應立即進行堵塞,首先塞入紙團或塑料泡沫,以控制炮泥堵塞長度,堵塞長度控制在20~30cm左右。
3.6爆破網絡連接
起爆順序為先掏槽眼,擴槽眼,然后輔助眼、內圈眼,最后是周邊眼。
導爆管雷管選擇多段位毫秒微差起爆,由于基坑長度較大,左右兩側選擇兩種段位導爆管雷管。掏槽眼1段,擴槽眼2段、3段,輔助眼5段、6段,內圈眼8段、9段,周邊眼11段、13段。
網絡連接采用并串并聯連接方式,約20個導爆管一束,然后采用導爆管引出地面,引爆裝置引爆。
4豎井監控量測
4.1在施工過程中,進行日常監測的項目主要有地表沉降、洞周收斂、內支撐水平位移、爆破振動速度、周邊建筑物傾斜等【3】。爆破振動速度是反映爆破設計優劣的一個重要指標。施工過程中采用TC-4850爆破測振儀(三通道)進行振速測試。豎井累計進行了21次振速測試,獲取63個振速分量值。主要分布范圍為:1.0cm/s以下4次;1.0cm/s~1.5cm/s之間54次;1.5cm/s~2.0cm/s之間5次。爆破振速基本控制在1.5cm/s以內,爆破安全性很高。
4.2在豎井口范圍,按要求共布置68個地表沉降觀測點。從豎井開始施工時進行初始監測,監測頻率為每天1次。本文選取兩個監測點,分別位于長邊及短邊一側靠近豎井2m處,其時間-累計沉降曲線如圖3所示。CJ1點最大沉降量為31.23mm,CJ2點最大沉降量為23.18mm,施工期間基坑結構穩定。

圖3??CJ1、CJ2時間-累計沉降量曲線圖
5、結論與建議
1)1#豎井施工過程中,共進行了21次振速測試。結果為爆破質點振速大部分控制在1.5cm/s以下,周邊30m范圍地面僅有微微震動。由于全部在白天進行爆破作業,對行人基本無影響。
2)豎井掏槽眼采用復楔形掏槽方式,大大加快了掏槽眼的作業時間,縮短了每循環的施工時間。
3)施工過程中遇到了巖石破碎帶及部分孤堅石,及時調整了炮眼間距及藥量,爆破效果良好。中風化巖層中,周邊眼殘眼率基本在70%以上,超欠挖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4)監控量測在豎井爆破施工過程中作用明顯。根據爆破振動速度、地表沉降等數據的監測分析,可以及時掌握豎井結構及周邊的地層變化情況,及時采取加強措施。
5)豎井長邊方向沉降量與短邊方向比較,沉降量略大。主要原因為長邊方向基坑凈空收斂較短邊略大,容易受爆破振動的影響,對地層的擾動較大。
參考文獻:
[1]?關寶樹.隧道施工要點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戴俊等.爆破工程.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4
[3]王夢恕等.北京地鐵淺埋暗挖法施工[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