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
【摘要】在市政道路的施工中,影響瀝青路面平整度的因素有很多,施工人員技術水平、施工工序的設置、機械操作人員的熟練程度等都影響著路面的平整度;因而技術人員只有在對影響平整度各因素進行分析研究后,才能針對每一個因素采取適當的措施予以控制,在對現場科學管理的同時,組織好道路的施工,這樣才能確保瀝青路面的平整度。
【關鍵詞】市政道路;路面平整度;路基;瀝青混合料
前言
市政道路建設工程是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對市政道路建設工程的不斷加大,市政道路建設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出現的一些質量問題也在日益顯現,其中瀝青路面的不平整和施工接縫處理不當等問題的存在較為普遍,如何改善和提高道路施工過程中瀝青路面的平整度,一直是道路科技界關注的重點,因此必須科學的分析市政道路施工中瀝青路面存在不平整的原因,并且要從施工監管和施工準備等方面提出有效的措施,從而達到改善和提高市政道路建設中瀝青路面平整度的施工技術。
1.瀝青路面不平整產生的主要原因
1.1基層施工質量的影響
由于沒有控制好基層頂面標高,使路面縱向和橫向的坡度不適,最后導致在面層上找平而引起的路面平整度較差。在攤鋪基層混合料時,沒有設置專人去消除粗、細集料離析的現象,特別是局部粗集料窩和含水量超過限制點,沒有專人進行及時的鏟除和沒有及時的用新拌混合料進行填補,結果導致基層表面忽高忽低,造成路面的平整度降低。基層施工結束后,沒有對不能按時澆筑瀝青面層的基層及時加鋪透層或者稀漿封層,還開放了交通,結果導致基層表面出現局部松散、細集料脫失、坑槽等嚴重的質量問題,從而造成路面的平整度較差。
1.2路基不均勻沉降
路堤是路基的基礎,路堤不均勻沉降必然引起路面的不平整,造成路基不均勻沉降的主要原因有:路堤地基處理不當;路基填料由建筑垃圾、工業垃圾及采用高液限粘土等填筑,不符合要求;半挖半填路堤的接合部處理不當;填土路基的壓實達不到規范要求,土體透水性增強;路基的防護、排水系統不完善,造成水分侵蝕路基,使路基土軟化或膨脹而產生不均勻沉降;路基處于軟土地段,在自重作用下產生沉降。
1.3面層材料配比操作不規范
面層材料配比操作是瀝青路面施工中關鍵環節,是影響工程質量的直接因素。面層材料配比沒有專業人員作指導,導致瀝青配料會根據現場工人經驗確定,難免會導致材料抗壓強度低,顆粒雜質摻含比例大,使路面穩定性差,不能承受較大的路面載荷。
1.4路面攤鋪機械及工藝不合理
攤鋪機是瀝青路面面層施工的主要機具設備,其本身的性能及操作對攤鋪平整度影響很大。
(1)攤鋪機結構參數不穩定、行走裝置打滑、攤鋪機攤鋪的速度快慢不勻、機械猛烈起步和緊急制動以及供料系統速度忽快忽慢都會造成面層的不平整和波浪。
(2)攤鋪機基準線控制不好、基準線因張拉力不足或支承間距太大而產生撓度,使面層出現波浪;掛線高程測量不準,造成路面高低起伏;影響平整度。
(3)攤鋪機操作手不熟練,導致攤鋪機曲線前進、運料車在倒料時撞擊攤鋪機、攤鋪機不連續行走或在行走過程中熨平板高低浮動等不規范作業,都會使路面形成波動或搓板;攤鋪機的熨平板未充分預熱,造成混合料粘結和熨不平;運輸車因與攤鋪機配合不好,卸料時,撒落在下層的混合料未及時清除,影響了履帶的接地標高,影響平整度。
2.市政道路工程瀝青路面平整度的保障措施2.1現場施工準備和施工測量放樣
路基頂層、底基層、基層乃至聯結層的平整度和標高,對瀝青混凝土面層的平整度影響很大,因此在路基頂層及路面各結構層的施工中,都要認真并且嚴格地控制其標高與平整以及各項技術指標。必須嚴格按照施工規范檢查并進行逐層驗收若發現不合格決不能進行下層的施工,應按規范的要求進行處理,達到施工標準要求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為保證路面的平整度打下良好的基礎;(2)施工測量放樣。基層驗收合格后,進行瀝青路面施工前的施工放樣準備工作。根據中樁坐標及設計寬度放出中樁及邊樁,用細粉線準確放出施工用邊線位置。
2.3原材料的選擇
在瀝青混合料中要增加粗礦料的含量,讓粗礦料成為空間骨架的結構,能有效的提高瀝青混合料的內摩阻力。此外,必須適當的提高瀝青材料的粘稠度,掌握瀝青與礦料的比值,嚴格控制瀝青的用量,并且可以適量采用活性礦粉,加以改善瀝青與礦料的相互作用,有效的提高瀝青混合料的粘結力。要提高混合料的低溫抗裂性,必須選用溫度敏感性低、抗老化能力強和稠度較低的瀝青,并且要在瀝青中適量的摻入橡膠等高聚物,能有效的提高混合料的低溫抗裂性。
2.4科學控制瀝青混合料配合比例
首先,確保混合料在高溫條件下有較高穩定性。瀝青混合料選用要慎重,需根據工程需要進行多方面考慮;其次,增強瀝青混合料低溫抗裂性。應該采用對溫度改變不敏感,粘稠度不高,有很強抗老化能力的材料,可以在其中加入特殊高聚物,也能起到增強瀝青混合料低溫抗裂性作用。最后,增強瀝青混合料的適水能力。采用粘度較高、對水不敏感的瀝青材料,在普通瀝青中加入合適的聚合物也能達到上述目的。
2.5合理的對攤鋪進行控制
市政道路路面工程施工中,瀝青路面攤鋪設備和工藝對路面平整度影響較大。為確保路面平整度,保證路面質量,攤鋪前應根據工程需求選擇機構參數適合的攤鋪機,并對攤鋪機參數進行調整。之后對攤鋪機的基準線進行合理控制,如實行高程控制,可采用鋼絲法,如實行厚度控制,可采用浮動基準梁法。攤鋪過程中,要對溫度和進度進行控制。
2.6重視路面后期碾壓成型工作
瀝青混合料在攤鋪完畢之后,務必得及時檢測路面,對不符合標準的需采取調整措施。路面溫度達到初始碾壓溫度后,就要及時進行路面碾壓工作。為保證壓實表面的平整、密實及外形規則,碾壓作業亦應按一定的要求進行,并對未壓實的邊角應輔以小型機具壓實。
(1)瀝青路面初壓階段質量控制
初壓應緊跟在混合料攤鋪機后在較高溫度下進行,并保持較短的初壓長度以盡快使表面壓實,減少熱量散失,但不得產生推移和裂縫。開始壓實的溫度應根據混合料類型與軟硬程度、壓路機類型、氣溫、鋪筑層厚度,按有關規定經試鋪試壓確定。對攤鋪機攤鋪寬度較窄,且攤鋪機振搗能力較強,攤鋪后初始壓實度較大,經實踐證明采用振動壓路機或輪胎壓路機直接碾壓無嚴重推移而有良好效果時,可免去初壓直接進入復壓工序。
(2)瀝青路面復壓階段質量控制
復壓應緊跟在初壓后開始,且不得隨意停頓。壓路機碾壓段的總長度應盡量縮短,通常不超過60m~80m。采用不同型號的壓路機組合碾壓時宜安排1臺壓路機作全幅碾壓,防止不同壓實功能的壓路機固定在斷面的不同部位壓實導致壓實度不均勻。
(3)瀝青路面終壓階段質量控制
終壓應緊接在復壓后進行。終壓可選用雙輪鋼筒式壓路機或關閉振動的振動壓路機碾壓,不宜少于2遍,至無明顯輪跡為止。對改性瀝青混合料和SMA混合料,應根據混合料的降溫速率掌握好碾壓時間,如經振動壓路機復壓后已無明顯輪跡時可免去終壓。
3.結語
影響路面平整度的因素有很多,有些是機械性能引起的,有些是人為操作失誤造成的,我們只有在充分研究、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后,才能對其進行更加合理、有效的控制。所以,設計和施工人員應加強對這方面內容的總結和研究。
參考文獻:
[1]鐘陽,吳宇航.路基路面工程[M].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10.2
[2]蔣紅,田萬濤.道路與橋梁工程施工[M].北京:水利水電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