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旭
摘要: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的建設從黨的十八大召開以后一直被作為一個重要的命題,這個舉措能夠有效的推動和發展黨組織在基層的創新能力以及建設水平。本文就如何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進行論述,提出了一些有建設性的建議,為黨組織建設的有效性提供了方向。
關鍵詞:國有企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創新
1.引言
如何加強和建設惠及群眾的服務型基層黨組織是每一個國有企業在黨的十八大之后都必須要認真思考的命題,這項舉措具有很重要的意義,能有有效推動和發展黨組織在基層的創新能力和建設水平。黨組織的主要工作重心是服務群眾,主要任務是為人民服務,在黨的十八大報告里體現的尤為突出。所以,如何加強基層黨組織的服務水平,是每一個黨員應該思考的問題,也是每一個國有企業決策者和職工應該深入探討的問題。
在國有企業改革不斷加深的今天,不斷的改進和提升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的服務意識以及服務能力也成了當前急需探討的主題。這對我黨,對國有企業都有這重要的意義,是黨組織在為群眾職工服務的過程中更加的親民與愛民,更能夠解決群眾的基本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2.加強和改進基層黨組織服務意義
加強國有企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是我們充分學習馬克思主義后的偉大實踐和完善,這是建設我黨,把我黨和人民群眾聯系在一起的良好契機,是我們建設學習型、服務型的創新性政黨的必由之路。對于充分發揮基層當組織在人民群眾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具有很重要的意義。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每一個職工的切身利益都和企業的發展息息相關,每一項企業的改革措施都和群眾的生活脫不開。而企業想要順利改革并且有所成效,就需要基層黨組織起到組織和團結群眾的作用,凝聚所有人的力量,使企業的改革和轉型可以不斷深化和優化,使大部分人的利益都能得到保證,讓人民群眾共同享有改革發展的成果。只有這樣,黨的政策才會有人積極的相應,才能把政策轉變為群眾的實際行動。
在明確了改革的方向,充分認識到建設服務型基層黨組織的重要意義之后,企業應該給每一個黨員都樹立一種“服務”意識,并且把服務意識,服務能力和服務效果都作為企業和黨組織考察每一個黨員的基本標準,要把意識強,能力強,效果好的黨員及組織樹立典型。逐步建立一個標準完善,機制靈活,充滿活力的改進和強化標準。逐步完善服務對象,把基層、黨員、職工、群眾作為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對象。形成工會、機關、基層黨支部共建的一個機制和改進措施,讓職工和人民群眾切實感覺到黨的溫暖,切實維護基層群眾的利益,這樣才能得到基層職工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實踐證明,一個具有強烈的服務意識的基層黨組織是保持我黨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的的一個必要體現和舉措,是黨加強自身建設,不斷強化執政能力的必有之路,是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具體體現。在改革的新時期,加強和改進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建設是企業面臨的難題和挑戰,同時也是巨大的機遇。
3.完善服務體系,建立健全服務型基層黨組織的保障機制
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服務型基礎黨組織是一個長期的任務,在改革和發展的關鍵時期,建設黨組織要以服務黨員隊伍,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服務現代化建設為根本核心,建立健全一個長期有效的,具有自我改善和修正機制的服務體現。
一是服務黨員隊伍體系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對黨內的民主制動和民主意識加強建設,完善黨員和黨組織內部“認識、討論、行動”的行事風格,對黨內重大決策和重大事項做到做好民主協商,對黨內事務的處理形成明確的制度機制,黨務公開,黨內事務通報,新進黨員培訓和幫扶,在商量重大事務的時候民主廣泛征求意見。不斷完善相關的服務黨員機制,切實保障基層黨員的合法權益和利益。
二是服務企業的體系機制的建立和完善。要把握企業制度改革和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機遇,全面升級企業在基層黨組織建設中的支點作用,把科技創新,生產創新,管理創新,人才引進培養等做到實處,通過對馬克思主義在實際工作中的不斷實踐總結經驗,黨組織要深入的開展一些職工教育和實踐創新活動,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引導廣大職工轉變思想,站在一個發展的高度,破解難題,創新思路,創新方法,創新技術。
三是服務群眾的體系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服務群眾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要從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出發,以保障和維護群眾利益,關系群眾生活,解決群眾實際問題為落腳點,真正做到讓群眾可以信賴和支持。對群眾的思想的提升,素質的增強方面要有大的完善和進步,對群眾的權益保障要落到實處,要建立和健全群眾與黨組織共享改革成果的完善的機制,讓群眾能夠對黨,對企業有信心,與黨,與企業同患難,共進退。
四是服務現代化建設的體系機制的建立和完善。要緊緊抓住改革機遇,學習貫穿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認真貫徹黨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健全的重要部署,把建設服務型領導班子、服務型干部、服務型黨員作為工作的落實點,通過深入式研究學習,立足基層實踐,認清理論知識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基層組織黨員干部的主動學習能力、進一步健全創新型黨組織機制,配合黨組織的服務特性,全力實踐好科學發展觀,做好科學發展和改革開放的先鋒隊,不斷強化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4.構建和完善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型平臺,建立群眾和黨組織相互聯系和溝通的渠道
強化和改進國有企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要把核心放在服務上,建設和改進是工作重點,最終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讓人民群眾滿意。要建立群眾和黨組織的相互聯系和溝通的渠道,傾聽百姓聲音,這需要構建和完善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型平臺,搭建多種渠道,切實保障群眾的利益。
一是構建群眾需求平臺。完善和改進民主訴求機制,拓展群眾和職工述說需求的通道,是解決當前問題,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當務之急。企業應該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在各級部門建立民意訴求和糾紛調節平臺,并完善相應的機制,及時了解職工的所想,解決群眾生活中的各種問題,讓群眾形成理性訴求的表達方式,改善黨群關系,讓群眾感覺到溫暖和關懷。
二是構建實踐活動的平臺。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在實踐中學習和認識馬列主義的精髓,是服務性質的有效的實現形式。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來解決群眾的多樣性的實際訴求。組織開展基層黨組織服務競賽活動,對各項服務工作完成效果進行競賽評比,聯合各個部門做好督察和審核,對實踐中的各個環節的問題,如生產、技術、安全等問題進行解決和督導。引導各個基層黨組織不斷提升黨支部組織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鼓勵職工和群眾獻計獻策,提高每一個黨員的服務意思和服務質量。
三是構建扶持困難群眾的平臺。想要更加充分和徹底的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功能,推動企業良性發展,解決職工和群眾的急切問題,就要心里時刻想著群眾,把群眾工作放在首要位置,認真積極的為廣大群眾辦實事,解決實際問題。認真落實企業的改革精神,大力推動“幫扶暖心”工程。開展一系列具有現實意義的幫扶活動,幫助低收入群體職工解決生活難題,把企業福利和企業發展改革的成果惠及到每一個人民群眾。
5.結論
總之,現在進入了改革的深水期和最艱難的時刻,是一個長久的攻堅期,國有企業要做好改革的各項工作,不能有絲毫的松懈,面對繁重的工作和任務,要更加做好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工作,把服務黨員隊伍,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服務現代化建設作為立足點,團結職工群眾,贏得群眾擁戴。
參考文獻:
[1]林青云. 加強國有企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思考[J]. 企業與文化,2014,(2):49-50
[2]張展. 淺談國有企業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J]. 企業文化旬刊,2015,(1)
[3]中共武漢鋼鐵(集團)公司委員會. 國有企業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實踐與思考[J]. 鋼鐵文化,2013,(12):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