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煥 姚有玲 李敏
摘要:目的: 對妊娠中晚期與正常健康體檢的女性進行對比,探討心電圖PR間期縮短的比率及原因。方法: 選擇近一年來在我院住院生產的孕婦1500例,對照組為我院體檢科正常體檢的正常女性1500例。常規十二導聯心電圖檢查,觀察二者之間PR間期縮短的發生率。結果:妊娠中晚期孕婦PR間期縮短231例,占15.4%;正常體檢18例,占1.2%。結論:妊娠中晚期孕婦PR間期縮短的發生率較正常體檢女性明顯提高。
關鍵詞: 妊娠中晚期 心電圖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選擇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生產的妊娠中晚期孕婦,年齡18至39歲,對照組為在我院體檢科正常健康體檢的女性,年齡為20至45歲,以上女性均無器質性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及陣發性心動過速史。
1.2方法:受檢者均取安靜平臥位,采用日本光電十二導心電圖機,常規描記十二導心電圖,紙速25mm/s,增益10mm/mv。
1.3短PR間期判斷標準:正常竇性心律時,頻率60至100次/分,PR間期<0.12s。QRS波群形態正常,時限為0.06至0.10s,起始部無預激波,不伴有 ST-T改變,并排除交界性心律,房室脫節,房室傳導阻滯及陣發性心動過速等心律失常。
1.4檢查結果:妊娠中晚期孕婦PR間期縮短231例,占15.4%,健康體檢女性PR間期縮短18例,占1.2%。
2.討論
PR間期為P波開始至下一QRS波開始的時間,代表心房除極開始至心室除極開始的時間,激動通過房室結、希氏束、束支以及蒲肯纖維系統擴布到心室肌并使其開始除極的時間。短PR間期綜合征指PR間期小于0.12s,而QRS波群形態正常(伴有束支阻滯者除外),竇性心律時PR間期縮短,QRS波正常,傳統認為是一種變異型預激綜合征,激動僅較正常更快地通過James束,使心室提前除極。因提前激動通過希氏束下傳心室,故此QRS波形態正常,此型又稱Lown-Ganong-Levine綜合征,簡稱LGL綜合征。可能由于傳導途徑異常,或房室結的結構異常:先天性小房室結①,還可見于竇速、運動、缺氧等。
本文在觀察期間,首先排除了結性心律、房室分離、且無竇性心動過速、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均在安靜狀態下心率在正常范圍時描記。就其PR間期縮短的原因,本文認為:部分妊娠中晚期孕婦機體對缺氧較敏感,致高能磷酸鍵的產生減少,自主神經功能紊亂,交感神經與迷走神經的張力平衡失調、迷走神經張力降低、交感神經張力占優勢②,使房室結的傳導速度加快,表現為PR間期縮短。且孕婦隨育齡的不斷增加,在妊娠中晚期血容量也不斷增多,需氧量也相應加大,足月時達到高峰,較非孕期增加20%③,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加速了房室交界區的傳導速度,使PR間期縮短,因此妊娠中晚期女性的短PR間期發生率較高,大多數并非傳導徑路異常所致。對妊娠中晚期PR間期縮短,QRS形態正常的孕婦,若無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病史,多屬良性電生理改變,無需特殊處理,應耐心解釋,避免誤診,加重孕婦的心理負擔。
參考文獻:
①黃宛.臨床心電圖學 【M】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4-319
②Naber Ck,Baum.gart P,Hensch.G,etal,Role of the enos
③許原,李慶林,郭繼鴻心電圖短PR綜合征認識的變遷【J】,《心電學雜志》2002,21(2):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