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綢之路,連通歐亞大陸,培植古今文明;古都西安,昔日絲路起點,今朝兩陸重鎮;研究之院,依托省局優勢,打造服務基地。在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和一帶一路對外開放大戰略實施元年之歲尾,陜西省人民政府和國家統計局聯合發起、共同設立中國(西安)絲綢之路研究院,并在西安財經學院舉行揭牌儀式,這是陜西省的大事,是全國統計系統的大事,亦是西安財院的大事。我謹代表國家統計局,代表全國數十萬統計人,對中國絲綢之路研究院的成立表示最熱烈的祝賀!
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全球形勢深刻變化,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對于開創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一帶一路”發端于中國,東牽亞太經濟區,西系歐洲經濟圈。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借助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以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為主題,積極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這是一項傳承歷史、面向未來、順應潮流、符合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發展愿望的偉大事業。研究院的成立,是陜西省人民政府和國家統計局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戰略決策的重要舉措,是統計部門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具體行動,也是雙方共建西安財經學院的深化拓展。
西安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對中華文明走向世界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中央明確提出打造西安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包括陜西在內的西北5省區是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依托,在建設“一帶一路”中地位十分重要。統計部門作為生產提供經濟社會信息的主體部門,具有強大的信息搜集和咨詢分析能力,擁有豐富的經濟社會信息資源,在建設“一帶一路”中有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陜西省委、省政府和國家統計局發揮各自優勢,依托西安財經學院擁有的財經、統計人才優勢,聯結陜西和全國統計系統的歷史情脈,共同設立中國(西安)絲綢之路研究院。希望研究院成立后,認真學習領會中央政策,緊扣國家戰略決策和推進計劃,緊密結合國內特別是陜西實際,充分發揮統計系統優勢,努力打造國際領先、國內一流的絲綢之路研究基地,絲綢之路主要國家統計信息交流中心和服務陜西、服務國家、服務全路的新型智庫。
國家統計局一直致力于推動統計更好服務于國家對外開放戰略,目前已與近7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建立了統計合作與資料交換關系,建立了金磚五國統計交流和合作機制,與聯合國共建的中國國際統計培訓中心為發展中國家培養了大批統計人才,國家統計局國際統計中心收集了世界各國包括一帶一路國家在內的大量經濟社會發展信息。統計部門將加大對落實“一帶一路”戰略的服務力度,倡議相關國家建立統計資料交流共享制度,倡議召開絲路國際經濟統計論壇,力爭2015年“世界統計日”活動在西安舉行。
國際經濟和國際秩序已經進入大調整時代,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進入關鍵時期。希望中國絲綢之路研究院牢固樹立全球視野和戰略思維,把握大局,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我相信,有陜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有國家統計局的積極推動和有力指導,有西安財經學院的堅強保障和辛勤努力,中國(西安)絲綢之路研究院一定能越辦越好。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中國(西安)絲綢之路研究院揭牌儀式上的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