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勇
【摘要】本文通過剖析衛生間滲漏的各種主要原因,尋求出相應的防治滲漏的技術措施。
【關鍵詞】滲漏,設計,施工,標高,防排結合,主動導流
滲漏水不僅破壞建筑物的完整性及管道設備的完好性,也給物業管理、專業維修帶來了極大的麻煩,更給業主和住戶帶來物質和精神的巨大損失。同時衛生間是建筑物中不可忽視的防滲漏工程部位,施工面積小,穿墻管道多,為提高其防滲漏的質量,施工方法和技術多樣復雜。
1.衛生間滲漏水的原因分析
衛生間滲漏的部位主要是在墻四周、管道、地漏、浴盆、大便池、洗手盆處.造成衛生間滲漏的原因很多,涉及到設計、防水材料、施工和使用等因素.
1.1 設計考慮不周
節點構造的防水設計未合理加強;對有關治理滲漏等施工方面的政策、法規的變更不能及時了解,造成設計滯后。
1.2 施工因素
1) 結構層滲漏水
混凝土振搗不密實;施工縫隨意留設在衛生間處;澆筑后未及時壓光抹面;養護不到位;拆模過早等因素都會使得混凝土產生裂縫,從而形成滲漏通道。另外,衛生間墻體砌筑質量把控不嚴也會導致在衛生間淋浴房的墻體出現滲漏水的現象。
2)找平層施工控制不到位
找平層施工表面不平,出現起砂、空鼓、裂縫等現象都會導致附著于其上的柔性防水層整體性破壞,進而引起柔性防水局部失效。另外,衛生間找平層施工時未按規定對細部節點進行處理,例如未對陰陽角做圓角等,都可以引起柔性防水層整體性的破壞。
3)柔性防水施工不到位
目前衛生間的柔性防水材料主要是聚氨酯防水涂料。選用的防水涂料材料性能不達標或者不符合目標衛生間的防水要求、柔性防水材料施工配比不當、柔性防水材料施工不規范是造成衛生間漏水的三大主要原因。
4)穿墻或穿板管道節點處理不到位
穿過樓板及墻身等處的管根、地漏、陰角滲漏沒有按規定增做附加層,沒按規定對穿過樓板及墻身等處的管子附加套管,或附加套管的長度和高度達不到要求。再者管根等處松動或粘結不牢,接觸面清理不凈而產生空隙,接搓封口處搭接長度不夠,粘貼不緊,蹲便、浴缸基層處理不好。另外,在建筑投入使用后,因衛生間樓板要連續不斷地承受使用荷載而產生變形,同時,管道內的介質溫度長期處于不斷的變化中,引起管道不斷的熱脹冷縮,經過若干年后,必然在管道與樓板間產生裂縫,為水的通行打開方便之門。[1]
5) 專業施工質量不好引起滲漏
衛生間一般有給水、排水和采暖等管道。管道安裝引起滲漏有以下幾種情況:套管露出地面高度不夠或地面抹灰太厚;檢查堵蓋沒有加墊導致立管檢查口滲漏水。管道預留洞不規范,在管道安裝時大范圍剔鑿,破壞了混凝土樓板的防水整體性。在澆筑管道周圍混凝土前,未認真清理基層,新舊混凝土結合不導致水沿施工縫處滲漏。
1.3 業主的不當裝修
用戶對新竣工的住宅進行二次裝修,改造衛生間時,任意剔鑿留洞,易破壞防水層又不及時修補,造成衛生間滲漏,另管道改動后聯接方法不正確造成管道的滲漏。
2.衛生間滲漏的防治措施
針對衛生間滲漏的主要原因分析,廁浴滲漏的因素包括三方面:一是有水源,衛生間是日常用水最頻繁、用水量最大的房間;二是建筑有孔、洞、縫的存在;三是水通過孔、洞、縫而能流動。三者因素結合起來就造成衛生間的滲漏,三者缺一就不存在滲漏問題。因此要杜絕或減少建筑工程中廁浴的滲漏,必須作到設計合理、選材對路、施工精細、管理完善,必須堅持“防排結合”的原則。[2]
2.1 正確選購防水材料
設計時要針對不同地區、不同氣候及不同地質水文條件,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防水材。設計人員應根據工程性質和使用功能選擇合理適宜的防水涂料。同時,建議在做防水材料試驗過程,增加防水材料與其它材料的相容性試驗。在施工中,必須按設計及規范要求選購防水材料品種及配套材料。[3]
2.2 提高排水坡度及構造的設計
衛生間地面向地漏處排水坡度應取2%~3%。地漏處排水坡度以地漏處向外50mm處排水坡度設計為3%~5%。對潔具、器具等設備,以及門框、預埋件等沿墻周邊交界處,均應采用高性能的密封材料密封。管道穿樓板處可采取預埋套筒的方法:在結構層澆筑混凝土前根據設計穿管位置預埋止水套管,套管內徑要大于穿管外徑2mm,套管要高出樓面50mm。地漏口周圍,直接穿過地面或墻面防水層管道及預埋件的周圍與找平層之間,應預留寬10mm、深7mm的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衛生間墻面防水,根據隔墻材料做防水飾面,一般做貼面磚防水或下部做水泥踢腳,上部做涂膜防水。另外,結構設計應滿足:衛生間樓面結構層四周支承處除門洞外,應設置向上翻的邊梁,其高度不應小120mm ,寬度不應小于100mm。再次,就是對所有穿樓板的管洞和套管洞周圍的縫隙用摻加膨脹劑的細石混凝土澆灌嚴實并抹平,孔洞較大的,應吊底模灌細石混凝土,嚴禁用磚頭、木楔、石塊等填塞,尤其是與墻壁緊臨一側,以免細石混凝土填塞不嚴引起滲漏。
此外,可以在建筑設計時,將衛生間樓板降低35cm~40cm ,上設水泥焦渣(體積比一般選1∶6)墊層,原地面標高不變,排水支管直接埋設在墊層內,既減少了滲漏的可能,又不需做管道的防結露處理。同時可以實現“本層的故障應在本層解決,避免上下左右干擾”的設計觀念,減少了用戶在生活中的相互干擾。
3.3 提高施工質量
1)提高結構層施工質量
結構層混凝土應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施工,振搗既不過振也不漏振,模板拆除應符合規范規定,施工中不得超載。衛生間周邊應設置厚度120mm,高度120mm的混凝土擋水帶,施工時擋水帶應與樓板同時澆筑,以免形成施工縫?;炷潦┕ね戤厬J真養護。衛生間樓地面、浴盆的側面及地面的基層,均應采用必要而有效的防水做法。防水層施工完畢后,不得在上面打洞、穿洞。[4]面層施工前,先按設計要求找好泛水高度,拉線做坡高控制點,重點做好地漏、便盆周圍的排水坡度,使水能迅速排出。
2)提高找平層施工質量
衛生間找平層一般采用1∶2.5~3的水泥砂漿,施工中嚴格控制水灰比,控制水泥標號,適度掌握稠度,采用鐵抹子壓光抹實。施工過程要重視找平層的養護,避免產生龜裂,結構層上所有轉角一律做均勻一致平滑小圓角,所有穿樓面管、套管、地漏、排水口等部位收成圓弧。找平層的含水率必須滿足各種防水材料的要求。同時防水層施工前,找平層必須保持清潔,必要時采用壓縮空氣吹凈。同時在鋪設找平層前,應將結構層表面予以濕潤。
3)提高防水層施工質量
衛生間防水層不宜采用瀝青油氈,應大力推廣目前防水性能較好、施工方便的新型防水涂膜產品,或部位形狀適應性較強的玻璃絲布等防水材料,或采用改性瀝青防水材料與玻璃布配合使用,組成一道防水層,有效地解決衛生間的滲漏問題。在防水層施工時,要確保防水層的均勻和厚度,針對衛生間不同的功能設計防水層高度,以確保衛生間不滲漏。做防水層時,防水涂料涂刷要均勻一致,厚度一般為2mm,不得有露底或花點現象,干燥后再做下一層。布與布長短邊搭接長度不小于100mm,上下兩層布鋪貼應相互錯開300mm以上。[5]
參考文獻
[1] 劉吉如.廚房、衛生間滲漏的防治.山西建筑報,2004,Vol.30:63
[2] 賈寶學.管理施工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3] 韓喜林.新型防水材料運用技術[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3.
[4] 李繼業、劉福臣、徐羽白,建筑及裝飾工程質量問題與防治措施,6.6,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6
[5] 張艷海,防水工基本技能,第八章,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2005